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树军:国外治理滑坡灾害的历史经验(6)

欧树军:国外治理滑坡灾害的历史经验(6)

几点启示

将应对自然灾害对人的生命威胁视为政府职责,将认证作为治理技术,由此所建构的一整套认证政治体系,大大提高了香港斜坡的安全水平,领先于意大利、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美国等发达国家,1995年以后香港就没有再发生过多人死亡的斜坡安全事故,成为香港政府公共建设的鲜明典范。2008年6月7日,香港遭遇1100年一遇的特大暴雨,根据风险评估体系估算,滑坡指数达12.3级,4小时内雨量达380毫米,引发数百宗山泥倾斜,其中很多都位于发展区。然而,这一次,香港安然无恙,几十年前一天之内毙命百人的悲剧,终于成为历史。

香港政府斜坡治理的故事,让我们对政府与社会、政府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首先,安全是一种公共产品,面对斜坡这样的无生命自然物,市场不会自动供给安全,社会也无法自生安全机制,政府必须有所作为。政府的责任不仅是维护法律与秩序,避免人为的暴死,更要驯服自然,避免自然的暴死。为了保障人的生命,必须驯服自然,而自然的驯服者,不是个人,也不是社会,只能是政府。安全不仅是内部人的安全,也是外部人的安全;不仅是核心区的安全,也是边缘区的安全。

其次,政治决断固然是从不重视转变到有意愿干预重大社会经济事务的关键,但从有意愿规管到具体如何有效规管,从紧急救援的非常态临时回应到防患于未然的常态制度化良治,中间还有个看上去很不显眼但意义极为丰富的“认证”过程。香港的斜坡安全体系是个持续三十年的预防山泥倾泻社会工程,预防工程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山泥倾泻的可预见程度,后者离不开斜坡的名称、位置、数量、地质、历史等全面事实,离不开筛选纳入、优先排序、风险评估、安全标准等统一规范。认证体系在事实与规范两个层面的有效程度,直接影响防止山泥倾泻社会工程的实效。

再次,可以说,有效的认证体系,是社会工程成功的必要条件。除了斜坡事故之类公共安全事务,认证体系的作用还体现在其他政府规管领域,存在于其他政策领域,这不仅仅是香港特区政府的独特现象,也是很多发达国家的普遍现象。很多东南亚山地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无法像香港政府和发达国家这样有效规管社会经济事务,甚至也无法有效发挥汲取能力,无法建立满足社会正义需求的福利体系。

有认证还是无认证,对于政府治理水平的指标意义越来越大,作为一种“新”的治理术,认证这种新的治理术,赋予我们新的视角,去理解某些旨在改善人类境况的社会工程的成效,理解现代政府如何发现社会的需要、期望和取向,理解城市乃至国家的未来到底是什么。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