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新趋势与优势重塑

区域经济新趋势与优势重塑

立足国际国内背景,区域经济极化效应下大城市群成主要架构;改革开放战略深入推进,桥头堡群等节点型经济态迎来新机遇;城市化马鞍区的到来,生产力浓缩与转移日渐迫切。

极化效应日益明显,城市群对国民经济的主导作用和深刻影响必将在今后数十年内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

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指出,产业的集聚、人口的流动和专业化生产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推进。非均衡增长、和谐性发展成为区域板块崛起的必由之路。东京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四分之一的日本人口,即3500万人口在这块不足日本总面积 4% 的土地上。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也是世界上流动性最强的国家,每年大约有 3500 万人口更换居所。西欧是当今世界联系最为紧密的大陆,在这里,贸易创造了大约35%的国内生产总值,其中一半以上的贸易在邻国之间进行。世界上大部分生产活动都集中在大城市、领先省份以及富裕国家。半数的生产活动位于1.5% 的陆地区域。开罗的产值占埃及 GDP 的一半以上,所使用的土地面积仅占该国总面积的 0.5%。巴西中南部三个州的土地面积占该国总面积的 15%,但生产活动却占全国的一半以上。北美、欧盟和日本的人口不到 10 亿,却拥有全世界 3/4 的财富。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唐三大城市群已占据了全国GDP的半壁江山。区域经济新格局形成的过程是集聚态经济形成的过程,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完成极化的过程。

国际经验表明21世纪将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世纪,未来国际上的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已演变为区域板块、区域经济带、区域经济区之间的竞争,世界经济的竞争日益依托区域大城市群的支撑。纽约波士顿为主核的东部沿海城市群、以洛杉矶为中心的西部沿海城市群、以芝加哥、底特律为中心的五大湖城市群“三大城市群”支撑美国发展,伦敦都市圈支撑英国的发展,日本的大东京区支撑其区域发展。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转型国家,城市化发展轨呈现出从单一城市发展向“组团式”城市群发展的趋势,走都市群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道路,并以此实现区域优势互补、区域合理分工和区域的共同发展。未来中国经济将凸现几大区域板块,越来越向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为核心的环渤海等城市群集聚。城市群对国民经济的主导作用和深刻影响必将在今后数十年内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 ,并对亚太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经济重心转移,由沿海向内陆地区转移,桥头堡群战略培育新的增长极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心正在由沿海向内陆地区转移。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深入,中国开放的战略重点也由沿海向近海、沿江、沿边及内陆城市延伸,桥头堡群建设、节点型经济枢纽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应该以威海为中心,依托山东半岛,打造东亚东北亚区域合作桥头堡;以“北部湾、昆明”为两核,形成东南亚、南亚合作桥头堡;以“喀什”为中心,依托新疆腹地,打造中亚桥头堡,通过三大桥头堡,发挥交通及节点优势,实现产业互补,联动国际国内市场,推进亚洲区域共发展。

责任编辑:冯句青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