政协委员谈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实录)(4)

政协委员谈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实录)(4)

人民日报社属报刊中国能源报的记者:

请问陆启洲委员,我们知道您所在的企业是五大发电企业里面水电装机最大的,现在温总理工作报告中提到,要优先发展水电,您对这个提法有什么理解?另外,去年弥松水电站被缅甸叫停之后,我们想知道现在最新的进展,再就是彭泽核电的争议,安徽徽望江和江西彭泽这边地方利益争议很大,请您谈谈最近的一些进展,这个项目是不是还要上?

陆启洲:

你一口气问了三个问题,我从最后一个问题开始回答。首先,关于彭泽核电,现在网上炒得比较热。我讲讲我自己的态度,第一,我本人是赞成在我国发展核电,而且我赞成在我国内陆发展核电,原因不用多讲,刚才王炳华委员已经说了。第二,核电是一个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事情,这么重大的事情有不同意见,应该说是很正常的,尤其是利益相关方有不同意见是很正常的。第三,我希望媒体在报道的时候尽可能客观,不要去炒作。这次报告里也讲到对望江老百姓人民是很不尊重的一种报道,讲我们在民意调查的时候,用行贿的手段来引诱望江老百姓填表,我认为这对望江的老百姓是一种诬蔑性的报道,我们望江老百姓只值20块钱吗?那个纪念品才20块钱。而且这个民意调查是2006年调查的,是在福岛事件之前五年调查的,当时调查赞成的是96.99%,应该说有一部分是不赞成的,不赞成的也给了纪念品,如果说给了纪念品才赞成的给,就不可能实现赞成率96.99%,希望记者在报道的时候要客观,要尊重民意,要尊重老百姓。不尊重我们没有问题,但是对望江的老百姓要尊重,把望江老百姓贬低得太不值钱了,20块钱就收买了?另外,这个电站目前还在规划中,没有开工建设。记者同志在报道的时候,说核电站已经建起来了,大家可以上地图上查一下,没有,现在还是一片空地。所以,在报道的时候要实事求是,要尊重民意,还要尊重群众。

陆启洲:

最后一个问题,关于水电的问题,水电是现在可再生能源里面最经济的,也是开发程度最高的能源。世界上发达国家的水电开发程度基本上都在80%左右,我们国家的开发程度到目前为止,经济开发程度已经超过50%了,应该说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水电开发当中必须做好两件事情,一是要注意水电开发对环境的影响,不可否认,水电的开发对环境是有影响的,因为水电的开发改变了原来的生态,对环境肯定是影响的。我们尽可能避免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就是因为黄河上游水电站的建设,使得黄河在最近四年没有断流,四年前黄河经常断流,由于黄河上游水电站的建设,它的库容调节作用,他对泥沙的冲击作用,使得黄河这些年没有断流,这对生态不是很正面的影响吗,所以对环境的影响要充分评估,尽可能避免对环境的影响。

陆启洲:

第二,在水电开发的时候,一定要做好当地群众,尤其是移民群众的生活安排,而且要做到可持续的安排,这是在我们以前水电开发中注意不够的。不能因为水电站的建设来降低或者说严重影响当地老百姓的生活,而要通过水电站的建设,来提高当地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而且要形成一个长效机制,不是一次性的补偿就算了,一次性补偿以后他把钱花完了怎么办?所以要有长效机制来解决老百姓的生活问题。我们现在在所有水电站建设里,从一开始就把这个问题放进去考虑。而且移民问题不解决好,水电站是不开工的。这是你刚刚提的第二个问题。

陆启洲:

第三,关于缅松电站的问题,要讲现在的情况,因为我们跟缅甸还是友好的邻邦,我们多次到缅甸跟他们协商,怎么样使得缅松电站在确保安全和满足当地人民需要的情况下适时开工,当然我也实事求是的讲,这也体现企业“走出去”碰到的一些问题,尤其是央企“走出去”碰到的问题,我也不回避这个问题,我们也在总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两个政府签了电力合作协议,我们是在两国政府的电力合作协议框架下进行了这个项目,而且履行了所有发电手续,从法律层面能做的事情,为什么还会产生这种现象,我们也在反思,我们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至少我们是个央企,还不习惯和非政府组织打交道,不习惯和当地的这些人打交道,这也是我们在“走出去”当中需要吸取的经验和教训。

