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实在不想在学校里虚耗光阴了,选择出去打工,想去做家教,人家只认本科生。想在暑假出去打个工挣点钱贴补自己的生活费,可现实又给我上了一课。
我们通过在招募栏里看到的招暑期工信息,70几个同学自费挤在最多只能容纳35人的大巴上,每个人都是汗流浃背,每个人又都有抑制不住的兴奋。经过3个小时的车程到了一个工业园,放眼望去只有水泥路和工厂。我们一个个排队进入厂区,在大大的太阳底下,排成3排站在厂门口,等着工厂的人出来面试。然而,等了许久,太阳稍微不那么强烈一点后,终于有面试官出来跟我们说:我们只要20个人,你们这里的人听完下面这段话如果想留下来的话就站在原地,如果不愿意就请立马滚蛋!
第一,一个月工资500块;第二,住宿是20个人住在一个宿舍,两个人睡一张床,公司只包一顿午餐;第三,一天工作12小时,两班倒;第四,有可能要加班,没有加班费。听完这段话,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很多同学都毫不犹豫,极度气愤跑回了车里,扯着嗓子喊:“把我们当奴隶啊?”我和几个同学商量了一下觉得还是咬咬牙,毕竟家里穷。可是进入工厂的第一天就让我知道了什么是廉价劳动力。
那是一个生产笔记本键盘的不足100人的小电子厂,里面很多是不足20岁的小姑娘,还有童工。尽管有心理准备,但工作强度,每天吃的午饭,宿舍卫生等等还是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我忽然间感觉到自己是多么幸运,没有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这次经历让我开始对自我命运进行一些深入的思考。我们这群大专生简直就是社会的残次品—要体力没体力,要学历没学历,看到了很多小型的加工厂流水线招收童工和种种的非人待遇,才知道社会根本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
但是,思考并没有结果,前途一片迷茫,现实仍是得过且过。用很多同学的话说,就是混张文凭。然后就是没完没了的上网,没完没了的翘课,没完没了的打球,只想把自己所有的空闲时间都挥霍一空,好让它尽快过去。
好不容易熬到了毕业,现实的残酷终于真实地落在了我们头上。2009年毕业正好赶上金融危机!学校组织的就业招聘会很多企业都是给学校面子,说是来招聘,其实是来走走过场,毕业生的简历一箩筐一箩筐地往垃圾桶里扔;很多女同学哭了,很多男同学在垃圾桶里翻出自己的简历踌躇着,环顾四周没有说一句话。所有毕业的和即将毕业的同学脸上都是近乎绝望的表情。回到宿舍,再也没有往日的豪情万丈和欢声笑语,只有死一般的寂静。
我们突然间觉得世界末日就要来临了,于是疯了似的跑各种各样的招聘会。在那人山人海里,我们仔细观察着每一条信息,但那里跟学校一样,大专生的简历塞满了垃圾桶,更多的是根本就不接我们的简历。
回到宿舍,收到学校的通知,为了就业率好看,学校竟然跟我们说:要是没有找到单位,毕业论文就不让你们过。那时候的我整天想的就是找到一份工作然后赶快离开这个该死的地方!做梦都想!最后,我统计了一下我们班的就业率:全班45人,自己找到工作的只有2人,其余的都是家里托关系或者失业的。
穷人的教育,穷人的命
回想起毕业时候找工作的那段时光,到现在,那股悲凉的情绪还萦绕在我的心头。
在一些地方,职业教育不仅仅成了向很多农村家庭欺骗钱财的手段,而且对于很多学子而言,根本就是浪费青春的一个场所。
所以,每次看到很多媒体上称,现在的大学生还不如大专生好找工作,很多中专生或者大专生工作之后拿的钱比本科生还要高等等,我真想上去抽那些作者!你去看看新闻,有多少好的、正面的事情跟职业教育有关?真正能有几个学子是通过职业教育改变命运的?他们不过是被学校卖到企业做廉价劳动力而已。至于很多职业学院举办的什么科技大奖赛之类,就像皇帝的新装,不过是学院的一块遮羞布。
在参加工作后,我发现大专和高中根本没什么区别。大专生能做的,高中生同样也能做。有很多大专生都是在工厂里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培训之后,才能马马虎虎上岗。学校的很大一部分职责都转嫁给了企业,这样的职业教育还有什么值得我们留念?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