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市场参与各方野心勃勃(2)

移动支付市场参与各方野心勃勃(2)

这里面有一些误解,因为支付清算大家都知道,刷一次卡,或者说发出一个支付指令你做一个结算,你收一个费,这个费非常低廉,根据不足以支撑你的商业模式。银行到目前为止,所有做银行卡,除了招行全国全面亏损,所有电子银行部都不敢算帐,只有投入没有产出,这个我就不知道第三方机构怎么盈利,这恐怕存在巨大商业风险。我本来是搞金融市场的,我们接受大量私人股权投资基金,都在关注移动支付问题,很多人第三方平台找投资人投钱,评估人无法判断到底赚不赚钱,听起来不错恐怕又是一个陷井。

所以,我提醒大家如果探索一种新的盈利模式,单一靠支付清算去收费支撑这个平台,我想提醒大家这个商业风险是非常大的。第三个问题就是支付习惯问题,公众对于手机支付信任感需要一个长期调试过程。大家多知道银行卡从85年到现在搞了20多年,现在中国人持有总共发行20多亿张银行卡,但15亿但是现金卡里面有钱的,没有钱的只有几千万张,其实美国也是如此,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这个卡背后是每个居民帐户,银行帐户。银行最大资源是什么东西?就是个人帐户,银行最大的管理能力是,就是管理好个人的银行帐户。

我们第三方支付平台,包括移动运营商想参合这个事的人任何人,你首先要评估一下有没有这个能力去管理好这个信息客户,尤其是他的金融资产信息帐户,不光是一个简单的银行帐户。这个帐户的管理能力和直接涉及到你的盈利模式和风险管理能力。我们说支付习惯的改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说中国人从纸币转为银行卡花了20多年时间,这个过程当然从历史上的角度来讲那是很短的。但是,从企业来讲那恐怕是灾难性的,你要说20年才赚钱投资人都跑了,都不做了。所以,大家要有充分思想准备。

虽然我一再说长期来讲,移动支付,手机支付可能成为一个主导电子工具,有这种可能性。但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银行卡相关的,或者卡机支付主导的电子支付工具仍然将主导整个电子支付的产业,这是一个基本的判断。因为你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改变不了这种结构,这种状态,这是要提醒大家的,这也是我们要面对的第三个挑战。

第四个刚才我前面已经讲了,运营商和第三方平台在帐户管理能力和经验的欠缺,也制约着现在我们诸多运营商这种雄心。不管你花了多少钱,多少人力折腾半天搞出什么东西来,但是你如果没有这些帐户管理能力就想自己单独玩,恐怕这个风险是巨大的。当然,如果说你要完全利用到卡机,我们银行卡的帐户,前面刚才银联介绍的这种模式,就是在现有模式基础上来做,也是目前应该说主流的商业模式,在日本韩国都是如此。但是我刚才前面就讲,之所以大家如此雄心勃勃是希望有新的模式甩掉传统那种模式。

真正盈利靠什么?不是靠支付清算收费,金融机构靠什么钱生钱赚钱,靠的存款余额,帐户的余额,没有用的钱,拿这个钱来进行周转,包括存贷款利差,还有其他资产的管理收益。所以,不仅仅是一个管理,还有后面资产负债管理能力问题,恐怕大多数支付平台还有我们运营商原来所没有考虑到。

第五点就是商业银行,有的商业银行说我们自己玩行不行,甚至有某个机构关键总裁跟我说,如果移动运营商可以搞第三方支付平台,那我们银行更有钱,我们可以建金融的支付,手机支付平台。我说那就会出现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这是一个问题。另外,对商业银行来讲,现在面临的挑战就是如果你不很好跟一些有真实交易背景商户捆绑在一起,作为支持你支付计算背景,那么商业银行在这场和移动运营商当中博弈当中,肯定会很难以获得这个竞争优势。这个话恐怕,我那天跟很多商业银行就讲,今天可能更多是跟在座三方平台,还是移动运营商的朋友说的。

