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大家会问这个日记可靠吗?他是不是为了宣传自己有意作秀?我认为,蒋介石的日记主要是写给自己看的,他不是为了发表,不是为了给自己做宣传。有两点理由:首先,蒋生前从来没有发表过他的日记,直到今天蒋介石的家属才考虑要发表。其次蒋介石的日记中有两个内容可以证明他写日记不可能是为了发表,也不可能照原样发表。一是蒋介石在日记里面肆无忌惮地骂了很多人,不适合公开。蒋介石喜欢在日记里骂人,他的同事、同僚、部下几乎没有不被骂的。比如,蒋介石在日记里骂宋子文嚣张跋扈;骂孔祥熙是无耻之尤;骂孙科是阿斗,不仅卖党而且卖国;骂空军司令周至柔,说这个家伙我枪毙他10次都不够。这样一部兄弟亲戚、同事部下什么人都骂的日记如果公布的话,谁还跟蒋介石一块共事?二是蒋的日记写了许多隐私不适合公开。蒋介石早年有三重身份,第一重身份是追随孙中山进行革命的一个志士,第二重身份是一个信奉儒家思想的道学家,第三重身份是上海洋场的一个浮浪子弟。他早年在私生活上有许多荒唐的方面,例如说逛妓院。蒋介石在日记里并不隐瞒早年这段荒唐生活,而且他是努力跟这些毛病进行斗争。中国宋元理学讲究“天理和人欲之辩”,当年的道学家按照孔子的子弟曾子有句话“吾日三省吾身”,蒋介石似这么做的。蒋介石早年生活有荒唐的一面,但是他想克服这些毛病,因此他就利用日记进行自我斗争。譬如说,蒋介石早年逛大街,对面走来一个女孩子,蒋介石他心里想这个女孩子长得很漂亮,然后当天晚上蒋介石的日记会出现“见艳心动,记大过一次”。蒋介石早年的日记充分记录了这种天理和人欲的斗争,没有隐讳这一段荒唐的生活。这些东西也并不适合于公开,所以蒋介石的日记有比较高的真实性。
当然,如果蒋介石日记中的每一句话你都相信,那么你也会犯错误,也会上当。有些事情蒋介石在日记里是不记的。1927年4月12日,蒋在上海清党,原来称之为“反革命政变”,现在最新出的书称为“反共政变”。我就想看他这一天是怎么写的,结果这一天他什么也没记,为什么?4月9日蒋介石离开上海到南京,他把反共政变的任务交给白崇禧了,至于他是怎么把这个事情交给白崇禧去干的也没记。所以我只能说,蒋的日记有相当的真实性,不看研究近代史是一个损失,但是千万别什么都相信。
附带讲一句,我们现在只要拿着驾驶证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护照到美国斯坦福大学琥珀档案馆登记之后,就可以查阅蒋介石的日记,没有任何限制。而且最近蒋家已经决定要向全世界出版蒋介石的全部日记。
蒋介石其人
蒋介石是个什么样的人?下面谈谈我对蒋介石的几点基本看法。
第一,蒋介石是一个民族主义者。蒋介石还是热爱中华民族的,他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力图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力图振兴中华。我们考察一下蒋介石跟列强的关系就不难看出这点。
首先,我们考察蒋介石和苏联的关系。蒋介石在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里是反对苏联的,他反苏的原因很复杂,其中一个方面就是反对苏联的民族利己主义和民族扩张主义。1923年,孙中山派蒋介石到苏联去访问,主要目的就是希望苏联支持国民党在蒙古的库仑建立一所军官学校,建立一个军事基地。孙中山的根据地是在广州,要从广州北伐推倒在北京的北洋军阀的统治,就必须找一个理想的军事基地,而广州并不理想。如果国民党的军队从广州北伐,在香港的英国人随时可在后方捣乱,而且从广州北伐要经过广东、湖南、江西、湖北、河南、河北六个省份,要跨过长江和黄河两条河流,而过长江时,帝国主义的军舰完全可以从上海开到武汉江面,把国民党的北伐军拦腰斩为两段。而从蒙古的库仑进攻北京,中间没有高山峻岭,没有长江大河,也没有后方不稳的顾虑。当时的蒙古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国的国民党部队完全可以在库仑建军事基地,但当蒋介石向苏联提出这个要求的时候,没想到苏联方面坚决拒绝了。蒋介石当天就在日记里面写“求人不如求己,有的人口头上说是你的朋友、你的同盟者,但是他考虑问题都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第二年(1924年)蒋介石给孙中山的战友廖仲恺写信说,苏联共产党的政策是对的,但是他口头讲的和实际所做的不一样,苏联实际上对中国的蒙古、新疆等边疆都有野心。
