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孝顺就不能入党?最近,湖南溆浦全县推行这一规定,引发热议。当地除了在党员的入口关上从严把控外,也正在部分乡镇试点不合格党员的“退出机制”,即在程序上设置对这类党员的“弹劾”与淘汰。
对此,溆浦相关官员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为了应对入党的不正之风。
近日媒体报道湖南省溆浦县规定“不孝父母、不教子女等品行不端行为者不得入党”,并于2011年3月就在溆浦县的木溪乡和观音阁镇进行试点。
规定要求党员与群众对申请入党的人员进行三次公开推荐:首先,由党员和群众通过民意测评推荐人员参加入党培训;其次,对参加入党培训人员进行从优发展,民意测评不过半者不能成为预备党员;最后,预备党员转正时也需要经过民意测评,通过率在60%以上的预备党员方可转正。
民意测评的具体指标是以“德”为先,不只考察申请入党者的优点和工作业绩,还考察缺点。只要有游手好闲、打牌赌博、恃强凌弱、不孝父母、不教子女、不讲公德、不善待家人、不团结邻里、不诚实守信9项中任意一项,就不得入党。
无独有偶,2009年山东肥城市也曾经取消了14名党员发展对象资格,取消了119名入党积极分子继续培养资格,理由是对老人不孝、对子女不教。
湖南省溆浦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肖育明14日告诉本报,他们之前并没有查到还有地方这样试点,也没刻意借鉴别人,如果有相同的做法可能是想到一块去了。
而仔细比较两地做法发现还是有些差别:肥城是由组织部门通过意见箱、热线电话、 深入党员发展对象家庭所在社区和乡村实地调查等多种形式,由社区或乡村组织出具评价意见;溆浦则是民意测评,用投票的方式做决策。
据介绍,参与民意测评的人员包括该支部的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以及部分县级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通常,参与测评的人员在50人~100人左右,没有过半数的人支持,则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这样的试点推行一年后,效果良好,今年3月湖南省溆浦县委组织部下发了《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的通知》,将“三会”(选拔党员时公开推荐的三次会议)、“三推”(党员与群众在三次会议上对申请入党者的公开推荐)、“三审定”(党支部、县委组织部在三次公开推荐后的审定)”的工作制度在全县推行。
对于试点初衷,肖育明坦言以前在农村发展党员,容易受到家族或者裙带关系影响,存在不正之风。针对这些状况,让一般的党员和群众代表为入党先把第一关,让他们先筛选一些,群众不推荐、党员不推荐的人员就无法入党。去年试点中,就有125名已经成为入党培训对象后,因为民意测评不过半数没有被确认发展入党。
“这种情况在往年是非常少见,以前只要通过党委培训,列为入党积极分子了,一般不犯错误,只要没有出现大的违纪违法的问题,一般都会按期发展成为党员。”肖育明还说,这种民意测评还遏制住了以前入党“书记说了算”、村干部暗箱操作等的不良现象,只要得不到群众代表和党员的过半数认可,入党想都不用想了。
此外,肖育明还透露正在酝酿不合格党员的“退出机制”,目前已经在部分乡镇试点,但现在还没有验收。这是针对一些人入党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理想信念、党员观念没有了,跟普通群众一样。虽然这种党员没有犯法也没有违纪,就是没有党员样子,影响党的形象。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溆浦通过“三提议”“一评议”,即五名以上的党员和群众代表,或本级党组织,或上一级党组织可启动不合格党员的“弹劾程序”,目前已经劝退了三人。
不过,肖育明也强调这个评议会非常慎重,目前还在试点,还不会马上在全县推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