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民卿:知识分子的马克思主义化(2)

金民卿:知识分子的马克思主义化(2)

列宁在谈到马克思主义时,反复强调它的理论完整性和逻辑严密性。他指出:“马克思学说具有无限力量,就是因为它正确。它完备而严密,它给人们提供了决不同任何迷信、任何反动势力、任何为资产阶级压迫所作的辩护相妥协的完整的世界观。” [4] 他还说:“马克思的观点极其彻底而严整,这是马克思的对手也承认的,这些观点总起来就构成作为世界各文明国家工人运动的理论和纲领的现代唯物主义和现代科学社会主义。” [5] 毛泽东也特别强调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性和理论体系性,他说:“ 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从客观实际产生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获得了证明的最正确最科学最革命的真理。” [6] 作为深邃的真理体系和科学的方法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对社会生活和无产阶级实践的高度理论抽象,具有特定的话语体系、逻辑层次、概念系统和理论架构,其深度意义并不直接地呈现在人们面前,需要认真研究和长期学习才能够把握,社会大众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经过理论阐述、讲解、灌输。正因为如此,从马克思主义产生伊始,马克思和恩格斯就高度重视把自己所创立的新理论传播到工人运动中,在同各种错误思想的斗争中扩大马克思主义掌握群众的范围,并逐渐使之成为引领工人阶级实践的指导理论。

从这个角度来看,认为马克思主义天然大众化的看法是不正确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庸俗化理解,这种理解把马克思主义降低为一般性的常识或经验。虽然马克思主义同社会大众及其实践之间有着天然联系,来源于群众实践并必然要走向实践,有着大众化的内在基础和可能性前提。但是,作为严密逻辑的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本身并不直接就是大众性的,它同社会大众之间并不是“零距离”的,这就更加凸显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不论可能性也好,必要性也好,都还不是一种真正的现实性。马克思主义要真正实现自身的大众化,还必须具备有更直接的现实性条件。

二、社会大众不能自动马克思主义化

正如马克思主义虽然有着大众化的内在基础和动力但其自身并不能直接大众化一样,社会大众虽然内在地需要马克思主义,但他们不能自发地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不能自动地实现自身的马克思主义化。

一方面,社会大众有着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内在需求,这是社会大众实现自身的马克思主义化的内在基础和动力。

社会大众要实现自身的政治解放、精神解放和社会解放,要在社会斗争和生产实践中实现自身的自由全面发展,从自在的人上升为自为的人,从必然性状态上升到自由性状态,就必须要有科学真理的指导和引领,而马克思主义就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真理体系。在欧洲,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工人运动中充斥着各种错误思想因而难以获得真正胜利,而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及其对无产阶级理论武装的日益深入,工人运动越来越走向自觉的革命实践。从中国情况来看, 近代以来的中国人就一直在苦苦寻求民族解放的先进文化:以洋务派为代表的早期民族资产阶级找到了资本主义的技术理论谋求国家富强,以洪秀全为代表的农民革命力量找到了基督教思想作为指导理论谋求社会变革,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找到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改良政治理论同中国古代文化相结合谋求改造中国,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寻找到了资产阶级革命理论谋求救国救民,这一切尝试都失败了。这是因为,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就是人民大众同封建主义、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的矛盾,特定的社会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就是反帝反封建,获得民族解放和人民解放。而指导这个解放运动的理论不可能是封建主义或资产阶级的文化,因为它们是封建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维护性力量。中国人所需要的先进理论,只能是同时能够克服这两种社会制度的更先进的文化即马克思主义理论。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强烈的理论需求,当十月革命把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之后,中国人就如饥似渴地接受并在实践中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另一方面,社会大众既不可能自发地产生马克思主义,也不可能自动地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即实现自身的马克思主义化。

列宁针对“工人阶级自发地倾向于社会主义”的自发论思想曾明确指出,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和社会主义思想 不能自动产生,而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 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社会民主党的理论学说也是完全不依赖于工人运动的自发增长而产生的” [7]。 社会大众要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要真正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要有理论灌输和思想政治教育,无产阶级政党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思想和政治自觉性灌输到无产阶级群众中去” [8] ,提高他们的政治意识和阶级觉悟。

中国的情况更是如此。中国是一个农民大国, 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革命就是在广大农村开展的,共产党员和红军的来源绝大多数都是农民,广大农民群众 由于经济基础和社会环境的限制,在思想中严重存在着诸如小生产意识、分散性、宗法性等落后因素,如果不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和灌输,很难成为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者和马克思主义化的社会大众。

责任编辑:潘攀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