诞节活动策划 元旦活动策划方案(3)

诞节活动策划 元旦活动策划方案(3)

 

10、借事勾引炒作:

案例:

(中国移动全球通宣传片)中国公民越南海上遇难,中国移动全球通用户凭借GSM网络海上覆盖通话大使馆获救。

(中国移动软文宣传)大学生井冈山森林迷路,借覆盖优良的神州行通话获救

11.欺骗式(虚实)勾引炒作

这种炒作先抛出一个看似不存在、不合理的、违反常规的事情,先去“误导”媒体,吸引媒体上钩、注意,然后当媒体发现上当后,开始有争议。但要注意美誉度的损害,要以圆满的形势结束。

案例:

(华润啤酒)雪花啤酒进入成都,打出:1月1日成都下雪花。引起市民高度关注。

12.叫板式勾引炒作

叫板某知名人士、名企业或产品,设下擂台,从而吸引消费者和媒体的注意,让媒体关注、报道结果,让自己变成可读性新闻。

案例:

(成都德先科技)2000年淳牌手机电池70元行动,70元宣言,公开向飞毛腿、tcl德赛等当时高价手机电池厂家叫板,极短的时间内成为中国西南地区国产手机电池的第一品牌

(TCL电脑)TCL电脑刚进入电脑业时因率先拿到p4芯片,杨伟强公开向联想叫板,TCL电脑知名度一下飙升,2年后迅速成为继联想、方正之后销量第三国产电脑。

13.扩大痛苦(快乐)深挖式勾引炒作:

将自己的失败(成功)以探讨的形式向外推荐。吸引媒体的讨论与关注。让人们记住这一现象,达到炒作目的。

以上方法在一个炒作案例里面,一般是复合用的,随着炒作节奏的推进,方法会不断变化。(关于产生天马行空的勾引创意,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实现:和田12法,信息交合法等)。

勾引媒体炒作只是一种提法,它的核心概念就是——先吸引媒体记者的眼球,才能吸引大众或者分众的眼球,花最少的费用,将消费者的注意力转化为记忆点,让知名度得到最大化的扩展。

同时需请注意的就是:每次勾引炒作应有中心点,正如我在《五粮神品牌宪法》一文中提出的五粮神的公关及炒作应遵循的规则:a以树立品牌理念为出发点;开展的活动与炒作,应增强与目标消费群的情感沟通,吸引消费者关注;B强化品牌DNA,增加品牌亲和力;C与品牌的内涵相呼应等 D以推品牌文化发展为宗旨,树立品牌对社会、人文的关怀的良好形象;E体现相应的品牌形象。

三、炒作之外需要落地,需要将注意力需要及时转化为销售力

勾引媒体炒作的本质是“卖货”,那么,什么样的炒作可以卖货,什么样的炒作才是有效的、有意义的?我认为“豆腐干”式的新闻肯定没有多少人记住,如果要炒作就必须要有大版面来报道和关注才是最起码的成功。

我总结了以上13条方法,或许并不全面,但肯定十分重要。在自己及周围人多次实践中,它们被反复应用,而且在确实行之有效的前提下,也在不断地进步和完善。应该说,它们构成了勾引媒体进行炒作的核心内容。 没有人规定勾引媒体新闻炒作是应该是什么样的,不应该是什么样的。

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勾引媒体做炒作,如果片面盲目追求轰动效应,而忽视最本质的东西,是很难成功的。

1、炒作要动其他营销动作匹配:企业经营中避免出现“头重脚轻”,重视高空热炒“品牌”,忽视通路建设,品牌成为无源之水,如果只有炒作雷声响,不见市场动销的雨点下来。没有踏踏实实的通路建设,没有真情实意的消费者沟通,渠道不清晰,终端看不见,消费者既不能“冲动消费”从而诱惑购买,也没有促销活动逐步培养忠诚,大多数炒作的结果,都是一阵热闹之后,终归于曲终人散!每一个成功的企业,从市场布局、通路建设、广告表现、入市节奏、促销安排等等,统一谋定而后动,但是一旦启动,千均之势无人能够撼动,所以勾引媒体进行炒作的拉力必须与市场动销的推力要协调,适应。

2、将注意力及时转化为销售力 :风风火火,热热闹闹的炒作是很吸引人的眼球。但是,消费者凭什么要买你的产品?如果炒作这些都没有搔到消费者的痒处,正如我在实战营销培训上讲的:如果产品的知名度不能与目标消费者建立正面连接,目标消费者对产品将用脚投票,说不,那么这种无策略的炒作结果,除了使默默无闻的品牌有了一点知名度外,除了给人们一些新鲜的谈资外,而没有转换成为销售力。片面的、一厢情愿的从厂家角度来进行炒作而不是从消费者角度来进行,虽然一时间闹得有风有雨的,但看闹热的多,动真格的少,大多数经销商、消费者是不会买单的。

3.炒作完成大众广度传播后,必须考虑分众的深度沟通,广度与深度并重。(分众:源于托夫勒《第三代消费潮》,与大众相对)所以如果一个企业只有炒作,肯定只有死路一条,最后成都坐沙发网真诚地希望,这篇抛砖引玉的文章能够给那些策划同行们一些启示,并且非常乐于与大家共同探讨、共同完善。因为,策划业目前太需要走出一条“大、实、全、震、多、快、好、省”的勾引媒体记者进行炒作的独特之路了。者不拒,予人危害之机

例如坐沙发网创意的网络营销案例,史上最牛的婚纱照使广西一家婚纱店在当地小有名气,论坛发帖当天就被推荐到广西最大的时空网首页,吸引了近3600多名网友关注,短时期电话不断,业务倍增。借用2009年网络流行语“躲猫猫”创意“想吃香锅年代就不要躲猫猫”这句广告语不仅成为2009年最幽默广告语,而且使香锅年代在短时间内传遍大江南北,81家网络新闻媒体报道,新浪、搜狐、网易引起近10万人关注,又接着吃100返50活动,极大的促进了销售。

【公文写作栏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责任编辑:潘攀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