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国家是什么情况呢?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初期,1980年的时候我们国家城乡平均恩格尔系数是61%以上,农村是63%,城市稍微第低一点,58点多,一平均我们是在61%以上,就是赤贫的状况,温饱没有解决。
我们中国共产党向全世界宣布,我们中国人基本解决温饱,第一次是什么时候呢?是1984年,我们粮食总产量搞到6000亿斤,人均达到500斤,我们宣布中国基本解决了温饱。我们是很有保留的,我们讲的是基本,没有说真正解决。其实中国真正解决温饱是什么时候为标志呢?我不知道我们在座的有没有印象,北京市哪一年取消了粮票?我记得是92年春天。北京取消粮票的时候传达文件是这么讲,全国除了北京和西藏,其他的省市都取消了。那也说以90年代初北京取消粮票作为一个标志,全国各地都取消了粮票。真正中国解决吃饭问题实际上是以取消粮票作为一个制度性的标志,也就是八十年代末期90年代初。在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中国是温饱没有解决的社会。我们十九大报告讲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没有解决的温饱的贫困人口是2亿5千多万人。我们现在什么情况?我们现在的恩格尔系是这样,农村大概是在41%,城市现在是36%的样子。整个平均下来我们现在是40%的水平。40%左右的水平刚好就是一个小康社会向全面小康社会,也就是我们说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向上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转型这样一个生活状况。所以现在十七大报告讲我们贫困人口还有不到两千万。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是2亿5千万人是贫困人口,温饱没有解决,现在我们不到两千万。所以我们对外宣传我们改革开放取得的另一个比较大的成就,就是使两亿多人脱离了贫困。反映在我们的消费结构上,就是从贫困状况的消费结构转变为现在的小康状况的消费结构。
所以从这些结构指标变化来看,农业劳动力的就业比重,工业化实现的程度,城市化率的推进和消费结构恩格尔系数的演变,从这些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体现的结构指标变化来看,我们很突出的是两个特点:一个是三十多年我们结构取得了显著的改善,这个速度是比较快的;另外一个,从结构上看中国的发展水平并不高,整个结构指标、结构水平看起来,我们现在是一个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这样一个基本情况。所以我们说中国到底经济发展达到了什么水平?我们从经济质量、经济数量两方面判断,特别是GDP的人均水平,特别是一些主要的,体现经济发展的结构指标的水平来看,我们大概能够得到一个判断,中国目前是一个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
到了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这个水平,我们面临什么样的发展机会?或者说我们机遇期还有长?中国快速成长的发展的历史机遇其还有多久?面临什么样的发展目标?我们知道我们这个目标机遇或者发展目标最早提出来,是小平同志在70年代末80年底初提了很多次。当时接见西班牙的共产党总书记、接见意大利的共产党的总书记、接见当时乃来访的日本首相等等外宾的时候,当时1979年,小平同志多次讲中国经济发展分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十年解决温饱。因为中国当时是一个没有解决温饱的社会。第二步再用十年到二十世纪末90年代实现小康,当时实现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人均5000美元。第三步当时小平同志说到下世纪中叶,就是我们说二十一世纪,中叶就是2050年后,就是我们新中国建立一百年的时候,干什么呢?达到追上中等发达国家,晋升发达国家的行列。这就是当时小平同志讲的三步走的战略,这个战略是写进中共十三大报告的。现在这个问题是什么?我前两步走完了,解决了温饱,实现了小康,虽然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平衡的,但是基本的指标是我们实现了。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们从一个小康社会怎么成为一个发达国家?用五十年的时间实现第一步的跨越,怎么实现第三步的跨越呢?我们做了一些阶段性目标的分解,我们按十年一段、十年一段,我们做了几个分解,第一个十年就是到2010年,我们要实现比公元2000年按不变价格计算的GDP的水平翻一番,增长一倍,达到当代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的水平。这是第一个十年。第二个十年,就是从2011年到2020年,再翻一番。比公元2000年增长四倍,翻两番,增长四倍就是达到当代上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的水平,我们叫做全面小康的社会。这是2020年。再有一个十年2030年我们按不变价格计算,我们GDP的水平要比公元2000年增长十倍,增长十倍达到什么呢?达到当代高收入的发展中国家的水平,高收入的发展中国家是指什么?就是所谓当代新型经济国,含义主要是两个:一个是经济发展上的新型,主要是指什么呢?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实现工业化,实现城市化,实现信息化等等这方面的发展指标。新型经济国是经济体制上的新型,主要是从传统社会转变、转型成现代的市场化,和国际化的经济社会制度。
所以我们现在是概括成的五化,叫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所谓这五化按照当代现代化的标准,你能完成这五个方面的现代化的改造,这就叫什么呢?当代新兴经济国。到了高收入的发展阶段再往后,就是后工业化、后城市化的发展,那就是具有发达国家的特点了。那么再有二十年左右的时间,也就是到2050年前后,我们差不多能赶上当代中等发达国家。这就是我们对第三步战略,
进入二十一世纪,用大概半个世纪的时间从小康社会成为一个世界发达国家。所谓当年小平说的中国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第三步怎么去实施?实现这第三步有一些条件,一个政治要稳定,不能有动乱。第二不能有战争,把我们卷进去的战争。第三个不能有大的瘟疫,就是连续多年大面积承载的自然灾害,特别是传染性的瘟疫,这些条件如果比以外不发生,或者可以控制的话。经济增长有一条,要求我们的经济增长率平均每一年不低于7.2%,我们就可以实现2030年的目标,就是第一个十年翻一番,第二个十年翻两番,第三个十年增长10倍。只有平均每一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可以达到7.2%速度就可以。