其次,我们考察蒋介石和英国的关系。我们一直讲蒋介石是英美的走狗,甚至说蒋介石抗战是为了英美的利益,是受了英美的指使。这个说法其实是站不住的,我只要讲一件事情大家就可以知道。1943年英国、美国、中国三个同盟国在美国华盛顿召开太平洋会议,会议目的是讨论怎么对付东方的法西斯,要打击日本。但是英国首相丘吉尔突然在会议上发言说西藏是一个独立国家,当时中国代表是宋子文,宋子文马上就反驳说“丘吉尔先生,您的记忆力恐怕有问题,你们英国从来都承认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宋子文反驳以后就打电报向蒋介石汇报,蒋介石马上指示宋子文说“你反驳得对,要告诉丘吉尔‘藏事乃中国内政,英国不能干涉’”。而且蒋介石当天就在日记里说丘吉尔是个无赖,是一个流氓。从蒋介石的日记可以看出,蒋介石一贯认为英国是个老牌帝国主义,是一个残酷地剥削、压迫殖民地的一个国家,蒋介石对英国从来没有好印象。
最后,我们考察蒋介石和美国的关系。在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包括罗斯福总统曾经给中国抗战巨大的援助,但是美国和蒋介石之间也有很尖锐的冲突,冲突的内容主要是有关中国主权问题。
1942年,罗斯福聘请蒋介石做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战场的统帅,蒋介石很高兴,但是罗斯福给蒋介石派了一个参谋长史迪威,史迪威与蒋介石两人发生了冲突。1944年,罗斯福听了史迪威的好朋友马歇尔的建议,任命史迪威指挥中国战场,要指挥中国的全部军队。我们知道,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权力就是财权和军权,蒋介石意识到罗斯福的这个命令是要把中国的军权拿过去,所以他不能接受这个要求。但是美国是大国、是援助国,中国是弱国、是受援国,所以蒋介石就想拖磨。罗斯福就命令蒋介石马上把军队指挥权交出来,否则休想再得到美国人一分钱的援助,而且以前蒋介石所得到的光荣和成绩也会统统付之东流。这就是下了通牒,蒋介石想来想去,觉得指挥权不能交,他做了一个准备,如果罗斯福继续要求把军权交给美国人,那么就跟美国人绝交。所以蒋介石给当时在美国谈判的孔祥熙说“请你注意以后不要跟美国人再提任何要求了”。按照常理,中国有求于美国,应该屈服的是蒋介石,但是历史证明了屈服的不是蒋介石而是罗斯福。罗斯福不愿意丢掉中国这个战友,主动找台阶下,由蒋介石另外挑了三个美国将军,罗斯福在这三个将军中选了魏德曼作为蒋介石的参谋长,最终解决了中美这场矛盾和冲突。所以,在蒋介石和罗斯福的冲突里,蒋介石还是注意维护中国的主权。
1948年,蒋介石曾再度想跟美国绝交,因为当时美国外交官克拉克要求中国把当时的南京和汉口开辟为商埠,要向美国开放。蒋介石认为这件事情也是侵犯了中国的主权,想跟美国绝交,但是当时蒋介石希望得到美国的援助,这个事情最后也被他否定了。所以蒋介石在很长一段时期里,包括到台湾以后,跟美国一直有矛盾和冲突,蒋介石曾经说“美国人不是中国的友人,美国人是想做中国的主人。谁如果跟着美国人走,最后一定是受骗上当,会成为牺牲品。”所以说,蒋和美国人的关系比较复杂,但是他还是有抗拒美国强权、维护中国主权这一面。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