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鹏:大国兴衰的历史教训(2)

张海鹏:大国兴衰的历史教训(2)

(二)18-19世纪的英国和法国

18-19世纪,英国和法国开始兴起。英国从15世纪开始建立起专制的都铎王朝,通过推行重商主义,壮大了国家的实力,在1588年的时候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标志着英国的崛起。之后,英国的专制王朝继续海外扩张,在建立英帝国方面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英国后来还是在1640年发生了推翻专制王朝的革命。这对于之后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和英国的进一步崛起有很重要的作用。之后,英国取代了荷兰成为了海上霸主,建立了一个非常庞大的殖民帝国,在欧洲率先开始工业革命。到19世纪40年代,英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根据统计,1848年英国的铁产量占世界产量的一半,煤占到世界2/3,棉布占到世界1/2,铁路已经修了1万公里,英国贸易总额在这个时候占世界总量的20%-25%左右。一直到19世纪末,英国工业霸权才被美国所超过。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都被英国赶上了,英国在这两次世界大战中受到的损失很大,国力大幅度衰弱。

法国起步比英国还要晚,直到17-18世纪,国内的政局才稳定下来,后来形成了欧洲最强大的一个专制王权。当时法国也是通过王权来推行重商主义,很快就成为欧洲最强大的一个国家。1789年法国发生了资产阶级大革命,推翻了由路易十六的专制王朝。法国大革命一直是具有非常重要世界历史意义的,列宁说过:“整个19世纪,即给予全人类以文明和文化的世纪,都是在法国革命的标志下度过的。”它影响了一个世纪的世界历史进程。法国革命以后建立了共和制国家。一直到19世纪上半叶,法国出现了共和制国家和帝国的反复争夺,使得国家的历史发生了一些曲折。法国的工业革命比英国晚,整体水平也落后于英国,两次世界大战中法国都遭受了重创,后来在二次大战时期戴高乐将军领导了“自由法国”的斗争,战后坚持独立的外交政策,使法国保住了自己的国际地位。

(三)19-20世纪的德国与日本

我们再看看19世纪到20世纪的德国和日本。19世纪初,德意志各邦发起进行改革。1870-1871年发生了普法战争,法国战败。普法战争后德意志实现统一。以普鲁士为核心,建立起了德意志帝国。德意志帝国建国后不过三十年时间,工业发展就迅速赶超英国。20世纪初,德国的工业生产总值已经占到了全世界的16%,而英国却降到了14%。德国统一以后,德国的工业化使得德国的国民经济大规模的军事化,终于导致德国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20世纪30年代德国没有吸取失败的教训,希特勒德国继续执行旧的军事扩张路线,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德国人民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在以上的这些国家当中日本是唯一一个东方国家,在明朝的时候日本还曾向中国进贡的。到17世纪初,日本确立了德川幕府的统治。日本过去有很多个藩国,每个藩国是由一个幕府来掌管。德川幕府的势力最强,把其他的藩都打败了,进而建立了统治。日本是一个以武士为基础的封建国家。在国内有260多个藩,长期实行锁国政策,经济文化非常落后。

1853年,鸦片战争十几年后,第一支美国舰队闯进了日本的江户湾,要求日本幕府开关。日本就如何对待美国舰船的问题进行了长时间的讨论,后来他们吸取了中国在抵抗英国侵略过程中失败的教训,认为日本应该向外国开放。1854年日本和美国签订了《日美亲善条约》,同意开国。随后英国、俄国、荷兰、法国、葡萄牙、意大利、普鲁士等这些国家也都和日本签订了类似条约,这些条约都有不平等条款,与中国和西方签订的条约类似,损害了日本国家的主权,日本也成为了一个半殖民地国家。

由于外国的侵略和日本国内幕藩统治非常腐败,导致了国内的社会危机。以日本武士为基础的一些改革派发起“尊王攘夷”的运动,倒幕开港。到1868年,明治维新成功把幕府推倒,废除了幕府,成立天皇政府。天皇政府在这些有改革气魄的武士的进一步推动引导下,模仿了许多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借鉴了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措施和条例。早期明治维新后,天皇政府中许多大臣都曾经到欧洲留学过,所以我们可以说这次明治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性的改革。明治维新后,日本很快引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经济得到很大发展,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日本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一个资本主义工业国。

日本由于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增强,明治政权的封建性还是很强。明治元年,天皇发布诏书,提出“开疆扩土,布国威于四方”的战略决策。沿着这条道路,日本迅速发展成为军国主义国家,日本把侵略邻国朝鲜和中国作为基本国策。到1894年前后,日本一方面与西方各国谈判废除不平等条约,同时向朝鲜和中国发动了进攻,这就是甲午战争。战争结果是中国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在《马关条约》的规定下,中国被迫解除了和朝鲜的宗藩关系。清政府承认朝鲜独立,实际上是实现了日本对朝鲜的控制。中国的军事力量退出朝鲜,同时,日本的军事力量进入朝鲜,为日本控制朝鲜半岛、进一步侵略中国打下了基础。《马关条约》除了规定日本在中国取得各项权利以外,还从中国割让了台湾、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日本得到辽东半岛以后俄国就不高兴了,俄国觉得远东这一带是他有影响的地方,日本拿到了辽东威胁了俄国的利益,因此,俄国在欧洲国家联合法国、德国对日本进行了干涉,日本被迫放弃了辽东。但是日本放弃辽东需要与中国谈判,而不愿意跟俄国、法国、德国谈判。谈判结果是日本将辽东还给中国,中国给日本三千万两白银补偿。

《马关条约》签订以后,日本从中国拿到两亿两白银作为战争赔款,另外加上三千万两赎辽费,还有威海的一百五十万两军费。当时日本军队没有全部退出中国,要求中国在三年付清两亿三千万两的赔款,否则日本就继续在威海驻军,而三年内日军在威海的费用由清政府出,每年五十万两军费。所以总共就应该是两亿三千一百五十万两白银,相当于当时的三亿五千万日元,这对于日本来说是极为庞大的收入,大大地滋养了日本的资本主义,武装了日本的军国主义战争机器,使日本在甲午战争以后挤进了帝国主义行列。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