我们现在做的实际结果,第一个十年过去了,我们只有7.2%的话经济翻一番,但是我们第一个十年经济增长多少呢?接近11%,明显高出了7.2%,那么这个是一个很简单的事实,只要达到7.2%的年增长率你十年间就可以翻一番,结果我们十年增长率我们达到了11%这样的水平,那就是我们第一个翻番计划提前了,我们是2007年,提前了三年,我们就实现了2010年倍增的计划。到2020年再翻一番,如果这这九时间表不变,等于我们用13年的时间去做原来十年要做的事,那很简单,就要求我们的经济增长年速度怎么样?就不用7.2就可以达到。因为你原来是十年,现在是十三年,每一年所达到的增长速度,只有达到6%左右,这个经济增长率到2020年我们就可以实现翻两番。从目前的情况看,肯定会提前,为什么呢?从十二五规划来看,大家知道十二五规划的年增长速度是多少?7%。我们6%的话,我们到2020年就可以实现原来预定的翻两番,现在从十二五规划的速度来看,就高于6%,是7%,在同中国的实际经验来看,从中国这些年的经验看,实际增长速度肯定高过规划速度,从十一五的规划来看就是这样。十一五的我们规划速度和我们实际做下来的速度,我们十一五规划速度8%的样子,但是我们实际做下来是多少呢?我们实际做的剔除价格因素,我们十一五完成的经济增长平均每一年是10.6%,明显高出我们规划的速度,所以从中国现在的情况看,规划的速度就比实现再翻一番的要求的6%的增长率高,然后我们实际做下来的速度又会比规划的速度再高,那就意味这什么?再翻一番的时间表肯定可以提前。保守的估计,提前两年没有问题。
那好大家算一算,第一个十年翻一番,你提前了三年;第二个十年你翻一番又提前了两年。二十年翻两番你体现了五年,提前五年是哪一年?刚好是2015年,2015年就是我们十二五规划的这一年,我们都是搞经济工作的大家知道,国家十二规划纲要第一个自然段,第一个纲要是什么?说十二五规划期间,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的关键时期。这个大的判断,什么意思呢?就是经过十二五规划,社会文化政治其他的方面是不是可以达到我们预期的全面小康这个水平,不好说,但是就经济发展来说,通过十二规划的实践,有可能在十二五规划过程当中我们把原来预定的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主要经济指标,我们提前五年做到了。如果这个做到了的话,到2030年再实现一个飞增计划,也就是比公元2000年增长十倍的话,那与我们用15年的时间去做原来预定的10年到做的事,那每一年的增率就可以再往下降。我们算了算,从2015年到2030年,我们只有每年增长速度不低于5%,我们就能够在2030年实现比公元2000年按不变价格经济扩展十倍这样一个目标,成为高收入的发展中国家。
那么现在看来时间表是提前,预期2030年我们实现现代化目标,成为高收入的发展中国家。现在看来这个是有把握的,因为我们前面两个计划实际上是做到了提前五年,那么这的话,大概中国完成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特别是完成供应化、城市化、和信息化这些发展指标,达到当代现代化的门坎,这个标准我们估计是在2025年后可以做到。
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现在看到肯定能提前。所以去年胡锦涛在七一讲话,今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讲话当中提出两个目标,一个近期目标,社会发展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现在看这个目标,就经济目标来说肯定能提前。所以2020年就是我们中国共产党建立一百周年的时候,我们国家大概实现全面小康,这是一个近期目标,没有几年了,2020年,还有七八年的时间。第二个,是一个中长期的目标,当时总书记讲到2050年前后,就是本世纪中叶,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100周年的时候,我们简称社会主义强国,所谓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际上就是当年小平同志说的达到当代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成为一个发达国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个时间表有可能提前,当然要实现一个东西有些要求,不能有战争。我们也有一个估计,估计至少15年左右的时间,这个世界不会打什么仗,也就是15年左右的时间,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恐怕不会变,局部战争会有,但是全面的战争,有中国拖进去的战争恐怕在15年时间里面打不起来。如果这样的话,从国际国内,中国大概还有15年的高速增长的机遇期。就是2025年我们实现现代化意义上的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以及体制意义上的市场化和国际化,从国内的情况大概到2025年,从国际形势上看,15年当中不打大仗,完全有可能。也就是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机遇期,从国际国内形势来看,我们说大概15年时间,是有的。也就是中国实现高收入的发展目标这个机遇期。
这就是我们一个机遇,所以我们说到了中等收入阶段这样一个国家,跨越了贫困,他面临什么样的历史机会呢?再给他十几年的时间,他有可能达到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国际标准意义上的现代化的门坎,现代化的俱乐部他可以挤进去。那么我们国家现在刚好就是中等收入阶段,再给中国十几年的时间,我们有可能成为一个完成所谓五化,现代化改造的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也就是高收入的发展中国家新型经济国,如果我们2030年之前达到了新型经济国的水平,那就为中国到本世纪中叶,2050年前后成为一个发达国家创造一个坚实的基础。
我不知道我们在座的同志平均年龄有多大,国资委的干部应该搞经济比较年轻,有四十岁没有?不出意外活到2050年,差不多吧?你还有三十多年,你如果平均四十岁的话,那个时候不到80岁,就是你年龄大,你争取活到2030年,我们成为新型经济国。所以我们讲这就是中国的一个机遇,就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多少代人梦寐以求的现代化强国梦,真的有可能在我们这代人手中变成现实,你说机会这是我们这个民族发展到今天,该三十多年给我们创造这么一个基础,我们确确实实埋头苦干,我们可以达到现代化的标准,我再给中国二三十年的话,我们可以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要说机会这就是我们中国发展的历史性的机遇。这是我们今天讲的第一个问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