张国宝:

关于缅松电站,也比较敏感,我谈谈这个问题,缅甸是东南亚一个很大人口比较多的国家,有几千万人口,其中在仰光最多曾经有500万人口,曾经是东南亚最富庶的城市之一,但是现在被缺电问题困扰得非常厉害。缅甸几千万人口有多少装机呢?不到300万,相当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1949年的装机水平,所以非常缺电。我应他们邀请赴缅甸,下塌在当年周总理住过的宾馆,需要临时拿柴油发电,所以他们也希望能够开发利用自己丰富的水力资源。当时缅甸的电力部长几次访问北京和我进行会谈,由两个政府签订了开发缅松电站的协议,我代表中国政府,佐敏代表缅甸政府,在现在缅甸副总理的见证下签的。我也到了缅松的现场,那个地方的老百姓生活极度贫困,他们住在竹楼上,高角楼的样子,都是四面透风,而且我们一再和开发单位讲,要充分照顾当地老百姓的利益,使他们生活一定要比在没有建电站以前过得更好。这个电站的建设,一是应缅甸政府的邀请去建的,二是对缅甸经济发展非常有好处,大家可以想像,几千万人,光仰光就有500万人口,全国装机容量只有300万千瓦,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供电状况?这个项目绝对是有利于缅甸经济发展和有利于缅甸老百姓生活的好项目。至于说现在由于一些人有意见,他们停下来了,我们当然也尊重缅甸政府的决定,可以在这个问题上进一步进行探讨,我就补充一些背景。

王炳华:

关于彭泽电站我简单说几句,彭泽电站网上炒得非常热,我为什么要补充说几句呢?因为彭泽电站的选址和前期的所有工作,是由国家核电技术公司的上海核研究设计院进行的,我先谈一个概念,一个核电厂址的选择,需要五年甚至二十年的时间来进行论证和保护,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而且核电厂址是一个国家包括所有社会公众共同的财富和资源,因为并不是任何一个厂址都具备建核电站的条件,这是一个基本的概念。有些部门,或者有些公众反映,在做核电站前期过程当中,出现了人口数据失真、地震标准不符、临近工业区的集中区、以及民意调查走样等问题。我可以坦率地跟大家讲,我们国家核电公司的上海核工程设计研究院具有多年从事这个领域的设计和工作方面的经验,我们出具的每一份报告、每一份文件,完全满足国家法律法规的约束和要求,对国家、对社会、对附近的社会公众是非常负责任的。谢谢大家。

美国《中华商报》记者:

我的问题是,能源跟国外的合作有没有多大的进展,比如美国,还有新开发的新能源,还有新材料,在美国当地的应用和今后发展的趋势,请委员给予解答。

张国宝:

中国能源新思维当中或者战略当中,应该立足于国内,因为中国人口很多。但是,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也是我们能源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几年来,我们和其它国家在能源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包括美国。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到中国来,和中国签署了一系列的合作协议,包括建立新能源的开发中心,在去年1月份,胡锦涛主席访问美国的时候,两国政府还举行了新能源的研讨会,而且也签署了关于中美两国合作建设新能源研发中心的协议。在朱棣文部长访问北京的时候,和时任商务部长的骆家辉一起与中国签署了新能源合作的协议。最近习近平副主席访问美国的时候,又在新能源领域签署了一系列协议,就我知道的,比如像新奥,在美国的艾奥瓦州签署了一个比较大的投资太阳能电站的协议,比如保利协鑫已经成功的在美国运行了太阳能电站,所以两国之间在开发能源上,这是共同的利益,合作的前景也是非常广阔的。

陆启洲:

我补充一下,我可以提供一个信息,昨天下午5点钟,我们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美国杜克能源公司刚刚签署了合作协议,主要以核能、核电方面合作为主的合作协议,说明企业之间的互动一直是不停的在进行。

张国宝:

他提到杜克,我顺便提一下,他也来拜访我了,他跟中广核签了一个协议,就是培训中广核的核电操作人员,在杜克的核电站里面,这说明中美两国在新能源、在核电领域都有广泛的合作。就像刚才王炳华先生介绍的我们现在正在建设的核电站就引进美国西屋公司的AP1000技术。

责任编辑:黄一帆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