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解读十八大报告】王如松: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3)

【独家解读十八大报告】王如松: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3)

核心提示:我觉得其中有四个字能够概括报告的特色:一是“民”,民生、民主、民心

四、大智小康,文明生态

1. 人类文明形态的生态演变

未来社会是一种智慧型社会,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人民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都要翻一番。

人类文明经过哪些形态?原始文明以采摘狩猎为特征,以发明用火和金属工具为标志,是一种自生式的社会形态; 农业文明以种植养殖为特征,以发明灌溉和施肥育种为标志,是一种再生式的社会形态; 工业文明以市场经济为特征,以大规模使用化石能源和机械化工产品为标志,是一种竞生式的社会形态; 传统社会主义以社会公平为理想,是一种共生的社会形态。

2. 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

讲生态文明为什么要推上面几种形态,单一的机制都不是可持续的,生态文明以可持续发展为特征,以知识经济和生态技术为标志,集自生、共生、再生、竞生为一体的高级社会形态。

生态文明,要吸收原始文明自身的机制,农耕文明再生机制,工业文明的竞生机制和社会主义共生机制为一体,把四个机制深深融入和全面的贯穿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中去,这就是我们生态文明的发展的过程。

我们工业文明的话,应该是在推进物质生活的进步,认知能力的发展,资源的开发等能力是强化了,但是它也增加了我们风险,我们从太阳能到化石能,从生物质链到矿物质链,从自生的人到寄生的人,我们生态风险在增加,适应能力在退化。

我们讲生态文明,就是人和生态环境的脉络伦理。生态文明就是生态文化发育进化过程,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在自然、社会形态关系上具体表现,生态文明,我们生态的一些机制融入到经济增值、文化建设中去,去推进生态、体制和认知的文明。

物态文明是经济生产文明,体制文明是政治生活中的,我们体制法规,我们政策管理等等。

认知文明是我们文化层面的,怎么把四个文明抓好,就是把生态文明贯彻到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建设中去。

体制文明,要实现从十六大到现在中央提出来五个统筹:城乡统筹、人与自然统筹、对内与对外统筹,以及十七大提出的调整另外四个贯穿中央和地方,个人与集体,局部和整体,当前和长远。这几个统筹关系如果协调好,人的生产活动和生产关系的这么一种管理,我们说体制文明就能够改善。

物态文明包括生产文明和消费文明,生产文明刚才讲了一些,特别是消费文化,我们的社会有很多是不健康的一些消费文化,比如说从以金钱为中心的富裕生活到以健康为中心的和谐生活,从以数量多多为目标的占有型消费到以功效优化为目标的适宜型消费,从以外显为中心的摩登消费由到以内需为中心的科学消费,从以利己为中心的物理型关爱到以爱它为中心的生态型关爱,我们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上有很多活动基本上满足自己生存的这种需要上,怎么利他,爱他的心比较起来有待改善,当年我们号召学习雷锋的活动非常必要的,从将来的话,我们提倡心态文明,心态文明是人对待和处理其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关系的精神境界,包括温饱、功利、道德、信仰和天地境界。就要在这些方面要多多进行正面的引导。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态文明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24个字,我觉得第一个,前八个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就是一种物态文明;我们物质生产消费过程中的物态文明的共识,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是事态文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心态文明。处理和人和周边的关系生态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生态学相辅相成的,生态学怎么通过这些领域提高人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这种价值观,才是我们生态文明实现的其中一个有效的途径。

4. 把生态文明建设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融合

我们2020年全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小康社会什么样的社会呢?从生态学的预测,从经济过程,现在主要是物质的生产,物态为主。将来是服务性,生态性的为主,空间的格局,基本上集中在大中工业化和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将来要实现城乡一体化,要从集聚型逐渐走向适度分散型,生产工具靠知识和技术,未来把知识和技术转变为智慧,上升到智慧阶段,生活导向。现在都是要集聚财富,越富越好,富裕型的,未来向健康型的,生态文明、人居健康环境导向,管理模式是树状自上而下管理,现在是网络状的管理。我们现在社会矛盾很多,很多由于不公平性引起的,实际生态学求的和谐不是公平,任何一个生态系统总有不公平的地方,比如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是不公平的。我们要追求的和谐生态文明,不能追求决对的公平,市场经济通过差异激励人们创造力,能够实现新的增长,这绝对公平,绝对均衡,我们是不提倡的,但是需要和谐,这是“十八大”报告精髓,追求和谐,实现公平。

小康社会的话,它的衡量不能光是GDP,还包括自然生态的健康,水土、气、生、矿的健康,还有经济生态的繁荣,还有社会生态的和谐。经济发展一般都用GDP来测总量和发展速度,生态发展实际上包括了特别是生态服务,生态品质,我们生态风险的应对能力等来衡量生态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包括健康品质、文化素质、殷实程度,平均期望寿命等等。

我们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目标,实现两个目标,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二是建成富强、文明、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里面都是需要我们生态文明的一些渗入,我们和后工业化一些国家,最大的差距是生态文明的差距,所以我们希望在最近还有八年要到我们的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时候,我们生态文明有一个很大的进步。

今天我的讲座就到这儿,总结的话,我讲了“生态”,生态的生是开拓、竞生,整合、共生,循环再生和适应自生;态是物态和谐,事态祥和,心态平和,智态平和,就是人们智慧的状态。

十六个字讲,“物竞天择,道法自然,事共人为,心和文化”。我们学习实践和贯彻党中央的“十八大”报告,就是要深深融入和全面贯穿把生态文明贯穿到社会经济建设中去,来实现几个“一”,我们报告中一以贯之,一个一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绿韵红脉。“三生融一”:生产高效、生活适宜、生态美丽 ,发展是硬道理,自然和社会怎么合一,合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和谐,发展是硬道理,我们要包括经济的发展,人的发展和环境的发展。另外我们“十八大”报告,要推进新兴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归一”归到城乡一体化。要把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要渗入,要贯穿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中去,也要进入一个“一”(五位一体),就是社会主义文明新时代,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