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添:什么阻碍了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

邱添:什么阻碍了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

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并不单纯表现为制度本身的健全与完善,以及制度运行过程中的资金供求关系,而是在经济、金融、政治、社会、文化和技术等若干约束条件制约下的制度和管理创新。

——经济约束条件。经济的发展水平以及所能提供的社会总产品和服务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任何一种形式的养老保险制度都不可避免地触及国民产出的分配问题,无论养老金权益的积累方式采取现收现付制还是基金积累制,对于整个社会而言,最终都需要变现购买经济活动人口所生产的物品和服务来保证劳动者退休后的生活。养老保险制度是架构在物质基础上的一项制度安排,理应受到物质基础的制约,任何背离物质基础的养老保险制度都是不可持续的。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受到严重冲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养老保险待遇的发展水平超过其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导致养老保险制度在财务平衡上难以为继。

劳动力市场的劳动供给数量和就业结构以及国民就业方式是影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劳动力约束条件。劳动力供给数量以及全社会经济活动人口数的多少,不仅会影响社会总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而且会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社会抚养比和赡养率,进而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财务平衡产生影响。伴随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劳动力全国范围内的流动更加频繁,第三产业就业人数逐年增加,就业结构和就业方式的转变对养老保险制度也提出新的要求: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动客观上要求改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养老金权益转移和衔接机制,增强养老金权益的可携带性;就业方式的灵活多样导致资方的组织形式更加隐蔽,三方负担原则难以有效贯彻,客观上增加了制度扩大覆盖面的难度。

——金融约束条件。宏观金融稳定是影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金融约束条件。从世界各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来看,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的稳定是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度环境,金融危机对养老保险制度的负面冲击远远超出人们的估计,因金融危机而使养老保险制度出现巨额赤字的例子不胜枚举。此外,在有大量资金积累的养老保险计划中,通货膨胀对养老基金实际购买力的侵蚀业已成为世界各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进程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诚然,对于养老保险制度而言,适度的通货膨胀可以通过一些指数调节工具得到一定程度的抵消,但是在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不稳定的环境中,特别是恶性通货膨胀的爆发,价格的调整周期将会变得更短,指数调节工具的作用几近失效,养老金资产的实际价值将会受到严重侵蚀。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