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调控与央行无干 中国应放弃货币调控(2)

经济调控与央行无干 中国应放弃货币调控(2)

费雪的简单方程式不是说得清楚吗?财富等于年金收入除以利率。这年金收入后来弗里德曼称固定收入,是不同的预期收入折现后的平均预期收入。因为借货扩张过甚,收缩时使房地产及股市之价暴跌,即是费雪方程式的财富暴跌了。市民消费的意向当然受到影响而下降。国家的资源依旧,原则上这消费意向是可以调校再上升的。然而,怎样才能把财富再推上去呢?调低利率吗?银行见风险大不愿意借出。提升收入的预期吗?解除最低工资谈何容易,拆散利益团体处处山头。大手削减福利吗?英国最近出现的动乱是效果。

原则上大手搞起通胀是一个办法,但老人家的生活怎样过呢?在西方,最有权反对通胀的是老人家。他们工作时投进了退休金给政府,搞起通胀可以看为政府毁约。当然,这些退休金往往有通胀调校的安排,但政府需要增加的支出来自何处呢?经济不景,提升税率是大忌。

中国又怎样呢?尽管我认为北京的朋友应该接受但没有接受我二○○九年三月二十日提出的建议——;尽管我认为高铁建造得太快,打压楼价的方法用得不对,抄袭老外的劳动法例是劣着,抄袭老外的货币调控也是劣着——我认为今天众说纷纭的硬着陆的出现机会不大。除非真的把楼市打死。楼价一般急跌三分之一会出现硬着陆,机会不是没有,但我认为北京会懂得及时松手。

我明白北京的朋友为什么要打压楼市。说他们恐怕泡沫是过于抽象的说法。远为具体的说法是他们恐怕日本二十多年前的经验及美国几年前的经验在中国上演。目前看,这些不幸经验是不会在中国出现的:打压楼市的直接政策及借贷紧缩的间接政策推出了好几个月,这里那里楼价只下降了百分之十左右。更重要的是楼价跌得慢。急跌三分之一会出现硬着陆,慢跌三分之一多半不会。那些所谓泡沫,从历史的经验看,永远是跌得快的例子。这几个星期内地楼价的下跌有加速的迹象,这只是个人的随意观察,作不得准。北京的朋友可能认为跌得快好世界,或者认为经济硬着陆是好事,但我不这样看。二十多年前日本硬着陆,几年前美国硬着陆,跟着欧洲也硬着陆。

我认为中国的楼市根本没有北京朋友担心的泡沫,刻意地炮制出来不智。纾缓楼价是另一回事。增加楼房的土地供应及提升建筑容积率都可以考虑,推出经济适用房(香港称居屋)不坏。我没有确实的数据,但听到及读到的,从香港及西方的经验看,中国的经济适用房的大量急推可能操之过急。

最令我担心的是央行采用的货币调控政策。是从西方的无锚货币(fiat money)制度抄袭过来,加上一些中国式的左不准右不准。其中最大的麻烦是以利率调控。利率是一个价,应该由市场决定。当年弗里德曼极力反对以利率调控。师兄Meltzer提出的调控银根法则在西方用了一段时日,后来格林斯潘主席联储,转用利率调控。表面看有一段长时期格老之法可行,但他把利率不断地辘上辘落,辘个不停,终于辘出大祸来!

我曾经屡次提出,而下一篇再会申述,把人民币下一个稳定的锚然后让汇率自由浮动,是最可取的货币制度。央行的职责只是守锚与监管银行,调控经济要让另一些部门处理,与央行无干。西方——尤其是美国——今天面对的一个困难,是他们的无锚货币制度用了那么多年,以货币调控经济调了那么多年,他们的政治与经济制度是织进了他们的货币制度中,要转用另一种货币制度很困难。不久前读到一些联储委员的言论,反对联储以货币政策调控通胀之外的经济事项。可能太迟了。

中国呢?迷途未远,还可以选择,还可以采用跟西方不同的货币制度。北京还可以选择一个完全不用货币政策调控经济的货币制度。

责任编辑:冯句青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