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民卿:知识分子的马克思主义化(4)

金民卿:知识分子的马克思主义化(4)

历史最能给人们以启迪,让我们先看历史事实。从马克思主义产生一开始,马克思和恩格斯致力于并成功地实现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的结合,逐步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他们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一个首要前提就是他们熟悉并坚信自己所创立的理论。列宁成功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对俄国工人的灌输,而列宁本人乃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的成长发展经历也很能说明问题。 李大钊经过深入分析认识到,俄国革命者之所以能够取得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一个关键原因就在于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他说,十月革命的胜利,“是社会主义的胜利”,是“马喀士(马克思)的功业” [13] 。由此,他通过十月革命的伟大实践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性和革命实践性,从而坚定地信仰并大力传播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后,毛泽东认真阅读了《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著作,完全被马克思主义理论所掌握、所征服,逐渐放弃了自由主义、民主改良主义及空想社会主义等思想,完成了世界观上的重大转变,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实现自身的马克思主义化,并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家。

历史事实表明:只有那些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观点、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的知识分子,才能真正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进而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主体。 这就是说,知识分子要真正成为马克思主义者,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主体,首先要有一个自身马克思主义化的转变过程。

世界上没有天生的马克思主义者,知识分子要真正实现自身的马克思主义化,必须认真学习、真正弄懂、坚定信仰和切实运用马克思主义,这就是马克思主义掌握知识分子的过程。具体来说,就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所谓真学,就是认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而不是敷衍潦草的、表面肤浅地、浮光掠影地仅仅了解马克思主义。所谓真懂,就是切实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关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科学掌握并真正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而不是仅仅记住马克思的个别话语和词句。所谓真信,就是真正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地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敢于捍卫马克思主义,乐于宣传马克思主义,真正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分析社会、理解人生的科学理论指导,而不是表里不一、三心二意、人格分裂的马克思主义者。所谓真用,就是在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中真正运用并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而不是教条主义的、脱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者。在这个问题上,毛泽东关于理论家的论断富有经典性和启发性,他指出:“我们所要的理论家是什么样的人呢?是要这样的理论家,他们能够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地解释历史中和革命中所发生的实际问题,能够在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种种问题上给予科学的解释,给予理论的说明。我们要的是这样的理论家。假如要作这样的理论家,那就要能够真正领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实质,真正领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真正领会列宁斯大林关于殖民地革命和中国革命的学说,并且应用了它去深刻地、科学地分析中国的实际问题,找出它的发展规律,这样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理论家。” [14]

总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决不是一个先天的、自动的过程,它的展开需要有一系列重要的环节。其中,马克思主义对知识分子的掌握即知识分子的马克思主义化,就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前提之一。当然,知识分子的马克思主义化只是他们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主体的可能性条件而不是现实性条件。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主体,必须能够同社会大众的实践发生直接的联系实现自身的大众化,进而把自己所掌握的理论传播到社会大众的头脑当中实现社会大众的马克思主义化,而后通过社会大众的实践实现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向实践的飞跃,这些问题我们将另文分析,此处不展开。

注释:

[1]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14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页。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4] 《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9页。

[5] 《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18页。

[6]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17页。

[7] 《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7页。

[8] 《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5页。

[9] 《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4页。

[10]《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7页。

[11]《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6页。

[12]《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23页。

[13] 《李大钊文集》(上),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99页。

[14]《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14页。

责任编辑:潘攀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