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官场,基层公开直选正在不断试点,连市政府参事都公开海选了。需要公开直选的干部自然就需要打亲民牌,而一些无需民众直接决定政治前途的官员为了声誉也开始打起了亲民牌。
专家点评: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亲民更容易激起民众对官员的情感。鼓励亲民,但不鼓励亲民秀。亲民具有官员的主观意志,而且把亲民变成管理的方式和手段,有其自身致命的局限性。亲民秀的实质是把亲民当手段,把治民当目的,把公民当臣民,以作秀吸引公众的眼球。亲民秀就是把人民挂在嘴上,实际却不为具体的人民做实事,遇到具体的人民绕道走。杜绝亲民秀,需要加强民主制度建设,扩展公民的有序参与渠道。
8、才艺秀
才艺秀本是好事,也是最具娱乐色彩的秀之一。普京秀如何对付猛兽,小泉秀给漫画配音,这无形中对执政者形象有加分作用。但若是没才硬要秀,就显得不太妥当了。当下官场,丑闻不断,自“羊羔体”获鲁迅文学奖把官员才艺秀推向舆论高峰之后,不断有官员出来展示自己的才艺,要么字画,要么文章,要么歌曲,让人咂舌。
官员秀才艺无可厚非,但若是官员利用手中的权力来推销自己的“才艺”就不合适了。更要警惕的是,当官员利用权力把“才艺”变成金钱的时候,一个腐败官员就诞生了。
专家点评:才艺秀本无可厚非,但用权力给才艺插上腾飞的翅膀,就污染了艺术的殿堂,使艺术充满了政治铜臭,也让一些艺术家、作家、画家等,变成了权力的艺术仆人。官员有才艺无可厚非,才艺是官员的业余爱好,但把业余当成主业来做,说轻点是不务正业,说重点就是误党误国了,因为这和封建帝王将相玩蛐蛐儿本质上没什么区别。
9、年龄秀
近年来,部分官员修改年龄频见报端,其中最为公众知晓的要数石家庄原团市委副书记王亚丽,其通过迁移户籍改小年龄5岁以便升迁。此外,还有陕西省渭南市财政局纪检组长私改年龄、年轻2岁的问题。而1982年12月出生的陕西志丹县副县长黄华被推算3岁就上小学更是备受质疑。
官员为了升迁可以不择手段,从改年龄、改档案入手,无所不用其极,让人目不暇接。
专家点评:囿于特殊历史环境而生的干部年轻化之人事工作举措,有其产生的合理性。但在各地推进干部年轻化过程中,由于始终没有解决干部选拔的公开竞争问题,只是局限于由少数人选少数人的做法,其结果往往是为了降低班子配备的平均年龄,人为地在旧班子中加进一两个年轻人,还美其名曰推进干部年轻化进程。如此,就活生生地把推进干部年轻化工作变成了“干部年轻化秀”了,造成了干部队伍中人心不稳、争相跑官的不正常局面,也极大地浪费了宝贵的人力资源,挫伤了一批有真才实学的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10、学位秀
现今,官员的学位越来越高,动辄硕士、博士,让人惊叹。官员有学问是好事,应该值得称赞,可很多官员学位拿得却名不符其实,让人生疑。2012年5月1日,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徐景颜被曝出其正在清华大学法学院读博士,但从未去上过课。清华大学解释称其为论文博士,只需周末上课。此事虽还未定论,但很多官员不上课也能拿学位却是个不争的事实。且先不论一般博士和论文博士的区别,仅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纪宝成一句“中国最大的博士群体并不在高校,而是在官场”的感叹就让我们唏嘘不已。
如同年龄秀一样,学位秀产生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升迁需要,而另外一个可能原因就是面子需要了。
专家点评:大量信息显示,很多读博的官员都不经过正规考试,即使考试也是走过场。被录取后,动用公款交学费。读博后,基本不上课、不读书、不写论文,有的官员甚至一切让秘书代劳,毕业论文也是请人代写,为的就是混个文凭,作为日后晋升的阶梯。官员获得博士学位,既浪费了学校的博士生资源,而且还破坏了考取博士生、取得博士学位的公平性。如果说传统的绝对权力滥用是腐蚀肉体,那么官员获得博士学位的权力滥用是在腐蚀国民精神。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