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鸣:解读总书记重要讲话(2)

辛鸣:解读总书记重要讲话(2)

[主持人]:我们知道这次讲话中总书记提出了四个特色,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这四个特色的提出对于我们全面学习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没有什么重要意义呢?

[辛鸣]:应该说这四个特色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的内涵讲清楚、讲明白、讲到位了。大家可能在日常生活当中有这样一个感受,当我们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候,有很多群众包括一些干部感受到不太容易理解,好象这个特色有点讲不清,你说是特色就是特色了,是这样吗?其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是有很确定、很明晰、很系统的内容的,这个内容是什么?就是这次总书记讲的四大特色,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什么叫实践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表现为实践形态,我们都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没有现成蓝本可以参照的,也就是说它没有蓝图,用毛主席的话说,“草鞋没样,边打边像”。我们这三十年来,或者再往前看,是六十年来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全部实践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内容。什么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干的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点上来说,就叫实践特色。

[辛鸣]:什么叫理论特色?我们都知道,实践肯定要出道理的,中国特色六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走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道路,既然有了道路了,不仅要中国道路,恐怕还要有中国道理,要把我们走的道路背后的理论依据,为什么这样做不那样做,把道理需要给大家讲清楚、讲明白,有了这些道理就可以更好地凝聚全国人民,让我们共同往前走,这叫我们的理论特色。这个理论特色里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我们这个理论特色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跟中国具体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我们历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紧密结合起来,所以大家可能会注意到,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脉相承呢?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这就叫我们的理论特色,一以贯之,一脉相承。

[辛鸣]:民族特色,大家都明白,尽管社会主义是个普遍的、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的一种自然的社会状态,但是普遍的社会主义体现在不同的国家,会表现为不同的形式,体现在不同的民族国家,会有不同的民族风格。我们可以大胆的假设,假如未来若干年以后,就算美国走到社会主义了,那么美国的社会主义肯定跟中国的社会主义不一样。我们不同民族有自己不同的风格、不同的行为模式,乃至于不同的思维理念等等,所有这一切都让我们的民族特色有了特有的内涵。我们谈民族特色,绝对不是囿于这么一个小圈子,老舍先生曾经说过,“越是民族性,越具有世界性”,我们这个民族特色里始终是一种更加包容的姿态,把社会主义的普遍理论包含起来。

[辛鸣]:时代特色,这就不用说了,一百五十年前的社会主义跟今天的社会主义,肯定有不同的内容,甚至有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形态,因为无论是科技进步也好还是物质财富的增加也好,都会让我们的社会主义形态呈现出新的特色来,这就叫时代特色,所以社会主义也需要与时俱进。

[主持人]:我们知道这次总书记的讲话中也特别强调了科学发展观的问题,他在当中提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仍然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面临着一系列极具挑战性的矛盾和困难,我们必须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和完善的制度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这句话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对于科学发展观是不是应该有新的认识了?

[辛鸣]:应该说,总书记的这番讲话是有着很明确的针对性的。针对性是什么呢?我们都知道,科学发展观在中国提出来已经九年多时间了,这九年来从中央到各级党员干部乃至普通群众,对科学发展观都是认真学习、深入领会的。可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客观事实,就是科学发展观并没有真正在中国社会上全方位生根,我一定要强调这个全方位生根,而且科学发展也没有真正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全部内涵。这就说明什么?说明中国社会的发展还没有真正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为什么有这样一个好的理论,而且中央又重视,党员干部又学习,可是我们在实践中并没有真正贯彻落实下去呢?或者说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呢?这里面就有一个客观的现实问题,就是我们党员干部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自觉性和坚定性方面还有需要进一步提高的地方,我们中国社会在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还有一些措施政策需要进行调整和部署,我们中国社会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些体制机制保障方面还需要进一步配套。比如说,为什么我们要有更加坚定的决心呢?就是现在有相当的一部分干部群众,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时候,还是有点三心二意,至少是有点不坚决。为什么不坚决?我们都知道,过去这么多年来,一些不科学的发展方式,应该说也给我们一些群体和一些地区带来了发展的成果和实惠,尽管就全范围来看,或者更长远的历史背景来看,这种发展方式迟早要结苦果的,得不偿失的。但是就是这么短的时间段来说,这种发展也是能有收益的。所以我们有一些地方和一些干部群众就囿于眼前的收益,不愿意落实科学发展观,表现出来的就是决心不坚定。

[辛鸣]:还比如,我们的科学发展观在贯彻落实过程中间,实事求是讲,我们过去把科学发展观当成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针,或者尽管我们也提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的战略思想,但是由于我们对科学发展观的地位还没有提到相应的层面,所以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间也客观存在一种情形,就算我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你把我也无可奈何,也没有犯什么大错误,我为什么要贯彻落实呢?怎么办呢?就是总书记讲的第二句话,要更加有力的措施,什么措施呢?就是在党的十八大上,把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里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变成我们中国社会和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当它成为指导思想的时候,在中国会的贯彻落实的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效果也就完全不一样了。

[辛鸣]:第三点,更加完善的制度。我们都知道,就算我们决心再坚决,我们的举措再有力,但是科学发展观的落实需要一系列的体制机制的配套。比如我们可以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像我们领导干部的政绩观,现在很多领导干部不坚持科学发展,因为他想追求政绩。而我们现在这种政绩考评体系也好、政绩考评机制也好,你只要给我赚来钱,只要把经济总量做上去,你只要把高楼大厦盖起来,我就让你到更重要的岗位去工作。这样一种政治导向,就让很多干部认为我不坚持科学发展,也能不断进步,那么我还坚持干吗呢?这就是我们政绩考核评价体制要改革。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