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习明:农村公共服务并非越多越好

王习明:农村公共服务并非越多越好

    

要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就必须解决我国公共服务严重失衡特别是农村远低于城市、中西部山区农村远低于其他农村的问题。这不仅要加大对中西部山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解决总量不足的问题;而且要完善农村公共服务(含基础设施建设,下同)的体制机制,解决农村公共服务效率低下的问题。现有的关于农村公共服务效率的研究都认为,对农村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即使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不能增进农民的福利水平,也不会降低农民的总体福利水平。但中西部山区农村的经验表明,有少数项目不仅没有增进农民的福利水平,而且降低了农民的整体福利水平,即具有负效益。农村公共服务的负效应不同于供求结构失衡导致的农村公共服务低效。

中西部农村公共服务的负效益的主要表现    

修建高等级公路、铁路破坏了环境,降低了农民的生活质量。修建高等级公路、铁路对环境的直接破坏主要表现在修建大型隧道改变了地下水(含山泉)的流向、降低了地下水的水位,导致农业灌溉和人畜饮用困难。修建高等级公路、铁路对环境的间接破坏主要表现为高等级公路、铁路修通后,山上的树木被砍伐、石头被开采,导致原始森林被破坏。由于水源破坏降低了农业收入,道路修通便利了运输,城市建设提高了对名贵大树的需求,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了对石料的需求,因此,农民便开始上山寻找名贵大树,通过卖树增加收入,致使山上百年以上的名贵大树大多被砍伐,生态林遭到破坏;地方政府也积极招商引资,而见效最快的就是引进采石场,设立采石场也导致了森林和土地被毁。对于大多数长期生活在村庄中的农民来说,高等级公路、铁路的修建所带来的方便远远低于其造成的损失。

小学和幼儿园的标准化增加了山区农村小孩的上学困难。山区农村小孩上学困难的增加不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费的增加造成的,而是学校大规模的合并造成的。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教师工资和办公经费得到了保障,学生也不再负担义务教育期间的杂费、书本费和住宿费,因交不起学校的费用而不能享受义务教育的现象基本上被消除。但是,部分山区县为了提高农村学校的办学标准,进行了大规模的学校合并,小学、幼儿园数量在近几年减少2/3以上;剩下的几乎全部设在集镇。由于小学和幼儿园没有住宿条件,没有专门的接送车,大多数农村的小孩只能步行上学,最远的要步行10多里的山路,每天花在路上的时间达到 3个多小时。条件好的家庭为了方便孩子上学,只得在集镇买房或租房,并派专人照顾小孩的生活起居,每年至少要增加几千元的开支;有相当数量的小孩因无人接送而不能进幼儿园,只能上一年的学前班。而且,由于离校远的学生学前教育不如集镇上的学生,加上上学路上花了太多的时间,其学习成绩往往不如集镇上的学生,容易受到歧视,因此,他们对学习往往缺乏兴趣,他们中的多数往往初中一毕业就外出打工。如果比较减免义务教育的杂费、书本费和住宿费与合并山区学校的效益,就可看出近几年的教育服务对山区农村小孩来说基本是负效益。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