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人争议半岛归属
很多俄罗斯人至今仍然把克里米亚半岛看作是“自家地盘”,他们对赫鲁晓夫的决定耿耿于怀,认为不应该将前辈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浴血奋战得到的成果拱手送人。一位名叫尤里的年轻人表示,“克里米亚永远是俄罗斯的,应该修正赫鲁晓夫犯下的错误,我们非常希望俄政治家支持收回克里米亚半岛的建议。必须为克里米亚回归创造经济前提,不能够任其自然。”莫斯科人维拉也认为,这片“像天堂一样的土地”,俄为什么要送出去,那里居住的大多是俄罗斯族人。
英阿马岛之争
1982年4月2日,持续74天的英国和阿根廷马岛海战正式打响。而在30年后的今天,当英国和阿根廷各地为马岛战争举行纪念活动之时,两国关于该岛屿的争端仍然难解。
马岛之争:特殊的背景
马岛是马尔维纳斯群岛的简称(英国称福克兰群岛),该岛距阿根廷500公里,距英国约13000公里。据路透社报道,马岛上最初混居着法国、西班牙、英国等各国移民。随后,法国和西班牙将自己对马岛的主权遗留给了后来从西班牙独立出来的阿根廷,而离开马岛半个世纪的英国人于19世纪30年代又回到了这里,并坚称自己一直拥有该岛主权。
回到马岛的英国人将阿根廷人驱逐出去,随后便一直居住于此。尽管只能隔海相望,阿根廷却从未停止过对马岛主权的争取。“致力收回马岛”几乎是每届阿根廷政府都要向民众做出的承诺。阿根廷对马岛主权的争取一直通过和平的外交手段进行,直至马岛战争的爆发。战争最终以英国的胜利告终。
英阿之争:今日仍难解
就在马岛战争30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英国外交大臣黑格日前表示,英国将”坚定不移地”保卫该岛。而阿根廷驻英国大使馆近日也以信件的形式警告称,将起诉英美帮助马岛石油勘探企业的银行。
有分析指,马岛主权的归属涉及巨大的经济利益。马岛附近海域蕴藏着大量的油气资源,石油储量或高达600亿桶,可实现上千亿美元的税收。近年来英国经济不景气,这些油气资源如得到充分开发,将使其拥有充足的能源储备。
此外,有分析认为英政府此时在马岛问题上的“强硬”或出于一定的政治因素考虑。30年前对马岛坚决开战的撒切尔夫人是英国保守党内唯一蝉联三届的女首相,也是20世纪最优秀的首相之一。同为保守党的英国现任首相卡梅伦正面临较为严峻的政治局面,他或许希望能在马岛问题上表现得同样果断,以给自己的政绩加分。
据英媒报道,为避免30年前马岛战争爆发遇袭时的尴尬,英国皇家空军正在进行秘密训练,模拟深入阿根廷境内对其机场发动空袭的战争。随着两国争端的升级,拉丁美洲许多国家纷纷对阿根廷表示支持。哥伦比亚外交部长奥尔金近日透露,拉美国家将在4月召开的美洲峰会上就这一议题发表声明。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也明确表示,如果英阿再次爆发冲突,“这一次阿根廷将不会一个人去战斗”。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