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我对未来中国经济持乐观态度

张军:我对未来中国经济持乐观态度

观点摘录

●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增长这么快,不仅是因为它的资本积累速度加快了,有不断提高的投资率,而且更重要的是它的总体投资效率、技术进步都非常明显。

●当前对中国经济的讨论很多都以所谓需求结构的不合理来推断未来经济增长的不可持续性,这样的看法没有考虑这些结构变量未来可改变的可能性,中国未来的消费占比一定会不断提高。

●观察中国未来能否保持较强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势头,正确的思维方法是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走过来的路径是否大体正常,中国的道路是否遵循了一般的经验规律。

当前大多数讨论中国经济的文章都从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和国际环境的变化出发,并以中国经济在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特别是以所谓需求结构(投资与消费)的不合理来推断未来经济增长的不可持续性。这样的看法在逻辑上过于简单化,没有考虑这些结构变量未来可改变的可能性(如国际经验所表明的),也没有充分意识到我国政府在执行结构改革和针对变化的条件而改变政策的可塑能力(如过去30年的改革经验所展示的)。这里,我从国际经验的视角观察中国经济。我认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不是由短期的需求条件决定的,而是由来自供给方的重要因素,特别是结构变化的动力决定的。

过去几十年中国为什么能实现经济的高增长

2005年,中国的GDP总量超过了英国,2007年又超过德国,到2010年刚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估计按照目前的增长趋势,只要中美两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之差可以维持在3.5到4个百分点,中国的GDP总量在2020年前后跟美国持平甚至超过美国是可能的。应该说,高速增长这一现象其实不是很遥远的事情。二战后,世界上出现了一些增长特别快的经济体,主要集中在东亚地区,有日本和东亚四小龙。这些经济体可以保持7%到8%的增长率。为解释这些现象,世界银行出版了研究报告,对东亚经济为什么可以实现高速而持续的增长做出了系统性的研究和总结。

经济学家发现,要实现经济发展,一个国家必须有比较快的资本积累,没有积累,就不能发展。经济发展的最核心问题是加快资本积累,就是这个国家的国民收入中用于储蓄和投资的部分要大幅度增加,国民收入不能都消费掉。现在欧洲的很多债务危机的国家,它们为什么出现经济不增长呢,一方面因为收入水平相当高,增长动力没有了;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这些国家的国民储蓄已经很低,每年挣的钱都用于社会保障和其它的消费,没有存留,甚至要举债用于消费和社会福利开支。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战后半个多世纪,世界银行在非洲尝试了所有增长的模式,但是没有一个成功的,任何模式在非洲都不管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储蓄率过低。而上世纪60年代以后,香港、台湾、新加坡、韩国东亚四小龙成功实现了经济增长,它们的共同特征就是储蓄率比较高。

那么,如何实现较快的资本积累呢? 苏联过去的资本积累也很快,但是经济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即使有过高速增长的阶段,也只是昙花一现。1960年的时候,赫鲁晓夫在联合国脱掉靴子敲打主席台,大声高喊“我们埋葬你们!”可是不久苏联的经济就出大问题了。原因是什么呢?主要是因为技术不进步,有高积累没有用。事实上,对于发展中国家或者比较落后的国家而言,确保资本的积累过程伴随足够的技术进步是非常重要的。中国在过去20年里保持了比较高的投资率,使得资本存量快速增加。我的计算显示,过去20年,资本存量平均每年增长大约12%,高于改革的头10年,因此资本产出比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快速提升,而这个时期正是中国GDP增长最快的时期。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资本积累的加快伴随了技术的进步,这是与前苏联很不同的。中国的技术进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了贸易。中国过去20年,进出口贸易增长非常快,而且贸易的扩张主要通过外商在华的直接投资(FDI)而实现,这是技术进步的重要来源。对中国经济发展来说,进口甚至比出口更重要,因为相对于出口消费品而言,中国进口的大都是资本品和中间品,所以进口的都是技术,包含在资本品中的技术。以贸易和FDI为途径吸收和消化国外的技术,并逐步实现技术的本土化和技术升级,是中国技术进步的基本方式。

资本积累是否伴随了技术进步,大概可以用最简单的增长核算方法看出来。增长核算的原理是,投入要素的增长率的加权值是否大于或小于产出的增长率。两者之差被称为“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增长率。迄今为止的研究都发现,中国在高速资本积累期间依然保持了较好的TFP的增长率,大概每年平均3%-4%,对GDP增长的贡献平均在35%-40%。这个成绩即使与东亚经济相比,也是相当不错的。我认为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在过去20年里,伴随资本积累过程的是我们的市场开放、竞争、贸易扩张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所有这些都帮助中国可以维持较好的技术进步的速度。这也就帮助我们回答为什么中国经济可以增长这么快的问题。我想,这不仅因为它的资本积累的速度加快了,中国有不断提高的投资率,更重要的是它的总体的投资效率、技术的进步都非常明显。

从某种意义讲,以上还只是给出了未来持续较快增长的必要条件,不一定充分。现在每个人都关心中国未来是否具备再增长的能力?特别是,在需求条件上,中国未来是否可能释放和维持旺盛的国内需求来支撑经济的持续增长;能否在未来站到技术的前沿,能否成功实现产业的升级。对于这些问题,我分为两个方面的问题来说明,一个是关于未来的国内需求条件的变化趋势,特别是消费需求和储蓄率的变化,另一个是关于技术进步和未来产业升级的问题。因为这两个问题都与现在备受关注的“中等收入陷阱”有关,所以,我的讨论也有助于回答中国为什么不太可能跌入这个中等收入陷阱的问题。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