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张名片”叫响全国,##沿海开发的优势和潜力进一步释放
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正举全县之力,精心打造“东方深水大港、绿色能源之都、黄海旅游胜地”三张靓丽名片,奋力争创江苏沿海开发第一县。
一是东方深水大港。洋口港地处长江“黄金水道”和东部沿海“黄金海岸”的交汇处,是江苏乃至中国东部沿海稀缺的国际性天然深水海港港址,不仅拥有国际级河口港通江达海的自然条件,而且在港口功能上与上海洋山港、浙江北仑港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经过20多年不懈努力,洋口港的基础设施和临港项目建设已经取得重大进展,已于2008年10月28日实现初步通航,开启了江苏出江入海的新通道。当前,江苏沿海开发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洋口港的作用和地位将在新一轮沿海开发中日益凸现。洋口港开发建设为江苏承接以能源及重化工业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国际产业资本转移提供了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平台,为推动江苏新一轮产业布局调整、促进江苏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增长极。洋口港开发建设的影响力正在不断提升,江泽民、回良玉、李源潮、顾秀莲、董建华、黄孟复、孙家正、李金华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相继视察洋口港。我们将全力加快建设步伐,力争用10—20年的时间,把洋口港建成以石化、能源、冶金、现代物流等产业为主导、绿色生态、和谐发展的沿海港口城市。
二是绿色能源之都。##可再生能源充裕,发展绿色能源产业条件得天独厚。2004年,##被国家发改委批准为“绿色能源创建县”,由此拉开
了##打造全国首个绿色能源县的序幕。根据规划,##风电总装机规模可达412万千瓦,其中陆上风电场62万千瓦,海上风电场250万千瓦,潮间带风电场100万千瓦,建成后将成为亚洲规模最大的风电场。目前已累计装机150台套,投产规模达25万千瓦,累计上网电量达8亿千瓦时。已成功并网发电的秸秆发电项目是国家发改委核准的全国第一个生物质发电示范项目,也是国内第一家采用纯秸秆燃烧发电技术的项目,多项关键技术填补国内空白。以南通强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为主体,汇聚国际先进技术,落户于##经济开发区的非晶硅薄膜光伏电池项目,首条25兆瓦生产线于2008年3月份正式投产,产品质量国际领先。在不到11个月时间内,创造了单线产能、电池转换效率、设备投入产出率和批量投产时间四项国内第一。新上的两条70兆瓦生产线已批量投产,计划到2010年,产能可扩大到200兆瓦,成为世界级的薄膜电池生产基地,到2015年,进入世界太阳能薄膜电池生产行业前五强。此外,##正积极开展沼气发电、生物柴油、风能制氢、潮汐能电站等项目的前期工作。至2015年,##绿色能源年发电能力将达到25亿千瓦时,可再生能源生产量占全县能源消耗总量的70%以上,随着新能源设备制造业的不断引进,至2020年,全县新能源产业产值将占全县GDP的50%以上,成为“华夏绿色能源第一县”。
三是黄海旅游胜地。##地处江苏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重点开发的“沿南黄海旅游带”和“苏锡常通旅游区”,辽阔的海域、丰富的海产、宽广的滩涂为##发展旅游业搭建了一个精彩而崭新的平台。##沿海旅游规划面积已达到100多平方公里,正重点开发实施“海上迪斯科”、东方神韵度假村等大型滨海特色餐饮旅游休闲项目,为打造国家级海洋生态旅游度假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目前,我县已精心推出了逛洋口大海港、赶东方海子牛、观汹涌黄海潮、看海上红日升、听空中交响乐、品天下第一鲜、游古韵范公堤、赏风电新景观、进绿色大氧吧、泡黄海第一泉等十大别具一格的滨海特色旅游项目,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成为##特有的旅游品牌。
三、“四大平台”功能配套,已成为承接优质产业资本转移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把做大做优工业园区作为吸引产业和资本转移的重要载体,高起点规划建设了一批规模大、特色明、配套优的工业园区。
一是江苏省##经济开发区。江苏省##经济开发区为省级开发区,是##重大项目集聚区和高新技术示范区。开发区位于##县城,总规划面积为35平方公里,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已有美国、英国、日本、泰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和香港、台湾等地区的近400家企业落户开发区,总投资逾206亿元。区内规划建有风电、光电、石油钻采成套设备、汽车电子信息等四大产业园区。投资2.8亿美元的柔性太阳能电池板项目正在加紧推进,投资7000万美元的非晶硅太阳能薄膜电池项目和投资5亿元人民币的新源风电设备制造项目等重大项目已正式落户并开工建设。2006年被评为中国“长三角地区最具投资价值开发区”。
二是江苏省洋口港经济开发区。洋口港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135平方公里,根据规划将重点建设海上作业区、临港工业区、综合物流区、新城区、旅游度假区等五大功能区。洋口港经济开发区具有承接国际资本战略转移的现实基础。港口规划已获得国家交通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省政府专门出台了支持洋口港加快发展的相关政策。口岸被列入国家一类口岸扩大开放规划和审理计划。一批港口基础设施及临港产业项目正加快洽谈、落户和实施,10平方公里的临港工业区“三通一平”已配套到位,12.6公里黄海大桥已实现通车,1.44平方公里太阳岛围堰工程已具备项目落户条件,万吨级重件码头已经启用,为液化品配套的管线桥工程已开工建设;由中石油、新加坡金鹰集团、江苏国信集团等联合投资160亿元人民币的江苏LNG项目正在加快建设,美国空气化工项目、新加坡凯发集团污水处理厂、工业水厂等重大项目即将开工;华能国际电力公司投资300亿元的电力能源基地项目已经签约,宝钢集团矿石中转及合金加工项目、中国天诚集团码头开发项目、国投公司煤电港运产业链项目、澳门永晖煤炭一体化等项目正在加紧落实。中石化、中海油、中国化工集团、英荷壳牌等国际性大公司、大财团也纷至沓来。三年内,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在洋口港经济开发区的投资将超过五百亿元。洋口港经济开发区已成为国际资本战略转移和大型临港产业集聚的首选区。
三是##沿海经济开发区。##沿海经济开发区总规划面积78平方公里,依托特色资源,规划建设沿海生态旅游开发区和高科技工业园区。##沿海旅游开发区总规划面积52平方公里,目前发展形势十分喜人,南通青少年培训教育基地、海印寺休闲景观区、南通金蛤岛温泉度假村、南通小洋口乡村俱乐部已正式对外营业;南通驾驶员培训中心将于近期对外运营;由中国携诚网有限公司投资2亿元的海滨牧场项目已正式落户。高科技工业园区规划面积26平方公里,按照“开发集约、功能配套、国内一流”的发展定位,一期7.5平方公里已经建设到位,各项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已引进国内外企业96家,总投资达50亿元;二期18.5平方公里水、电、路、通信、绿化等基础设施基本完成,目前已有14家企业签约落户。通过3—5年的努力,我们将把园区打造成为“高科技、生态型、专业化”的特色产业园。
四是##东安科技园区。东安科技园区位于##洋口港东南侧,总规划面积69平方公里,以机械、电器装备、生物工程、新材料、循环经济等产业为主要发展方向。随着##集疏运体系的不断改善,园区的项目承载能力快速提升,发展优势逐步显现,正迅速成为承接上海及苏南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已吸引了来自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香港、台湾等地区的客商进区投资。目前已落户工业企业42家,总投资规模超过25亿元。我们将紧紧抓住国家加快循环经济发展、江苏实施沿海大开发的新机遇,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总体要求,将园区打造成为资源集约、产业集群、项目集聚的一流园区。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