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40年代末出现冷战,与当时日美同盟一样,中苏结盟是针对“冷战”,而冷战却不是发生在雅尔塔框架外的行为,只是在雅尔塔法律框架下的战胜国内部利益的调整,其各方诉求并没 有超出雅尔塔格局。比如说,美国和日本、苏联和中国已结成战略盟友,但美国在北方四岛上不排斥苏联占领,苏联在冲绳问题上不排斥美国占领、而苏联和美国均在台湾问题上承认中国主权。因为这些领土归属都是由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和雅尔塔会议所确立的一系列原则规定的。在欧洲地区,美苏的冷战最初也没有破坏雅尔塔格局,例如,在1956年苏伊士运河事件中,美 苏联手将英法赶出地中海,而在同一时期发生的波匈事件,美国只是与欧洲一起向波匈自由派一方表示声援,甚至在苏联军队开入这两国时也没有直接的物质乃至军事支援,
从20世纪80年代起,欧洲雅尔塔格局发生了变化。这是由于苏联与美国之间原本是”周瑜打黄盖“式的冷战,在勃列日涅夫时候出现了失控:苏联要将美国全面赶出印度洋。这逼使美国在里 根时期下决心退出并放弃雅尔塔格局。此后,美国直接支持波兰动乱,逼使苏联放弃华约和东欧社会主义阵营。90年代初苏联解体,标志着雅尔塔体系中的欧洲格局消失。在此后的历史时期 里,欧洲在美国的帮助下欧洲大陆恢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凡尔赛体系”,北约介入利比亚内战的成功,标志着宥于欧洲大陆的凡尔赛体系首次向海外拓展。
苏联倒下后,俄罗斯继承了苏联在雅尔塔体系中的远东权利。目前在这一地区的中、美、俄三家的矛盾中,中俄利益最为接近,中国和俄国与美国的矛盾,基本还是雅尔塔框架下的即美国遏 制与俄中反遏制的冷战矛盾,各方基本诉求仍未超出雅尔塔框架。
与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均大获其利的经验不同,中国和俄国是第一次战后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贡献者和受害者,但是第二次大战后“雅尔塔体系”的贡献者和受益者。所以中国 俄国更珍惜并且愿意维护这个和平体系。因此不管结盟与否,它们都不愿放弃雅尔塔和平体系。中苏结盟反对的是新冷战中美国而不是雅尔塔体系中的美国,约束的是日本军国主义复活和美 国退出并放弃雅尔塔和平体系的倾向;中国在其中捍卫的只是雅尔塔和平体系赋予的利益,而不会提出超出雅尔塔法律框架的利益诉求。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不仅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首要问题,同样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理解国际关系的首要问题。
当年毛泽东在与蒋介石的斗争中将金门留给蒋介石台湾,是为了不把台湾打出”一个中国“的格局;与此同理,今天我们反对美国,只是为了捍卫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雅尔塔和平体系 赋予的中国国家利益,而不是为了将美国打出雅尔塔和平体系。如果不是这样,而是有失分寸地一味为了反美而与俄国结盟,就会导致雅尔塔体系在远东的崩溃。果如此,那就意味着中俄美 三国在雅尔塔体系中所取得的成果在法理上发生动摇,日本军国主义,甚至欧洲就会坐收渔利。比如,日本之所以至今不敢直接修改阻止日本国家武装化的宪法第九条,就是因为有雅尔塔法 律体系及其支柱国家即中国、俄国,尤其是美国的制约。日本宪法第九条与雅尔塔体系存在息息相关,它的动摇会导致日本本国的和平力量和亚洲国家对日本军国主义的限制失去法律依据。 日本军国主义的最低目标是恢复20世纪20年代美日主导的远东华盛顿体系,最高目标是恢复40年代由日本主导的的“大东亚共荣圈”,而这些目标实现的前提,恰恰就是雅尔塔和平体系在远 东的终结。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