大家在这个问题上都没有绝对的优势,这是我讲的第三个问题。第四个方面跟大家介绍一下日本的经验,大家看一下这个图表,是日本的手机支付的产业结构,跟前面大家介绍了银联的产业结构。我专门到日本跑了一个星期,研究调研日本的手机支付情况。大家看这个中间是FeliCaNetworks网络,按照这个技术标准授权生产FeliCa芯片,这些设备可以装在手机,电视机,POS机上。所谓,这个网是为设备制造商提供一个统一设计的技术标准,他的关键在于一个安全。然后就是底下我们讨论到所有日本第一大运营商,我们中国移动,KDDI,这几家运营商会提供网络通信服务还有销售,还有FeliCa手机,还有一个OTA网络,这是通过运营商系统连接对其他服务供应商提供一个统一应用接口和服务。

再底下一个层次,所谓商户问题,一个是东铁,麦当劳,小额零售店等等,也包括所谓VSA,全球第一大支付清算,通过FeliCa提供统一借口开展各自商业运营。什么意思?通过日本这个手机支付产业结构我们可以看出,其实上面的设备和底下网络平台是提供基础平台,应用客户会有不同的商业模式。比如说麦当劳会在这里面搞出一大堆商业营销手段,这是对其自己的一套盈利模式,是这么一套结构,跟中国不一样,我们是否做一些情况进行比较,找出我们可以借鉴的经验。

我前面讲到日本手机支付最早是为地铁公司节省时间,以及验票机的维护成本,索尼当时积极推进这个事情。FeliCa卡这个卡片是跟地铁公司合作,一个是跟银行卡进行后续付费,一个是预付费冲值,目前主要是JReast,Suica,7E,Aeon四种卡,到目前为止FeliCa到去年5月中旬销售5500万台手机,占日本人口四分之一。日本经验,手机支付发展的关键,特殊移动运营商提供了特殊推动力,所以需要增加功能好卖手机。

另外就是受理客户提供独特受理环境,还有机制安排,非接触式卡的应用和手机支付,需要建立网络、服务器和运营平台,又不能多收用户费用,他没有增加用户成本,你又不能降低用户成本,反而增加他成本。反而很多低端用户,广大手机用户他可能不选择用卡支付,或者是现钞支付。所以,我们说了目前为止日本的这种模式当然是在日本成功,在什么东南亚,香港都要进行试点,但是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成功模式,日本模式不是简单可以复制,有其他所有所谓国情。

我们看一下他手机钱包的法律关系,在这里大家可以看到左边是发行机构,底下是运营商,这两者之间是一个网络服务器协议,发行机构把卡发给服务这形成一个所谓合同。消费者和用户之间通过一个手机用户协议,达成合约关系,最后消费者通过终端零售去支付购买行为,形成了一个所谓的支付清算的活动,是这么一个法律结构。

在结算上面是一个三角关系,货币发行机构从消费者收到预付款,在消费者从零售这购买商品和服务之后,他要付一笔款,这个款从他原来预付费里面扣除,这个发卡机构,不一定是银行,在日本跟中国不一样,中国只有银行才可以发行。当然我们现在有越来越非银行卡,储资卡问题,会从这个卡里面进行结算扣除。到目前为止利益结构是这么一个关系,左边是各种发卡行,银行都可以发卡,通过VISA网络进行转接,转接会跟各个商家POS机来实现,形成这么一个利益结构。这里是一个信用卡和手机支付的法律关系,左边是VISA通过收单行,发卡活,移动运营商,前面是实体法律关系,右边是一个虚拟法律关系,任何一个手机下载这个协议,就等于默认了这个所谓条款,所以是一个虚拟通过网上来实现的。

在移动支付当中,信用卡的角色像VISA是具有一个VISATouch计划,为了参与机构提供统一设计业务方案。前面多次提到FeliCa网络是作为可被信任第三方控制芯片数据,还有为手机提供应用授权。索尼公司主要设计和开发这个FeliCa技术,同时进行推广。所以,所有参与者在这个市场里头都有不同的分工和定位,边界是非常清晰,决策是非常明确,法律关系也是非常确定的。

我们在回头看看,一会我们说中国的问题,现在是大家都在模糊这样的边界,都没搞清自己的定位,都想说吃着碗里看着碗里,这就是移动支付最大特点,大家都想扩展自己的业务边界,尤其是边界的增长效应所带来的收益。用通俗的话讲,就是所谓的增值服务收益。

