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911观:为何一边想移民一边骂美国

中国人的911观:为何一边想移民一边骂美国

根本原因是指责美国有市场,有很多人听,有很多人在鼓掌,所以他觉得这么说心情挺爽,因为很多人跟我想的一样。主持人:“9•11”发生的一瞬间,中国人的情感是比较复杂和多样的,有人为逝去的生命哀悼;也有很多人第一反应是高兴、有些幸灾乐祸,认为本•拉登是代表一种正义,是英雄,为自己出气。怎么看中国人的这种“9•11”观?以及对恐怖主义和对美国的情感?这种情感由何而来?

朱锋:“9•11”事件对很多中国人来说,有很大的争议性,中国人的看法却是非常多样化的,很正常很自然的。这种情感首先来自于中美关系的复杂性和争议性。我相信有些人幸灾乐祸是因为觉得在台湾问题上,美国一直在欺负中国,支持分离主义势力。中美关系的争议性、复杂性在相当程度上直接导致了中国民众对“9•11”事件不同的心态。

第二,是我们传统教育的结果,我们习惯认为霸权就是坏的。但仔细想想,今天这个世界需不需要有人管?有一个世界警察,它的作用有消极,也有积极的。部分中国人会觉得“9•11”事件的发生,是因为美国人管太多了,在中东问题上一直偏袒以色列。这是中国国际行为和外交政策的不同认识所导致的。

第三,中国人对“9•11”事件的反应,是中国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我们到底怎么来看待这件事情,怎么来看待中国和世界的关系。我们今天还远远没有形成一个非常清晰的主流观点,不清楚该怎样定位我们和世界的关系。以前我们是受压迫者、造反者,今天中国是什么?今天中国在世界上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我的看法是今天中国人都向往富裕,都想成为或者完全有可能成为这个世界的上等人。

今天中国和世界的关系正处在这样一个转型过程中,我们到底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一个体面的上等人,还是中下层苦力?很显然,不同的社会阶层,对社会行为的看法是不同的,还没有完成的中国转型,也会很深刻地影响中国对“9•11”事件的看法。

主持人:您前面讲到中国“愤青”,中国“愤青”是怎么产生的?

朱锋:“愤青”出现的原因,简单来讲有三个方面,第一,当西方强势文明全球扩张时,中国人必然要反抗,因为你的东西不是我的东西,我只有在自己的系统慢慢去成长,然后才能去接受、借鉴、消化你的东西,这是一个学习融合的过程,是中国真正强大的过程。

所以直到现在我都认为是中国的战略机遇期,战略机遇期对中国人来讲,依然是我们的学习期,有很多东西需要改,因为它不适合今天中国变化的形势,中国变化太快了,因此导致中国改变的不是因为西方要我们做什么,而是自己的成长已经到了急需去改变的地步。

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尽管落后,但中国外交、国际战略、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鲜明而又生动。今天中国变得强大,反而变成什么都不是。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老百姓想过好日子,但结果是主张战争的人越来越多。老百姓觉得中国外交太软,而全世界的舆论认为中国外交很强。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变了,世界变了,但我们的政策、体制、心态、观念、人才积累,没有跟得上这个变化?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的“愤青”代表着一种力量,本质上是中国在学习、借鉴、融合西方的成功经验,与中国现实之间能够有一个好的对接过程。对接实现得不顺利,必然就有强大的社会反抗。这种反抗不仅仅是因为所谓的西方对中国的强势政策,还因为中国的成长与西方强势之间无法有效形成相对和谐状态,中国人内心的不满和抗争。

“愤青”的第二个力量,来自我们的历史。中国的历史是非常特殊的,我们有百年屈辱史,根植在中国人心中,很大程度上阻挡了看世界的方式。有“愤青”是因为我们总觉得这个屈辱远远没有洗刷,甚至有一种因百年屈辱而产生的担心,即如果我们不能做我们应该做的,屈辱还会再来。而这一点恰恰是不自信的表现,只要今天中国保持内在的稳定和团结,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真正威胁到中国。

“愤青”产生的第三个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我们目前体制和意识形态的落后,我们的官方媒体、意识形态、官方话语并没有给中国公众与时俱进的概念、观念、方法,来看待已经变化的中国和世界。

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觉得今天中国的愤青现象,一方面在中国存在有其合理性,需要高度重视;另一方面,如果“愤青”现象不能有效控制,就会变得危险,“愤青”最后容易变成一种单纯的、盲目的、情绪化的民粹主义。

主持人:有些嘴上反美骂美国的,骨子里可能是崇美的,一方面想移民美国,一方面又要喊口号,这种情绪背后反应了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情绪?

朱锋:一方面想去美国读书、生活、工作,另一方面骂美国,其实很能契合,社会中很多人的行为都是如此。问题是为什么一个人想去美国,恰恰在具体的表现上又指责美国?根本原因是指责美国有市场,有很多人听,有很多人在鼓掌,所以他觉得这么说心情挺爽,因为很多人跟我想的一样。但是如果想去美国又骂美国被人认为虚伪,或者想去美国的人,真正认识到美国人并不是完全没有原则的,我相信这种行为就会越来越少。

责任编辑:冯句青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