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在全市“看项目、抓落实、促发展”现场会上的讲话(3)

市长在全市“看项目、抓落实、促发展”现场会上的讲话(3)

五要体现国际化要求。坚持国际化目标上项目,是保证企业未来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当前,从全国范围来说,我市作为农产品加工基地的地位已经确立,从我市运出的农产品越来越多地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要确保具有我市原产地特点的农产品得到普遍认同和青睐,在搞好标准化生产的同时,还必须保证标准化加工。所以,我们必须把内功练好,把绿色食品之都的荣誉维护好。各县(市)区在项目谋划、建设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国际化、标准化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规划建设一批既能够带动我市农产品生产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又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项目。同时,要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同国际知名企业的联系,力争实现我市引进外资的新突破。

六要体现生态化要求。坚持项目建设的生态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我市是一个资源相对富集区,但同时也是一个环境脆弱区,项目建设要立足于资源优势,但绝不能以牺牲环境和过度消耗资源为代价。今后,要把资源环境要求作为项目建设的前置条件,注重项目谋划与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的衔接,讲求综合效益,最大限度地优化资源配置。特别是事关全局的重大项目,一定要想方设法挤入国家专项规划盘子,以加快项目前期工作进程,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从项目的规划选择入手,适度提高项目的准入门槛,首选那些科技含量高、效益好、无污染的项目,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项目坚决剔除。市发改委、市招商局、各县(市)区,要严格把握这个尺度,严禁碰触这个“高压线”。要鼓励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有效利用资源,降低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要认真执行项目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把环评预审和环境治理工作做到前面,避免重蹈建设-污染-治理-再污染-再治理的老路。

以上六点,是我市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中项目规划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新型工业化总体要求在我市的具体化。“六化”之间联系紧密,互相支持。各县(市)区和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统筹规划,综合推进,深入实施。

(三)突出重点,按“五个一”方式推进项目建设。在推进项目建设中,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必须紧紧围绕自身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突出重点上项目。对全市而言,要围绕建设绿色食品、装备工业基地、发展九大产业和延伸农业产业化十二条产业链上项目。对各县(市)区来说,要依托资源上项目,突出优势产业上项目,大力发展科技型、效益型、环保型的立县、立区的大项目。每个县(市)和梅里斯区都要依托各自的资源优势,围绕2-3个主导产业规划建设项目。其他各区要在按照全市的项目建设规划争项目、引项目的同时,突出抓好一批为装备制造业配套的吃配项目。各骨干龙头大企业要在继续通过科技创新“孵化”、提升项目的基础上,加快主辅分离,把“厂内”的配套分厂(车间)“裂变”成大项目。

要强化项目推进机制,确保项目建设取得实效。继续实行一个产业、一个规划、一套政策、一个班子、一套实施办法的“五个一”推进机制,使每个产业、每个项目都有专门的班子负责。去年以来,市、县(区)两级班子都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因此,今年市里对全市抓项目专项推进工作领导小组进行了重新调整,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有关副市级领导任副组长,各专项推进组还要确定有实力的部门和单位具体负责抓专题推进工作。各县(市)区也要相应配齐配强推进班子,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实施专项推进。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转变作风,坚持“领导围着项目转,部门围着项目办”,抢抓一切有利机遇跑项目、争项目、引项目、上项目。要强化项目建设责任制。继续实行市县两级领导干部联系大项目制度和项目推进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重点解决大项目建设中的资金、土地和审批等实际问题。对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落实跟踪责任制,全程搞好协调服务,按照定领导、定人员、定任务、定时限、定责任的要求,把工作任务逐项细化和分解,明确到具体单位,落实到具体人员。

(四)下决心在环境建设上搞突破。推进项目建设,需要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目前我市的经济发展环境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投资者和企业反映很大。为此,必须对全市经济发展环境进行一次全方位的整治。市委、市政府已经责成市政府研究室、纪检监察、法制办等部门,通过对全市经济发展环境不宽松问题的调查,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了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几点意见。这个意见印发之后,要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全方位的环境整治活动,尽快解决我市经济发展环境中的突出问题,促进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处理好几个关系,确保项目建设又好又快推进

我们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妥善处理好涉及项目建设的各种关系,又好又快地推进项目建设。

第一,要处理好项目建设与全局工作的关系。项目是聚集资源、技术、资本和人才等要素的有效载体,是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加快城乡建设,增加就业,壮大地方财力,增强发展后劲。项目建设决定发展全局,振兴老工业基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构建和谐社会等等,都需要项目建设。对于我市这样一个发展相对慢、经济总量小、贫困人口多、稳定压力大的欠发达地区来说,要加快发展,根本出路在于扩大投资,增加项目建设。充分利用当前千载难逢的国家扶持政策、产业转移加快、市场需求旺盛等各方面机遇,也主要体现在项目

建设上。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项目建设作为全局工作的生命线,将工作重心放在抓企业、上项目上。要在总体工作安排上,使人力、物力资源向项目建设倾斜,紧紧围绕项目建设开展全局工作,在全市上下形成项目建设热潮。要完善项目建设考核体系,把项目建设情况作为评价全局工作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标准。

第二,要处理好大项目与中小项目的关系。一方面,无论大项目,还是中小项目,都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另一方面,大中小项目之间还可以协作配套,没有中小项目,大项目也很难做大。因此,在抓好大项目的同时,坚持大中小项目一起上。要发挥中小项目投资比较少、风险比较小、船小好调头的优势,在延长产业链、发展吃配项目上做文章,发展中小项目群体。对一些发展潜力大的产业,暂时不具备上大项目条件的,要先从小做起,逐步做强做大。

第三,要处理好引进项目与本地项目的关系。无论是引进项目还是本地项目,只要能够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政策和服务上都要一视同仁。引进项目可以弥补资金、产品、技术、管理、人才、市场等要素的不足,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扩大招商引资,积极引进大项目、好项目。但我们也要大力发展本地项目,在税收、土地、资金等政策支持方面与引进项目同等对待。要立足现有企业资源,做大做强优势产业。要充分激活区域内的金融资本、企业资本和社会资本,开发新项目。

第四,要处理好数量规模与质量效益的关系。项目越多,规模越大,发展就越快。从各地项目建设情况看,新上项目数量明显不够,还不适应全市加快发展的需要。要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必须坚持抓项目促发展不动摇,千方百计增加项目,能上多少就上多少,不断扩充项目总量。项目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既要考虑其数量规模,更要突出其质量效益。评价一个项目的好坏,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评价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不仅要看其自身的投入产出是否经济合理,还要将其置于区域经济的大格局中去综合评估,看其是否符合区域产业布局要求,是否有利于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是否对环境造成污染及对资源造成浪费,特别是要避免低水平。只有这几条全部具备,才是好项目,才是更广意义上的赢利项目。

同志们,项目建设是推动工业经济科学跨越发展的根本着力点,也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突破口,我们一定要把项目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解放思想,采取超常规措施,努力实现项目建设的新跨越,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责任编辑:潘攀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