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义虎教授、刘红研究员谈当前的两岸关系(2)

李义虎教授、刘红研究员谈当前的两岸关系(2)

【刘红】:我很愿意跟你讨论,GDP只是综合实力的一个部分,随着时间的增加祖国大陆在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各方面的准备越来越好。比如说做台湾人民工作,随着两岸交流、两岸来往的增加,两岸的互信也会建立起来,台湾人民对大陆对台的政策越来越了解,这是基础性工作之一。比如说对付台独的军事上的准备,随着时间的增加,也会做的越来越充分。比如说我们自己就如何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统一思想,统一认识,也会随着时间的增加、两岸关系的发展越来越完善。那么至于清末的GDP很高,事实上上它并不高,就当时大概3亿人口来讲,好象是7000万两白银,这个GDP含金量不是很高。对不起这个问题我不了解。   

[DVD爱国者]:两位嘉宾晚上好。两岸关系,以前的重心是促统,现在是反独,请问两位嘉宾如何看待这个变化?大陆的对台政策是否有一些需要反思改进的地方。  

【李义虎】:我们现在促统和反独的关系上确实是做了一个重大调整,把重心从过去的促统转移到现在的反独。这个变化一个方面是考虑到岛内的分裂势力在加快台独的步伐,并且有可能在推动台独方面采取重大的步骤。因此,两岸关系要向前发展,必须首先阻止住台独的趋势。比如2006年陈水扁要搞“制宪”,2008年要实施“新宪”,这有可能把前四年陈水扁推行的渐进式台独变成激进式的台独,这个动向是非常危险的。所以我们现在必须采取有效的步骤,打掉陈水扁的这种企图。所以,反独是第一位的,只有在成功的阻止住台独趋势的条件下,才谈得上促进统一的问题。对台政策应该是基于对这二者关系的一个考虑和调整,增加一些有针对性的内容。如果说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应该对和平统一和武力解决的关系安排好一个度,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不能让二者失调,而应该让二者互相促进,有一种“必要的张力”。  

[党员虎仔]:请问、中央会制定《祖国统一法》吗?会列出具体时间表吗?”

【刘红】: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看的。《祖国统一法》,现在已经到了制订的时候了,因为16年来在李登辉、陈水扁的煽动下“台独”势力已经在台湾恶性蔓延。特别是过去4年来,陈水扁掌握台湾地区执政权以后进行了疯狂的“台独”活动,已经提出了“台独时间表”,并且在今年3月20号正是进行了“台独三部曲”的第一步——“防卫性公投”。今后四年,陈水扁开始具体推行“台独时间表”,声称2006年完成“台独制宪”。面对这样的“台独”的挑衅,祖国大陆应该依靠法律武器,反击“台独”的挑衅,维护祖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 关于祖国统一的时间表,我只能这样讲,陈水扁他的“台独时间表”变相的就是祖国统一时间表,他的公开“台独制宪”,就是“台独”行动,迫使我们不得不采取一切手段,维护主权和领土的完整。  

[蜀南一闲人]:请嘉宾点评:以新思路和新视角处理两岸关系,加快中国完全统一。

【李义虎】:很高兴能够在网上看到你的文章,但是时间不允许我来阅读你的全文。从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来看,你在解决台湾问题方面是很有想法的。有意思的是,你说了“白猫、黑猫,抓住台独耗子的才是好猫”,在某一场合我也说过类似的话。我想我们在“以新思路、新视角处理两岸关系、加快中国完全统一”这一基本立场上可能有很多能够产生共鸣的地方。简单地说,我们既要坚持在台湾问题上的一贯立场,比如一个中国原则,又要敢于和善于找出新思路、新办法,唯一的目的就是促进实现中国完全统一。因此,借用你的副标题来说,不管黑猫白猫,只要能够促进实现中国统一就是好猫。  

[船山石]:正式结束敌对状态,建立军事互信机制,共同构造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框架的含义是什么?

【刘红】:这是两岸关系正常化、建立两岸互信的非常重要的内容。目前的两岸关系,实质上是国共内战的继续,两岸的敌对状态还没有结束,因而使得两岸处于敌对对恃之中,影响了两岸交流。两岸关系要想正常发展,需要结束两岸敌对状态。结束两岸敌对状态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建立两岸军事互信机制。由于两岸军事上缺乏互信,也给“台独”分子煽动对大陆的敌意提供了借口。所以祖国大陆在5·17声明中明确提出“结束两岸敌对状态,建立军事互信机制。”当然,这一机制能否实现要看两岸能否结束敌对状态,能否结束敌对状态要看两岸能否启动政治谈判,能否启动两岸政治谈判,必须坚持回到一个中国原则立场上来。  

[不远胜利二世]:您是否认为这次的声明比以往的声明有很大不同之处?若有,在哪?

【李义虎】:第一,本次声明发表的级别比过去都高。过去在两岸关系发生危机的时候,大陆方面存在这样几种反应形式:国台办发言人例行记者会,国台办发言人谈话,国台办负责人谈话,国台办主任谈话。而这次是以中台办和国台办声明的形式,对目前两岸关系作出反应的。它的受权实际上是来自于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最高层。 第二,从内容上看,以“五个绝不”、“两条道路”表达了大陆反对台独、反对分裂的坚定的决心,其强硬的程度超过以往的声明。另一方面,又以“七个方面”揭示了两岸关系发展的光明前景,当然这是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实现的。那么这两个方面的表达强度,都超过以往声明对这两手政策的表达。 第三,这个声明在技术安排上也是有考虑的,它的观点鲜明,措词简约,逻辑清晰,没有套话。这样做比较便于岛内民众及时准确地理解大陆所传递过来的政策信息。   

[远文]:李义虎教授,有人说“两办声明”提出的是最严厉的警告、施放的是最大的善意,是这样吗?  

【李义虎】:在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这样说。这次两办的声明一方面为台独势力划出了危险区域,进一步明确了大陆的底线。另一方面,也对两岸关系积极发展提出了非常具体的建议,展现了大陆对台政策的灵活空间。现在,两岸关系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有两条道路、两种命运,当然也可能有两种选择。如果陈水扁以“制宪”造成台独重大事变,大陆将不惜一切代价作出反应,这是一种“最严厉的警告”。如果台湾当权者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放弃台独主张,两岸关系就是退一步海阔天空。    

[马大牙]:我们总是说希望台湾的人民如何如何,但在陈水扁的煽动下,台湾的主流民意滑向相反的方向?如何解释?  

【刘红】:这个问题您实质上已经回答了。台湾的民意确实有变化,台湾的选民结构也出现了调整,朝野的政治版图也有改变,原因很多,陈水扁的煽动就是原因之一。这里面我想说明两个问题,一个是陈水扁称他的连任是台湾主流民意的体现,我觉得他是增加了150万票,得票率由4年前的39.3%增加到50.1%,这里面原因是多方面的,尤其是那“两颗微妙的子弹”、选举作票、启动“国安机制”,是改变选民想法的重要原因。因此,是不是主流民意需要打一个问号。第二个是我们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从整个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的过程来看,这一观点没有错,也是我们对台政策工作重心之一。 

责任编辑:冯句青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