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约束条件。养老保险经办体制和经办机构能力建设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管理能力提升的重要技术约束条件。西方发达国家实践经验表明,养老保险政策的制定和实际管理操作方面的不同步往往难以避免,经办体制和经办机构的“惯性”作用,使得业务处理方式和业务流程的优化难以跟随政策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动态调整。随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养老保险政策的制定日益科学化,为最大限度地提高政策实施的有效性,构建经办体制和经办机构随政策变化的动态调整机制便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在养老保险经办体制完善和经办机构准备充分的情况下,当关键问题预期可操作时,养老保险政策的科学性和可及性才能得到有效发挥。另外,经办机构能力的提升有赖于管理和服务人才的培养。随着老年群体整体综合素质的提高,人们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和高层次化,这也从客观上对经办人员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提出更高要求。
养老保险信息化程度是制约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管理能力的重要技术因素。近年,随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不断发展,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主体的信息技术在养老保险制度中的广泛应用,成为整个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技术支撑。自2003年起,“金保工程”开始在全国各地陆续实施,养老保险信息系统逐渐建立,制度的信息化水平逐步提高,制度在公共服务、基金监管等方面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但与此同时,在我国养老保险信息化建设进程中,还存在着诸多技术因素严重制约着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由于各个统筹地区信息网络平台和数据库建设标准不统一,导致数据不能共享,养老保险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存在技术瓶颈。另一方面,经办人员的操作失误或者黑客的恶意攻击,以及应用软件的缺陷和漏洞都严重威胁到养老保险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如何协调养老保险信息需求与网络安全之间的矛盾是当下养老保险信息化建设中的核心问题之一。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