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主导网络话语权的美国极有可能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平台影响我国社会政治秩序的稳定。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不断衍生的各种新媒体,已经成为舆论与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博客、微博的使用为信息传播提供了方便简易的平台。然而,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一旦被别有用心的力量用作颠覆性的宣传,如制造假信息、散布对政府的不满情绪、组织抗议集结活动等,互联网就会变成“谣言策源地”。2011年8月爆发的伦敦骚乱以及2011 年年初西亚北非地区的社会动荡、政局变更,已经将网络社交媒体的“双刃剑”特性暴露无遗。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微博用户数量以高达208.9%的增幅,从2010年底的6311万爆发增长到1.95亿,成为用户增长最快的互联网应用模式。新媒体受众者如此庞大,当前我国政府也同样面临着无法完全控制网络信息内容的局面。而主导网络话语权的美国,完全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来影响和左右我国突发性、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与发展,继而进一步破坏我国社会政治秩序的稳定。另外,网络黑客的技术越来越高明,加密手段越来越先进,这也可能为一些蓄意进行网络政治犯罪的活动提供便利。以上这些可能的犯罪行为将会对我国政治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对此,我们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
4.美国以互联网为依托,全天候、高效率、低成本、更直接、更便捷地进行美国“文化霸权”的扩张。文化扩张是美国实现霸权的重要手段。一方面,美国借助新闻媒体大规模地输出文化产品。美国拥有《华盛顿邮报》、《时代周刊》等具有世界最大影响力的报刊,有世界最大的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有世界最大的专用于对外宣传的电台“美国之音”及针对世界各地区的广播和电视台。另一方面,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即互联网的发展,为美国“文化霸权”的扩张又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传播途径和媒介,美国牢牢掌控着互联网信息主导权,利用网络源源不断地进行政治宣传和文化输出,大力宣扬美国的文化、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目前,全球80%以上的数据库集中在美国。人们一旦进入网络空间,实际上就进入了美国设计的文化环境之中。大量打着美国烙印符号的新闻、影视、广告、网络游戏等,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时刻影响着我国网络受众者尤其是青少年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从而逐步屏蔽其原有的价值观念,不断地去适应网络媒体所倡导的各种文化理念。这种文化渗透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它不会在短时期内明显表露出来。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将会从根本上触及我国民族传统文化、意识形态及价值观念。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是目前世界上网民最多的国家。因此,我们不得不提防美国“文化霸权”的扩张。
5.美国主导互联网全球舆论,不间断宣传“中国威胁论”。目前,互联网全球数据传输和处理量的80%以上起源于美国,网络话语权被美国牢牢掌控。与1997年相比,持“中国威胁论”的美国人所占的比例由43%增至如今的58%,同时将中国视作机遇的美国人比例则由45%降至2010年的35%。另外,认为中国在经济、军事领域是“超级大国”的人达到46%,大幅高于1997年的22%。在当前网络民调中,越来越多的美国人认为,中国正在成为美国潜在的敌人和主要的竞争对手。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