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根据最新数据,2012年第三季度我国GDP增长率已降至7.4%,经济下行趋势明显,GDP的下降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经济下行与内在的经济结构有什么关系?中国又是否会落入中等收入的陷阱?《世纪大讲堂》《收入分配与发展陷阱》正在播出。
王鲁湘:好,下面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王小鲁先生演讲,他今天演讲的主题就是《收入分配与发展陷阱》,大家欢迎。
王小鲁: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和大家一起讨论收入分配问题。我今天想讲四个部分的内容,首先我想讲一讲近期的经济下行它和结构失衡的关系。因为这个问题实际上和收入分配问题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那么我们大家知道从最近两年经济增长的数据上来看,我们面临一个很突出的经济下行,这么一个现象,从2010年到现在,如果我们按季度GDP增长率来看,几乎是每一个季度都比上一个季度的增长率在下降,那么到今年的第二季度,增长率已经降到了7.6%,那么和过去的10%以上的增长相比起来已经是一个比较大幅度的下降。那么这个下降什么原因造成的?
我们如果从需求角度来看,可以把它分解为三个因素,就是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外需,就是反映在我们的进出口上。那么从这三个方面的影响因素来看,实际上突出的下落的是外需,就是说我们的出口在迅速地下降,我们出口过去大概十年左右的时间,保持了超过20%的增长率,如果按美元计算的话。那么除了2009年有一个大幅度的下降,因为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那么其他的历年基本上都保持在20%以上,但是今年的一到七月份出口增长率降到了7.8%,这个下降当然主要是因为欧美市场不景气,这是一个直接的原因。
如果看这个其他方面的需求,我们可以看到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增长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正常的,固定资产投资今年1到7月份增长里扣除了价格因素还在18%,那仍然是一个不低的增长率,和过去十来年的情况基本上差不多。我们的消费最近一两年因为居民收入增长比较快,所以居民消费也还保持了一个相对比较快的增长。如果看这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大概也超过了10%,也是一个相对不错的增长。
所以说从三个方面的需求来看,突出的影响经济下行的就是出口,出口下降了,那么导致了经济下行,但是为什么出口下降会那么直接,那么大幅度地直接影响经济增长,我想它说明一个背后的原因,就是说我们的经济本身存在内需不足,所以过去的经济增长过度的以来了外需和投资拉动,我们过去十年来的出口每年百分之二十几的出口增长,应该说是一种超常的增长,而如果没有这样一种超常增长的话,我们过去这些年的接近10%的经济增长率实际上是不能保证的,它是依赖了这样一种外需的出口的迅速扩大。另一方面我们固定资产投资过去长期以来增长也很快,特别是在2008年以后金融危机的期间,我们政府采取了扩大内需的政策,主要是扩大政府投资的政策,和扩大货币供应的政策,所以在那两年中间,投资起了更重要的拉动作用,投资急剧上升,急剧扩大,对这个经济增长起了拉动作用。我们过去这十年中间,内在的经济机构一直在发生变化,而这个变化一直是朝向消费需求,相对比重下降,而投资需求和外需的比重在上升,朝向这么一个方向来变化,这个变化的趋势如果不改变的话,那么预示着我们未来内需不足可能会变为常态,而这个经济增长就缺乏了有利的保证,我想这是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就是说中等收入陷井可能已经变成我们一个现实的危险了,那么接下来想给大家解释一下为什么说我们这种结构性问题会导致内需不足,会导致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危险。
我想首先比较突出的一个指标,我们可以看消费和储蓄之间的相对关系,我们在GDP中间最终消费占的份额从过去,可以说从上世纪中期以来,1950年到现在,大的趋势是消费率在下降,储蓄率在上升,那么这个消费率下降储蓄率上升的过程在一定时间内它对经济增长起了,很有利的推动作用,因为当你储蓄率上升的时候,你就有大量的资金可以用来投资。因此这个大规模的投资可以带来经济更快的投资,可以带来固定资产存量就会迅速地扩张,生产能力会迅速地扩张,你各方面的投资需求得到满足,因此经济增长能够得到一个有利的支撑。但是最近十年这种变化的速度加快了,比如说居民消费在过去十年里面从2000年到现在是加速下降,而储蓄率是加速上升的,总的来看我们过去1950年左右的时候,居民消费率大概是接近80%,也就说只有20%多一点的储蓄率,这个比重到2000年的时候,大致是消费率是在60%左右,但是现在最终消费率降到了50%以下,这是最近十年中间发生的。而其中的居民消费所占的比重已经降到了GDP的34%,这种情况在世界上相对来说也不多见,就是说居民消费占的比重这么低这种情况,因为大部分国家居民消费总是会占GDP的一个主要的份额。那么我们的GDP占到了,只占了GDP的三分之一了。
所以从结构变动上来,我们所面临的这种内需不足,可能很大程度上是和消费率的下降,储蓄率的上升是直接联系在一起的。高储蓄高投资确实带来了高增长,但是这个高增长应该说是有一个限度,就是说,我们如果说储蓄率和投资率在不断地上升,在不断地提高,它会造成一个结构失衡,那么这个结构失衡最近几年表现得非常明显,就是说特别是我们2008年、2009年开始搞四万亿投资,扩大政府的财政方面的投资,那么它在当时起了对抗金融危机的作用,因为出口掉下来了,我用投资需求把经济增长拉上来,这个当时是确实是起了明显的作用,但是这件事情过去之后,我们看到它带来的一个副产品,就是各行各业的过剩的生产能力增加了。
因为大量的投资会造成大量的新增生产能力,生产能力会扩张很快,那么新增生产能力迅速扩张,它需要有一个条件,就是说生产能力扩张了,它就会带来生产规模的扩大,带来大量的产出,这样的产出是需要有人来买的,这些产品是需要有需求的,而居民消费相对增长比较慢,于是就没有相应的需求和这种供给的增长相适应。它带来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说虽然投资在当时拉动了经济增长,明显的拉动,但是投资完成之后就出现了产生迅速扩张,而扩张了的生产能力往往在市场上找不到出路,变成了过剩产能。那么于是又面临,进一步的面临内需不足,消费需求不足,这变成了一个悖论。也就说生产能力的扩张,它并不是无限的,它是有一个结构要求的,当我们这个国民经济结构已经出现了失衡,出现了过度储蓄和过度投资的这样一种情况的时候,生产能力进一步扩张,它带来产能过剩进一步加剧,而未来会出现更多的内需不足,这是一种结构矛盾反应。我想这是我们面临的问题。
而这些经济结构调整的背后,恐怕更多的是体制方面的问题,尤其是和收入分配相关的问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