这里我给出一个日本手机支付发展路径,大概就是前面我讲的一些内容,有一些重复的。总体来讲,从日本的经验来看,我们得到一些基本的启示,第一点就是各个市场参与主题之间,他的利益结构是均衡的,各方要共同参与,其实很难替代别人。运营商能替代银行吗?卡组织能替代第三方支付平台吗?其实都很难,所以这个定位的问题恐怕是需要一个合作,当然也会有竞争,问题是通过什么是,在中国习惯政府主导推动,日本其实刚才讲到了,背后有一个政府职能起到关键作用。

但是,在中国即使是政府推动也不知道是哪个牵头,管定价又是发改委全乱套了,牵头都没有找不到主。第二个问题手机支付在日本当时是主要促进原有业务发展,没有派生出一个新的产业,但是会衍生出一整套新的业务促进模式,这是他的一个结果。中国恰恰相反,我们每个人都惦记着搞出一个新的模式来,这就是我们现在恐怕跟日本不同的地方。

第三SIM卡内置为支付卡内置创造了条件,实名制为其提供了前提条件。大家知道按照中纪委要求,起草一个电子货币发行管理办法没有公布,其中关键一条所有电子货币,包括网机,卡机和手机支付电子支付工具一律定义为电子支付货币,必须实行实名制,每张卡发行量不超过1万块钱人民币,这是实名制。如果是非实名制量不能超过1千块钱是非常小的小额支付,你觉得还能赚到钱吗?另外一个就是所谓备付金的问题,可是很多人跟我抱怨如果交了这个钱基本上业务做不起来,做不大,你肯定是赔钱的。

第四目前为止交通,尤其是像公交地铁之类,你这些零售店成为零售支付的主要场所,成为手机支付的主要交易背景来源。大家知道支付清算是交易最后一个环节,没有交易支付清算干什么,付钱给别人干什么,脑袋进水了。而交易手机支付更多是为一些大多数情况下,是为一些小额的交易提供支持,远程支付一些大额的支付,那天有人给我说是指导,我说那就有毛病,一个手机支付5千万人民币可以支付吗,我们有足够的支付手段你会通过手机支付赔了钱找谁去,你要自觉承担风险。

所以,5千块钱还有可能,5千万不太可能,大额支付不太可能通过这种方式。所以,大面积去替代现金,出去我们商业银行能够很好,当然我也了解现在银联已经在跟一些主要的交易增值类型的用户,像前面他们介绍了像中国航空信息公司,铁路等等这样的部门来搞这种储资卡的发行,银联卡正在考虑做这方面的布局。

商业银行是不是也可以这么做呢?有一些据我们料也做做,只有这样捆绑在一起做相应分工,才有可能使得各家在这里头能够得到自己应该得到的那一份市场收益。

第六点简单讲一下发展趋势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一个移动运营商如何获得支付牌照,将面临广泛庞大的余额挑战。大家知道现在移动,联通,电信这几家,手机话费也好,还是预缴话费也好余额越来越大,看着这些钱很多移动同志说睡不着觉,也可以当成金融家但怎么管没有经验。我们的判断今后会出现一系列收购兼并活动,这些收购兼并更加活跃,我们前面看到对于浦发银行(600000,股吧)收购,以后会看到更多类似收购,尤其对于第三方技术平台。

第二个商业银行要加强与各类商户交易与支付合作,内生出若干手机支付产品。第支付平台主要在技术创新,在受理商户合作上展开竞争,需要突破支付收费单一盈利模式。第四就是央行,作为监管部门来讲,需要加强和制定各类移动支付规范,业务规则和风险指引,我们已经在跟有关部门在探讨要制定相应业务指引法规文件。

最后就是央行和银行监管部门,运营商的监管部门之间,各个监管部门之间急需政策协调,形成基本监管规则和业务的边界。做一个产业之前,大家先把规矩定好,把身份划分清楚,然后再展开游戏。不能一上来你说拳击赛最后变成武打赛。当然在这个里头竞争是主流,合作也是主流,问题是合作和竞争之间是什么关系,我们更多讨论合作博弈,合作博弈之间不是完全对立的。关键从公共利益角度出发,从整个产业的发展角度出发来制定产业的发展游戏规则,还有引导整个手机支付网发展的一个,我想是一个根本的途径。否则的话,都只强调各自的利益,我们将看到只是一场混战,我就说这么多,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冯句青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