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建议
1、多渠道的补充养老保险基金,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提高养老金保值增值的能力
通过建立起有效的法律制度来管理养老保险基金,使养老保险基金得到有效的管理和运营,使养老保险基金得到有效的运用,安全的进入市场,使其得到真正的保值增值,把养老保险基金做大,做实。
2、解决养老保险隐性债务问题
第一,从国有资产或土地地租收入中划出一块转入养老保险基金。第二,通过增加税种或提高税率途径来筹资解决养老保险基金隐,r生债务。第三,适度地利用财政支出来填补养老保险基金隐性债务。第四,发行养老保险基金隐性债务融资债券。第五,发售社会福利彩票筹集资金偿还养老保险基金的隐性债务。第六,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本身,使养老保险基金隐,r生债务得到有效管理。
3、解决个人账户的“空账”问题
第一,加强管理,划分清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实行个人账户专管体系和社会统筹专管体系,从而避免社会统筹向个人账户“借”的风险。第二,通过法律制度来建立专门的基金管理部门来负责个人账户管理,使其基金得到有效的管理和营运,确保其保值增值。第三,国家应建立有效的制度来明确责任,对“老人”养老保险基金进行财政补贴,使养老保险金能够按时发放。第四,国家应在不同的适宜时间对养老保险基金进行补充,发展个人储蓄与补充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发展机制,使个人账户制度得到有效的施行。
4、改革我国现行的退休制度
第一,逐步提高法定退休年龄。提高退休年龄还可以在减少退休人口的同时相应地增加在职人口的数量,从而可以降低赡养比率。有研究表明,中国目前的退休年龄如果各提高5岁的话,当前退休人口会减少1000万,在支付水平不变的前提下,养老金的支出可以减少1/3。第二,建立激励相容的养老金给付机制。把退休时间和待遇之间紧密联系起来,根据不同的退休时间调节养老金的给付,体现公平与效率结合。第三,推行弹性退休制度。弹性退休制度是指在退休年龄、退休方式、退休收入具有某种弹性的、较为灵活的退休制度。弹性退休制度可以最大限度发挥人力资本,且有助于缓解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压力。
5、解决养老金替代率高的问题
第一,逐步降低“老人”养老金替代率,适时上调“中人”“新人”中低收入者的养老金替代率。通过养老金替代率的调整,将使养老保险收支状况得以改善。第二,加强财政补助力度。养老金替代率自动调整所需要的成本原则上由社会统筹账户承担,但是这可能引起社会统筹账户出现缺口。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由国家财政建立专门基金,进行转移支付,从而改善了养老金收支平衡。
6、提高我国养老基金运营效率
第一,拓宽养老基金投资渠道,在保障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实现基金资产增值;第二,允许养老保险基金在保障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实现基金资产增值前提下境外投资;第三,鼓励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基础设施与大型建设项目,这样即有利于支持国民经济建设,也有利于养老保险基金的有效利用。
7、逐步把我国所有人纳入养老保险体系,并在养老保险发展过程中建立起不同的养老保险体系,以适应我国不同的人口群体
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来看,我们首先要完善城市养老保险体系,然后发展农村养老保险体系,使城市养老保险体系和农村养老保险体系协调共同发展,这样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就会覆盖全国,所有人都得到保障,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得到完善和顺利发展。促进经济有效的发展。
8、强化社会保险法制建设
建立成一套适合于我国国情并有利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法律体系。使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有法可依,并得到有效的管理和实施。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