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历史说明,整风运动开展前,毛泽东的思想理论已在全党产生广泛和深刻的影响。整风运动开展后,通过对历史问题的深入讨论,党内不仅认识到毛泽东在革命实践上是党的正确路线的代表,在理论上对马列主义有创造性的发展,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而且找到了概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丰硕成果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概念——“毛泽东思想”。作为延安整风运动理论成果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充分肯定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伟大作用,最后,经过党的七大终于正式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地位。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中写道:“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5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115页】
第五,它对于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起了决定性作用
中国共产党,一是由于它诞生的特殊国情决定了其特殊的党情,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任务不能不异常繁重。二是由于它经历过严重挫折,党员数量由苏区鼎盛时期(包括白区在内)的全国党员人数40多万到各路红军抵达陕北后(包括白区在内)锐减至4万多人。抗战开始后党的力量又获得巨大发展,到开展整风运动时达到80多万。这样,教育新党员的任务也很繁重。三是党的六届六中全会虽然明确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袖地位,但过去“左”右倾的影响和流毒还广泛存在,妨碍将党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任务的实现。因此,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基于抗战爆发后党所处的环境、担负的责任和党本身的状况,提出“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的任务,并把这个任务称之为党的建设的“伟大的工程”。他说:“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迫切地需要建设这样一个党,建设这样一个党的主观客观条件也已经大体具备,这件伟大的工程也正在进行之中。”【《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02页】开展全党性的整风运动,从党的建设角度言,就是要进行这个“伟大的工程”建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论述: 其一,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的要求得到了落实。《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论著中,毛泽东针对党内小资产阶级成分占多数、非无产阶级思想大量存在的状况,明确提出共产党员不仅要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上入党。“有许多党员,在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入党,甚至完全没有入党。”我们的党“为要领导革命运动更好地发展,更快地完成,就必须从思想上组织上认真地整顿一番。而为要从组织上整顿,首先需要在思想上整顿,需要展开一个无产阶级对非无产阶级的思想斗争”。【《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75页】整风运动就是按照这样的指导思想进行的。因此可以说,整风运动是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的伟大实践,从内容到形式都为从思想上将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开辟了新路。党的历史证明,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是落后国家马克思主义政党永葆先进性的奥妙。
其二,党的指导思想排除了错误倾向的干扰,正确的政治路线更加明确、坚定。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总结中国革命经验时提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的三个基本问题,也是中国共产党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法宝;而党的建设的好坏决定着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的成败,党的政治路线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党的建设的命运。整风运动反对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就是要使全党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在抗日战争和整个民主革命时期的正确的政治路线。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初步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对中国革命的领导者、动力、对象、任务、基本性质和革命前途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作了明确规定。
其三,提出了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三大作风。整风运动的“三反三整”,即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就是要在全党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作风。而一切从实际出发,就必须要依靠人民群众。这是中国最根本的实际,脱离了人民群众,党的革命斗争非失败不可。毛泽东批评以王明为代表的教条主义指出:“其理论的理论,脱离群众四字尽之矣。”【《胡乔木回忆毛泽东》,第215—216页】整风运动的方法就是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和自我批评,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整风运动空前地推进了党的作风建设。毛泽东在七大报告中对党应该具有并已形成的作风作出新的精辟概括:“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新的工作作风,这主要的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1093—1094页】并强调:这三大作风中的每一项,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通过整风运动概括的三大作风,是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中国化的又一个伟大创造。发扬三大作风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