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光宗:“啃老”也需要区别对待(2)

穆光宗:“啃老”也需要区别对待(2)

社会福利待遇剥夺说不能成立

一则啃老现象十分复杂,良莠不齐,难以甄别。二则即便是道德上有瑕疵的啃老行为,也无法在法律上裁决。三则恰恰是社会福利跟不上,才让现在的一些成年儿女不堪重负、活得很累、有志无力,只好挤用家庭福利资源,暂时依靠一下父母。其实,父母也有依靠儿女的地方和时候,我们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如果剥夺“靠老族”有限的社会福利待遇,不仅于法无据,而且雪上加霜,所以是断不可取的。四是对没有志气的啃老行为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反思,警惕没出息的部分独生子女成为新一代坐享其成的“垮掉的一代”。做父母的应该规劝引导,做儿女的更应该反思人生——自力更生光荣,啃老靠老可耻。同时,政府和社会也要创造年轻人各有作为的机会、平台和文化。

本文最后想说,“啃老”的说法似乎有污名化之嫌,虽然这一说法能够产生“抓眼球”的新闻效应,在学术上却未必准确严谨,经不起追问。与其说是“啃老”,不如说是“靠老”也许更理性客观。“啃老”是刺目逆耳的负面用词,容易将一度倾斜的代际关系模式化、标签化,甚至将处在中间地带的代际关系往不好的方向引导,所以慎用为好。理想的代际关系是互惠互助、代际和谐,而不必在乎谁帮谁。世人更需要面对现实,为人父母也许是最累人的“职业”,老养小、老助小自古皆然。《红楼梦》里“好了歌”所唱的:“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可以说是一个将“慈”置于“孝”前的民族的千古浩叹。一方面,儿女要争气,另一方面,父母要释怀。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共谋幸福。

久久归一,社会的主张或许应该是:靠老不啃老,靠老不赖老,靠老不烦老,靠老不忘老。

(作者为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博导)

 

延伸阅读

欧洲的“啃老族”

希腊:老年人成家庭中流砥柱

希腊民众的家庭观念很强,“啃老族”也不在少数,由老人支撑的家庭结构抗压能力强。在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中,希腊社会的这一特性恰恰成了希腊人克服危机的主观因素,也是希腊平民生存下去的希望。

在希腊,老年人依然是社会中一股活跃的力量,尤其在维护家庭生活的稳定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在希腊传统家庭结构中,爷爷奶奶一直发挥着照看孙辈的顶梁柱作用。而对于没有结婚的人来说,他们常常吃住在父母家,房租和饭钱也就省下了,“啃老”也很自然。因此,尽管年轻人工资不高,还是有闲钱去咖啡馆消遣。

西班牙:欧洲最牛“啃老族”

传统上,西班牙人的家庭观念也很强,“啃老”在西班牙也是颇为普遍的现象。受经济衰退冲击最严重的年轻人临危不惧,也正是因为家庭给他们提供了一张安全网。但是,能啃老,也给西班牙年轻人的进取心带来了决定性的影响。

受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的影响,西班牙这一代年轻人离家独立生活的平均年龄高达32岁,为欧洲各国最高,也成了欧洲最牛的“啃老族”。住在父母的安乐巢不愿离去的现象在西班牙很是普遍。很多过了而立之年的西班牙男女,都还住在父母家中。这背后,有西班牙房价高,年轻人买不起房的原因,也和西班牙人不愿意把钱浪费在房租上的传统观念有关。但是,西班牙父母对子女的庇护和溺爱是一个重要原因。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