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阜阳人赵露泼一夜之间成为了“7.21”北京雨灾后的“委屈英雄”。
在这场特大暴雨中,他救出了5名村民,却因为没有本地户口而不能被安置到救灾帐篷内,也不能领取救灾物资,夜里,一家四口只能借住在邻居刘存利的卡车里。他的事迹和遭遇经志愿者传上网络,瞬时间,他成为了媒体争相采访的对象,也成为了民间救援队和志愿者们帮助的焦点。
7月21日,暴雨从早晨10点多开始一直没有停过。下午5点,失控的山洪冲到房山区青龙湖镇北车营村的赵露泼家时,已经没过小腿。老赵感觉情况不对,就把儿女和妻子转移到了院子北边、地势较高的邻居刘有利家里。6点多的时候,刘有利家的积水也已经堵得打不开门,老赵就从窗户翻出刘家,搭好梯子,把全家人送上了刘家的房顶。在房顶呆了20多分钟后,他又把梯子搬到院墙外,将一家三口送去了住在村子更北边的淮北老乡家里。
保证了家里人的安全后,赵露泼想返回家中取些东西,可此时水已经没腰,他只好调头向回走。路过同院的老太太家时,他听到屋里有哭声,就把门锤开,将屋里受困的老太太背了出来,送到了刘有利家的房顶上;这之后,他又返回屋里将老太太的外孙女悦悦也救了出来。老赵将她们也安置在了自己的老乡家,然后从房顶上走回了自己家所在的院子。
赵露泼家房子南侧有一条宽度仅可一人穿过的窄巷子,拐过这条巷子,一墙之隔的西边院子里住着姓冯的老人和他的儿媳妇以及孙子。赵卢泼第二次返回自家的院子,站在房顶大声喊有没有人,听到回答后,他扶着老人、带着老人的儿媳妇和外孙,穿过那条窄巷子,最后把他们送到了老人相熟的人家。
此时,大概已是晚上10点,没胸的洪水退到大腿那样的深度。赵露泼仍然没有回家,他开始在外面四处“巡逻”,想看看有没有什么可以帮助的人;这一整夜,他没有合眼。
赵露泼今年40岁。他1993年就从安徽老家来到北京打工,那时,他在现任北车营村委会书记家中的灰窑里干活,他说书记对他不错。现在,他靠揽一些小工程养活一家四口,生意好的时候一个月可以赚到5、6千元,差的时候只有2、3千,年收入3万元左右。妻子张文萍在家煮饭带孩子,女儿赵静静和小儿子赵强一个8岁,一个6岁,他们都出生在北车营。这一家四口都没有北京户口。
赵露泼救人却不被安置的消息传开后,无数网友为他”打抱不平”,媒体纷至沓来,他迅即变成了“红人”,全天电话接个不停。7月25日,村政府给了他一箱方便面和一箱纯净水;7月26日,村里还让他去领,他说够了,拒绝了。他现在住在已经清理过的家里,在解释为什么没有住帐篷时,他说,因为孩子住不惯。
记者在7月26日再次问老赵:“村里有没有给你们一家安置帐篷和发放救灾物资?”他说:“书记一直对我挺好的,昨天他让我们去领了水和方便面,今天志愿者给我们送来了被子。我们尽量不给村里添麻烦。不给外地人发救灾物资的话不是书记说的,是个别人说的……”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