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业增长和对外开放中涉及的几个热点问题(2)

我国工业增长和对外开放中涉及的几个热点问题(2)

我需要强调的是这样几点。第一,我们有了剩余的资本到底投向什么方向?我有这样一个观点,对于房地产过度投资获得价值的超额利润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严重的破坏作用。房地产的利润在30%、40%甚至更高。我们为什么要搞价值创新?就是让另外一部分人没法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居住,因为生存成本太高。第二,我们的技术创新到底是评奖牵引还是需求牵引?我们科技成果转化率很低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导向不对。我在863开会,我认为很多部门只造舆论不做实事。导向就有问题,我们不要以基础研究为主导,必须要坚持需求牵引这样一个目标,你最终要工程化、要产业化,最后要卖出去,要能赚钱,技术创新必须要有这样的功利主义。

企业要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我们的大学生90%以上必须要到企业去。我们在企业的科技成才率在50%,而毕业的大学生却都不愿意到去。另外,企业必须要有工作技术平台,技术研发中心,通过努力,去改变中国技术来源50%以上依靠引进的局面。

第四个问题,关于生产条件的变化。我着重讲这样几点,第一,必须要看到中国劳动力便宜的比较优势已经开始发生变化,就是说劳动力的价格、劳动力的成本在上升,上升的幅度是什么概念呢?2000年如果为100的话,2006年是215,这是全国平均的工资水平。包括国有企业、三资企业以及私人企业在内,当然分布均衡的国有企业要快一些,民营企业要慢一些。最近这一年来,中国又出现了工人工资明显上涨的势头,如果你不涨工资就会出现“民工荒”,我不来干了。当然总体上讲,中国的劳动力成本远远低于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但是相对于越南、孟加拉、巴基斯坦这些东南亚国家还是高的,如果绝对的看,每一个人的工作,像越南人工资50美元,几年前也就是400多块钱,那我们现在人均工资在珠三角也要800元—1000元,如果从绝对工资看,跟东南亚等一些国家相比我们的工资是明显上升。当然,这些国家的工作条件还是无法跟中国相比的,中国的基础设施、中国的电力供应、中国的供应产业链的完整性,都远超过他们。所以,没有出现大量三资企业的外移,这与中国整体的生产经营条件与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生产经营条件是没法比的。所以,劳动力的成本上涨是不可避免的。

另外,土地和其它生产要素价格也在上升,土地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以及提高征地标准,纠正价格扭曲的现象,使土地使用成本会越来越高。现在我们在过度的消耗土地来建厂房,尤其是不是完全密集型企业没有必要建一层车间,完全可以建多层车间。比如说你的100亩土地拿出1/3建厂房,另外2/3再进行城市化的开发。到2015年全国可用于工商、交通建设的土地最后不能超过700万亩。另外,国际市场上的产品价格中国是左右不了的,如能源矿产资源的价格上升,国际原油价格的升高,都可以影响中国的整体经济的优势因素。

第四个是企业对社会承担的责任,特别是环保治理的成本在上升。不断提高项目的建设标准和准入的门槛,加大对污染物排放经济处罚的力度,这样就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会加大企业环境成本的支出。中国人均GDP已经快接近3000美元,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力的成本上升,生产要素成本价格上升是不可避免的。韩国在1977年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之后的10年期间,劳动力成本上升了5倍。我们人均GDP从2000年超过1000美元,到现在2000多美元,目前工资成本才上升1倍,因此未来整个要素成本的上升是一个必然趋势。

另外,我们的成本在上升,出口的价格在上升,人民币在升值,到底对中国的出口订单会不会减少?到底有多大的影响?从2007年的情况看,比如说中国的纺织品棉纱、棉织物、鞋、服装,出口的单价分别提高了4.8%、1.8%和6.6%。这种情况下,出口的价格影响并不明显,出口的数量增长了6.9%、6.1%、8.1%,实际上在这个价格空间,中间外国的批发商,所以外商在接订单的时候并没有说因为中国的价格上涨了就减少了对中国产品的采购。中国过去是全世界发达国家享受中国低价产品的福利,那么现在新闻媒体又认为中国在输出通货膨胀,实际上中国的价格上涨并没有影响到美国的通货膨胀。

这是关于中国企业生产基因条件的变化,从微观的层面上必须要知道这种变化是不可避免的,人力、能源、原材料价格的增长,像贷款利率一直在增长,和03年相比,07年贷款利率连续提高,银行的贷款基准利率提高了33%以上,提高了1/3。必须要看到这种生产条件的变化对我们微观企业的生产影响,必须要找出有时候结构升级,生产的集约化往往是逼出来的,正像日本在70年代到80年代日元升值,能源价值大幅度上涨逼着他调整产业结构,后来度过了这个难关。所以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我们必须放弃长期靠过度的资源消耗和环境的污染,以及过度的压低普通工人的工资做法来实现企业的发展。

