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灿荣:冷静看待美国重返亚洲(3)

金灿荣:冷静看待美国重返亚洲(3)

第四个是其他方面对美国的牵制。从文化意义上来讲,美国起源于欧洲,是一个欧洲国家,很长一段时间它的地缘战略重心位于欧洲,国内的欧洲派一直是主流声音,他们要求把欧洲作为战略重点不动摇,同时欧洲国家也呼吁美国对自己的重视程度不降低。奥巴马虽然对待欧洲的热情没有亚洲那么高,但身为总统也不得不重视来自欧洲的声音,不得不衡量欧洲在美国政治和全球战略中的分量,因为失去欧洲等于失去半壁江山。美俄关系跌宕起伏,龃龉转冷,在部署“反导系统”问题上美俄剑拔弩张。特别是2011年末的俄罗斯杜马选举中,美国指责选举不公、目标直指普京,无疑激怒了普京与美国之间的关系,普京当选总统后未来美俄角力恐将有增无减。中东地区战争阴云密布,伊朗问题、叙利亚问题持续发酵,处于战争边缘,随时都有可能再次将美国拖入中东战争的泥潭,伊拉克、阿富汗安全局势脆弱,前途未卜。美国面临着一个严峻形势的考验。美国绝不会放弃在中东这一关键地区的军事优势和战略重点,打击恐怖主义与保护以色列等盟友是美国不可放弃的责任,中东仍将是美国战略的一个永恒的支点。美国的后院也不安定太平,拉美地区左翼领导人相继上台,纷纷主张要“反抗美国压迫”,2011年12月正式成立拉美及加勒比国家共同体,33个拉美国家集体“抱团”向美国说“不”,追求没有美国的美洲一体化。

结语

面对美国的“重返”,中国应该如何作出正确反应,非常关键。第一是要加强重视、谨慎应对。美国重返亚太正在展开密集部署和行动,有可能把地区局势搅得更加混乱、搞得更加复杂,很可能让中国周边一些国家误判形势,采取危险、过激行为,甚至是擦枪走火。这个时候中国一定不能掉以轻心,要将形势和困难估计得更加充分些,在应对上要更加灵活自如些。第二是要保持淡定、坚定信心。淡定之一:美国自2009年开始提出“重返亚太”的主张,其实是对过去战略失误的调整,用战术上的进攻弥补战略上的不足,因为小布什执政八年来,美国受到反恐、伊拉克和阿富汗两场战争的牵制,对亚太地区特别是东南亚地区有些忽视。而同期,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影响力及军事实力在迅速扩大,美国高调返回,其实是战略上弱势的反应。淡定之二:美国的存量虽大,但中国的增量很好,仍然处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的趋势不会改变,今后十年继续一心一意谋发展,保持往上走的积极态势,坚信时间在中国这边,未来属于中国。淡定之三:当前,周边形势的确比较严峻,但中国树立并增强大国自信,不被乱局迷惑而自乱阵脚,如果周边那些国家执意随美国而起舞,不妨祝福他们合作成功,保持一种开放、平和的态度,风景依旧会独好。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