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阳:国有企业为什么更有生命力(2)

黎阳:国有企业为什么更有生命力(2)

私营营不出来才有了国营

按一些经济学家的说法,中国私人企业、市场经济本来发展得好好的,只因为搞了“计划经济”、“公有制”,硬把好好的私人企业变成了国营企业,这才给中国带来了无穷灾难。换句话说“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中国的国营企业根本就不需要,是国营企业损害了私营企业、妨碍了私营企业而不是相反。这纯粹是弥天大谎。1949年之前100多年,谁禁止中国靠市场经济和私营企业发展要害工业了?想靠市场经济规则、靠私人企业发展中国要害工业的人多了去了,结果一事无成,要害工业一个都没发展起来。

还以中国空军和航空工业为例:1936年国民党以蒋介石50大寿为由发起“献机祝寿”活动,筹集了一笔钱。当时负责航空事宜的宋美龄却把这笔钱放到美国银行里吃利息,理由:中国自己制造的飞机达不到外国的水平,飞机更新换代速度太快,向外国买飞机没多久就过时。结论:造不如买,早买不如晚买——把钱放在银行里生利息、等需要时再买最先进的最合算,最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结果:竹篮打水一场空。战争一爆发,军火价格暴涨;国际一封锁,中国有钱买不到;好容易买到一点还运不到——原先最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如意算盘结果最吃亏。

在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统治全球的条件下,中国已经失去了靠市场经济规律发展要害工业掌握要害资源的历史时机——制定游戏规则的是国际垄断资本,操纵游戏规则的是国际垄断资本,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大鱼吃小鱼的只能是实力雄厚的国际垄断资本。中国私营企业跟在国际垄断资本后面打下手拾遗补缺还可以,但想搞独立的要害工业、掌握要害资源的门都没有——你势单力薄,靠市场经济连迈进门槛的实力都凑不齐。即便勉强迈进门也是一露头就被打掉——你既不制定游戏规则又无力抵御游戏规则,人家玩弄“市场规则”把你消灭在萌芽状态易如反掌。在这样的“市场经济”大环境里,最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结论必然是“什么也别干、给人家当奴才当小工最合算”。

逐一分析中国现存的要害骨干国有企业,有几个是把现成的私营企业国有化共了产而来的?基本全是从无到有白手起家干起来的:靠市场经济私营企业弄不出来,靠计划经济国营企业才创造了出来。不是国营企业撬了私营企业的行,而是国营企业补了私营企业的缺,是私营营不出来了才不得不求国营;市场经济解决不了问题才不得不求计划经济。这才是历史真相,这才是客观规律。

国有企业出现并非靠私企国有化

毛泽东时代之前,中国航空工业为零,坦克工业为零,潜艇工业为零,导弹工业为零,大口径火炮工业为零,雷达工业为零,汽车工业为零,精密机床工业为零……凡涉及高、大、精、尖(高级、大型、精密、尖端)的工业几乎全为零,完全称得上“国防工业的沙漠”、“不毛之地”——抗日战争时,中国军队面对日军性能其实很低劣的坦克都只能靠人拿集束手榴弹去拼——没有反坦克炮。毛泽东时代结束时,那些“零”全部不复存在。中国从无到有建立起了系统完整、门类齐全的现代化国防工业体系和一切要害工业体系。毛泽东时代中国的工厂不是一个一个地建,而是一个工业系统一个工业系统地成套全面建设。尤其象中国“一五”期间那样整个工业成体系地大规模成套引进建设,世界历史上似乎没见过,今后也未必再有——世界上恐怕不会再有哪个国家会如此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地向别人复制转让自己主要的工业体系。苏联当时肯这样做,关键的关键是抗美援朝——中国抗美援朝的回报,也是包括毛岸英在内的烈士们用生命换来的历史性独一无二的特殊优惠。

更关键的是,中国在毛泽东时代几乎从零开始教育培训锻炼出一支完整的国防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大军。看成就,固然要看“硬件”,但更要看“软件”。没有“软件”,“硬件”等于废铁。没有合格的国防科技人才和产业技术工人大军,即便得到先进的技术、买到现成的工厂也造不出先进的产品。涉及国家安全的要害产品、核心技术,这种工人技术养成上的差距就是致命的差距。而这是绝对不可能引进的。人家决不会卖,即使卖也学不来。要克服这种差距没别的办法,只能也坚持不懈,也靠几代人慢慢积淀。

中国和印度都在20世纪60年代初引进了苏联的米格—21。中国得到的技术资料还是残缺不全的。但中国不仅吃透了米格—21,从米格—21发展出整套歼—7系列,而且超越米格—21,花样翻新搞出了歼—8和FC—1(枭龙)。而印度迄今仍然没吃透米格—21,想改进设计还得请外国人帮忙。要论“开放”、“与国际接轨”、“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印度比中国得天独厚多了。但致命问题是基础不扎实:没有像中国那样成体统地培养出技术精湛、纪律严明、管理严格的产业技术工人大军和科研生产技术队伍,所以尽管外部条件虽优厚却始终“消化不良”。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