第五个问题是关于能源的问题。能源问题的第一个问题是煤炭供应问题。关闭小煤矿、减少安全事故是过去几年国家安全生产总局一直在全力以赴抓的。应该说2007年关闭的力度是大的,特别是在春节前后各省市换届两会期间,为了害怕出事,该关的关了,不该关的也暂时关掉了,这也是春节前后煤炭发电紧张的原因。另外是煤炭开采行业要求提价,电价要提价,而由于政府进行管制,电价不允许上涨。当然这几天煤炭的供应情况已经明显好转。到今年1月末全国的煤炭企业是3374万吨,同比减少了63万吨,减少的比例并不是很高。电煤的直供煤炭企业库存下降了23.7%,比最高库存下降了39.3%。但现在带来一个问题,中国县以下的煤炭企业占全国煤炭企业产量的30%。目前,国家发改委的工业运行局的政策在调整,鼓励那些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恢复生产。中国30%是一个影响全局的变量。没有它,马上会引起全局的煤炭供应紧张,但是不可避免地出现全局生产的小煤矿的事故包括死人。

实际上这就面临着一个非常两难的选择,当然我们希望从国家的产业政策向现代化的大煤矿集中,但是现在实际上对煤矿的需求又不能完全关闭小煤矿。2008年实际上对小煤矿的政策是有所放宽,但是一旦死人了还是要追究责任。

另外是石油价格,最近上涨到了100美元以上,但到底影响石油价格上涨是什么?并不是因为需求旺盛才使油价上升的,而是在国际上的资本流动性过剩,找不到新的投资出路,纽约商业交易所石油交易规模是石油实际生产规模的400倍,就像中国股票上涨并不是说上市企业的业绩就真正这么大,但市值为什么这么高?那是因为进入股市的资本量放大了。石油价格也是这样,它并不是因为需求大幅度增长而引起价格的上涨,而是因为国际石油的投机资本进入了石油期货资本市场,期货进入的资金是实际交易量的400倍,其中并不需要的交易占50% 以上,留在资本市场的对冲基金达到了500亿美元。另外就是美元贬值,现在的100美元就相当于80年代中期的38美元/桶。

再就是技术结构的变化和技术进步,以美国、日本工业发达国家为例,从90年代以来,结构发生变化,高耗能的工业被转移出去。

另外关于中国国内石油价格倒挂问题,国内的石油价格管制,特别是最近南方地区,成品油特别是柴油供应紧张。但是,由于中国成品油价格上游和国际接轨,下游成品油实现价格管制,涨价必须要经过国家发改委批准,这就出现了中石化下游的生产链条出现亏损,石油价格原来一直等待这个时机走顺这个价格,而现在国际价格不断上涨,影响了这个计划。石油价格就像粮食价格一样,牵一发而动全身,动一动影响了全局价格,这就导致了国际市场的价格高于国内市场的石油价格。因此,2007年一到十月份成品油就达到了10299万吨,就是出口更能赚到钱,而进口的成品油比上年同期下降了8.9%,这是国内成品油特别是柴油供应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价格出现倒挂,进口减少。因此,这种调整通过了一系列价格体系的变化,特别是会影响到农用机械产品的使用,所以不敢轻易调。炼油压力应适当调,但想调到位是不可能的。像内地的93号汽油价格是5.3元、5.4元,而香港是8.5元,你不能提高到香港的价格,两地的生活消费水平不一样。

后一个问题是关于收入分配问题。收入分配目前存在着差异,我们认为首先是国民收入不合理,第一个是垄断行业获得的超额利润没有变成国家收入,现在做了一些调整,这些收入一部分转化为这些行业的工资和福利;第二个就是企业的职工,特别是农民工的工资过低;第三,财政收入增长过快,留给企业的比重偏低。

在整个制造业工资总额中,增加值2003年占7.76%,到2006年下降到6.34%,2007年进一步下降到6%以下。现在需要研究的几个问题是,需要加工资,怎么加?低工资人的收入上去由什么来决定?这个决定机制,第一个是法律规定最低标准,比如说北京、广州、上海是600块钱左右,也有这样的企业以最低标准作为我的工资标准,反正我这样也不违法。第二是结构问题,上段时间领导专门开的相关会议,我们研究的结构认为,至少在北京工资按小时来算,在北京地区,每小时工资不能低于8块钱,算下来最低工资不能低于1300块钱,其它不同的地区,生活水平可能有升有降。当然工资还取决于劳动力的供求状况,市场机制、劳动力的供求方式决定工资水平。第三个是劳动力和企业协商的问题,目前中国的劳动力是弱者,没有这样的协商谈判。第四是政府干预。第五个是由行业协会来协调这个行业的平均水平。第六是企业自律。第七,和物价上升水平挂钩。今年物价水平上升6%,你至少要保证我的工资上升6%。第八需要测算一个必要的社会劳动水平,劳动力自身的再生产,培养孩子成为劳动力所购买生产资料所需要的消费支出。

这些问题导致工资上升的必然趋势,但中国的工资首先是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你不干有人干,另外又涉及到资本和劳动分工的关系,到底在现阶段是向资本倾斜还是向劳动倾斜,我们认为要找到一个均衡点。向劳动倾斜,有利于调查劳动者的积极性,有利于扩大需求的需求,再一个会扩大企业的生产能力,另外是企业的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之间的格局要进行调整。

另外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发挥在中国的条件下建立一个有中国特色工会的这样一种机制,中国不可能出现独立工会那样的一个组织,来和企业讨价还价,就是它仍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会,但它又代表职工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实际上这涉及到了政治上的一些问题,要保证社会稳定,不能说动不动就罢工,要找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的运行机制。另外到底满足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费用是多少?需要有一个理论上的测算作为一个参照。

这些都是当前我国工业增长和对外开放中涉及的几个热点问题。我的发言就到这儿。

谢谢。

责任编辑:冯句青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