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桓:解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5)

姚桓:解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5)

[姚桓]:那么怎么做好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这篇大文章呢?我认为首先要有忧患意识,要有一种解决问题的紧迫感。比如说对待精神懈怠问题,要让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这种革命精神保持下去,包括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些东西在长期执政的和平环境下保持下去,这个难度是很大的。另外,为什么说这个问题很难呢?还有一个就是现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价值取向多样化的条件下,各种各样的思想也会反映到我们党内来,对我们党员干部,尤其是青年党员的思想是个考验、是个冲击,所以我们有少数党员的思想是既活跃又混乱。活跃是非常好,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朝气勃勃,但是活跃中有混乱,这就是非常值得注意的,要保持警惕,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

[姚桓]: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我们作为一个大党,已经奋斗九十多年,我们执政已经六十多年,我们这种革命精神,会不会在代际更替中遗失呢?这也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问题。一大的参加者,老革命家叫董必武,他在后来参观一大会址的时候说了八个字,语重心长,他说“作始也简,将毕也巨”,这句话实际上来自庄子,意思是这件事开始的时候很简单,但是完成很艰巨。我们党肩负这样一个艰巨的历史使命,还要不断前进,更应当把革命精神不断保持,跟新的形势、跟时代的结合,发扬光大,所以你必须要有忧患意识,要有紧迫感。

[姚桓]:其次还是要采取非常得力的措施,怎么落实非常重要。怎么办呢?我们把党的建设看成一个伟大工程,而且是一个系统工程。现在中央已经非常明确党的建设一个主线,是什么呢?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然后形成了五位一体的布局,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扎扎实实地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我觉得应该有这样一个坚定的信念,只要我们的党搞得好,团结人民,我们就不怕一切困难,取得胜利。

[主持人]:其实我们的免疫系统还是非常完善的,要把建设不断加强,就像早些年第一代领导人在年轻时候受到的战争或者当时困苦条件的洗礼和考验,现今国泰民安,不再有那样的考验,但是思想上的冲击同样对于年轻的党员同志是一种考验。今天访谈的最后,请杨老师为我们说一下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这次讲话中再次强调建设文化强国,能不能给我们谈谈面对国际国内的新形势,如何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杨金海]:这个题目是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来的,现在中央还在不断的讲,围绕这个问题,大家发了很多文章,我也写了一些文章,我感到这个问题确实有震撼人心的意义。为什么要讲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刚才我已经谈到了,涉及到理论问题,文化的核心是理论问题,文化在我们现代化建设当中,在整个中华民族的复兴当中究竟处于什么地位呢?我认为处于一个最最重要的地位,或者说一个标志性的地位,也就是说中华民族要在本世纪实现现代化,要实现整个民族的复兴,标志是什么?标志有很多,有经济发展的标志,有政治发展的标志、军事发展的标志,但是最后的标志一定是文化。大家可以想想我们的唐朝,为什么影响那么大?就是因为除了它的经济发展比较厉害以外,军事、政治发展都很厉害以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思想文化很发达,周围的国家都来学你,像朝鲜、日本都向唐朝学习。近代西方为什么那么发达?当然它的经济、军事、科学技术发展都很厉害,但是最后还是落到了文化上。我们到西方去学习,学什么?学文化,包括学习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也是文化,而且这个东西是我们主动的学习,不是人家逼着我们学习。所以,中国将来能不能在世界上立得住,能不能叫全世界都来学习,主动来学你,就看你有没有文化、有没有理论、有没有思想,你有,人家就可以来学习,你没有,光会造汽车、修马路人家不会来学习,即使你的经济发展得很好,但是你让人家来学,你必须要把道理讲透,把道理讲透,你就有了理论,就有了文化。所以最后,你能不能复兴,还要看你是不是有文化。所以中央这样提,首先让我们认识到文化在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体系当中处于一种什么地位,在整个中华民族复兴当中处于什么地位,全民都要有这个自觉,同时要有这个自信,我们现在国际上影响比较小,经济影响比较大,但是文化影响比较小,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的话语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全世界用的这些概念,大部分都还是西方的,尤其是英美的,用我们中国的还很少。我们这几年提的和谐社会,这个“和谐”开始推广起来了,将来如果全世界都讲中国的话,中国的这些概念,比如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等等,如果这些概念都成了全世界通用的语言了,那中国就真正强大起来了。

[主持人]:那时候中国的国情国外很少有人有异议,很多人也能理解。

[杨金海]:是这样,所以说,我们要有这个自觉,同时要有这个自信,现在很多东西我们是有了,但是我们总结得不够、宣传得不够,只要我们总结好、宣传好,让全世界人民都认识到,都来学习,我们的文化就会走向世界。我想,这一点在不远的将来也是能够做到的。

[主持人]:今天非常感谢杨金海老师还有姚桓老师作客人民网,跟我们分享么多,关于文化这一块,六中全会之后,我们的很多主流媒体都请来专家学者,展开很多的讨论,要做好国内和国外两个发展文化的圈子,确实需要我们动用很大的智慧,今天再次感谢二位作客人民网,解读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

[主持人]:各位网友,今天的访谈就到这,再见。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