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武冠:温州金改能否为中国经济添把火

仲武冠:温州金改能否为中国经济添把火

目前我国经济问题主要体现在短期滞胀与长期失衡两个方面。短期滞胀问题主要表现为投资需求不足,而这个需求不足是因为经济发达地区、国有垄断企业资金丰裕,但缺乏创新能力,所以有钱投不出去或者重复建设。经济落后地区、民营中小企业有创新能力,但是缺乏资金。加上体制内金融机构不给体制外企业金融支持,所以只能寻求体制外金融服务。因此,需要通过区域金融改革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来解决短期问题。

金融危机以来,温州市许多民营企业老板不堪高利贷压力纷纷外逃,这一事实充分说明,区域金融改革已经迫在眉睫、不改不行了。那么,浙江乃至全国应该如何把握这个机会呢?

建议浙江优先考虑产业与金融融合

这次浙江省肩负了中央所赋予的金融改革任务,既给自己提升了更大的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发展空间,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金融改革需要冒险的挑战。

先说发展空间。浙江省是一个产业发展东高西低、人均收入东富西穷的省份。浙江东北角紧靠上海的湖州市第三产业发达,而与江西毗邻的衢州市则依然以农业与手工业为主。2010年,温州市国民生产总值大约是最西部衢州市的 3.9倍。尽管省内存在如此大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差异,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缺乏由市场高效率引导的创业资金。与全国其他地方所不同的是,浙江人可以很轻松地通过亲戚朋友集资进行创业投资,这一点在温州表现得尤其突出,温州人认为做生意要靠借钱。

目前,浙江全省的产业发展阶段是处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挺进阶段。据浙江省统计局统计显示,2011年,全省生产总值为32000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8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640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4015亿元,分别增长3.6%、9.1%和9.4%。处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过渡过程中的区域资源瓶颈一般为资金紧缺,换而言之,如果金融服务能够满足第三产业发展的需要,那么,第三产业很快就可以超过第二产业。

从发展空间来看,如果这次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能够成功,那么,很快可以将温州的经验推广到其他10个地级市去,这样,浙江将能够更加轻易地助推本省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并很有可能从目前国内国民生产总值的第四把交椅变成第一把交椅。

但是,金融改革毕竟是一项需要协调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央行、银监会等多部门支持,同时也需要先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地方金融管理体制、金融综合改革风险防范机制等许多金融基础设施的改革,稍有不慎,就有可能给温州当地经济乃至浙江全省的发展带来不良后果。因此,笔者建议浙江省应该从产业与金融融合角度推进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

首先,建立浙江省金融改革领导小组,以此来领导温州市的金融改革。成立一个专司金融改革的领导机构的用意在于确保金融改革遇到顶层设计不足的问题可以向上汇报,争取以全省之力协助解决。因此,必须赋予这个小组有权召集如央行浙江分行、银监会浙江分会、外汇管理局浙江分局、浙江省发改委等厅局级部门参与调研、组织会议、推出方案等权力。这个小组的职能必须足以保证温州金融改革能够在混合经营方向取得突破。

其次,逐步推进《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实施。众所周知,该方案要求温州市金融改革必须出色完成规范发展民间融资等十二项任务。显然,这些任务很多都是一环扣一环的,而且,有些任务还不是浙江省现有金融建设经验与制度结构所能推动的。因此,浙江省金融改革领导小组应该责成温州市根据本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从金融机构、企业、居民三个方面权衡谁是目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对象,并以重要性或者解决的难易程度来逐步推进多元金融体系建设。一定要制订一份可操作的实施细则及时间表。笔者认为,从企业、居民到金融机构的顺序推进方案的实施,可能对于温州金融市场的震动较小,也较有助于解决目前温州面临的民间借贷愈演愈烈的问题。

最后,要根据方案进行全省范围内的金融业顶层设计,随时总结经验为推进全省产业升级转型服务。人的有限理性决定了任何方案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根据方案所推出的产业服务实施细则既要符合全省乃至全国金融改革发展需要,同时还必须以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特别是产业升级为最终目标。如果温州金融改革最后只解决了民间借贷问题却不利于中小企业发展,那么这种金融设计至少是不实用的。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