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树清: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2)

郭树清: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2)

二、现阶段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资本市场的自身结构不平衡。首先表现为股票债券比例失调。2011年底,公司类信用债的余额不到股票市值的四分之一。债券市场仍以国债、金融债、政策性银行发的债为主,公司类信用债券仅占全部债券市场的五分之一左右。其次是股价结构不平衡。2011年新股平均发行市盈率为48倍,而沪深市场的全年平均市盈率只有17.76倍。“优质不优价”问题突出,股价不能客观反映股票的内在价值。比如2012年7月12日,创业板股票的市盈率是34倍,中小板27.56倍,ST、*ST60倍,而代表优质蓝筹股公司的沪深300指数,市盈率只有11.28倍。此外,投资者结构也很不合理。不要说与发达市场相比,我国的专业机构发展严重滞后,就是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比较,我们也有很大差距。国际证监会组织的数据显示,2010年马来西亚的境内专业机构持股市值占总市值的69%,境外机构占22%,境内企业和个人仅占9%;罗马尼亚、土耳其与之相近;韩国的境外机构占36%,境内机构占23%;阿联酋的境外机构占11%,境内机构占34%。反观我国股市,境内专业投资者仅占16%,境外专业机构只有1%。更不合理的是,A股市场个人投资者持有市值占26%,但完成的交易额却占到全市场的85%左右。

第二,市场的波动和震荡幅度比较大。以金融危机前后的数据为例。2007年,上证指数上涨97%,2008年下跌65%,2009年又上涨80%。相比之下,2008年香港恒生指数下跌48%,2009年上涨52%。美国市场则更能说明问题。本轮金融危机爆发在美国,但在情况最坏的2008年,道琼斯指数也只下跌了34%,2009年上涨了19%。过去20年,除去本轮金融危机,道琼斯指数走势总体都很平稳。暴涨暴跌不利于市场功能的有效发挥,也使大量投资者遭受利益损失,影响市场信心。

第三,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相对较弱。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实体经济中的大、中、小微型企业分别有数千家、数十万家和1000多万家,这种企业层次在客观上需要一种“金字塔”形的资本市场体系与之匹配。但是,我国市场的主板(含中小板)、创业板、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却呈“倒金字塔”形,现有的上市公司主要是大中型、成熟型企业,场外市场功能也尚未有效发挥。由于市场体系结构不健全,加之市场的弹性和包容性不够,导致实体经济中大量真正初创的、新兴业态的、新商业模式的企业不能得到应有的支持,知名网络公司很少在国内上市,对文化创意、“三农”、高科技、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服务也远远不足。此外,债券市场服务中小微企业的能力同样薄弱,被寄予厚望的中小企业私募债也是刚刚起步。

第四,为居民提供的投资理财产品相对匮乏。目前,不仅证券投资基金公司普遍存在产品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不足、同质化严重等问题,就是整个财富管理行业,也处于一个比较矛盾和尴尬的境地。除了知识、经验和人才不足之外,更缺乏品牌,缺乏市场和公众充分信赖的投资理财机构。在这种情况下,多数居民只能选择银行存款。观察我国居民的个人金融投资,银行存款占了总额的64%,股票、债券、基金等的比例不到14%,而美国的居民金融资产中,股票、基金和投资于资本市场的养老金合在一起,达到近70%。

第五,潜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比较大。目前,我国的全部银行贷款已经超过60万亿元,远大于直接融资规模,而直接融资中的国债和公司债,大部分也是由银行持有。这绝非一个稳健、灵活、高效的金融体系所应有的特征,反而意味着经济体系中大部分的金融风险没有得到分散,仍然集中在银行体系。国际上有很多研究证明,在资本市场发达的经济体,其广泛的参与群体能够更好地分散市场风险、承担危机冲击,所以经济复苏的速度一般会高于其他国家。从这次金融危机也可以看出,虽然危机源于美国,但是美国经济的复苏在所有发达国家中是最快的,已经连续12个季度实现正增长,而很多欧洲国家则恢复缓慢,甚至陷入负增长。这种反差值得高度关注。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