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加宁:改革开放到底能带来多少红利(2)

魏加宁:改革开放到底能带来多少红利(2)

3.30多年来中国经济经历了三次大的高涨,无一不与改革开放有关

记者:党的十八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新要求,但毫无疑问,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风险,面对这样的现实,很多人都想知道,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来自何处?您怎样理解改革是最大红利?

魏加宁:从过去30多年的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来看,经济增长周期与改革开放周期二者之间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中国经济经历了三次大的高涨,无一不是与改革开放有关。

第一次改革开放高潮与经济高涨的国内背景是,“文革”结束时,国民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中国开展了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争论的焦点是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场争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成了80年代初开始的改革开放第一轮高潮:农村实行联产承包,沿海设立经济特区,积极吸引外资等,从而带动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经济快速增长。

第二次改革开放高潮与经济高涨出现在90年代初。当时中国开展了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围绕着“姓资姓社”问题展开了一场大讨论。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将中国改革开放推向新一轮高潮,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中国经济快速升温,甚至一度出现过热,不得不进行宏观调控。

第三次改革开放高潮与经济高涨出现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当时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出现了通货紧缩。90年代末,中国开展了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争论的焦点是加入WTO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当时中央果断加快入世谈判进程,中国成功加入WTO,实现了全面的对外开放,从而导致中国经济在新世纪头十年里实现了出口带动下的快速增长。

我认为,目前我们迎来了第四次改革开放高潮。在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影响下,中国经济增长今年再次放缓。大家都在思考和讨论中国经济怎样转型、怎样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我相信这一次新的思想解放会带来新一轮的改革开放高潮,而新一轮的改革开放高潮必定会带来中国经济新的快速增长。

今年以来,中国政府正在加快推进改革开放进程,在国务院的推动下,各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放开市场准入的措施,各级政府也都在积极争取在改革方面先行先试。如果新一届政府能够把这件事情贯彻到底,我们就能够实现一个全面“对内开放”的新局面,中国经济就会进入一个新的高涨阶段。 

4.深化改革开放,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记者:您提出的“第四次改革开放”的核心是什么?关于改革,现在人们有一个共识,就是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您认为有哪些障碍亟须克服?

魏加宁:十八大报告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我认为,这就是“第四次改革开放”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当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光解决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还不够,还必须解决好“政府与国民的关系”,要分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国民自己应当尽什么样的义务。此外,还要解决好“政府与政府的关系”,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分清楚哪些事权应当由中央政府承担,哪些事权应当由地方政府承担。

目前,在要加快改革这一点上似乎已经形成了共识,从上到下,从企业家到政府官员,从专家学者到广大民众,大家都认识到:矛盾不能再拖,改革必须加快。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一手反腐败,一手抓改革,切中时弊,深得人心。

在此背景下,我认为,当前推进改革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尽快落实十八大提出的“完善体制改革协调机制”。能否建立起一个超越部门利益的、科学、民主的改革决策机制,事关改革的成败,事关我们能否成功渡过“深水区”,事关我们能否克服利益集团的阻力,防止改革被部门利益左右,被地区利益左右。这是总体改革的突破口,也是改革的试金石。

此外,各项改革也都要选准突破口,首先要针对当前中国经济转型中可能遇到的主要风险进行重点研究。比如,财政风险、金融风险以及产业风险,都有可能是经济转型过程中最容易爆发危机的脆弱领域,必须提前做好准备,尽早采取预防措施。为此,财税体制改革应以允许地方政府自行发债为突破口,以规范地方政府投融资行为,解决城镇化的融资问题;金融改革应以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为突破口,以保证利率市场化的顺利实现;产业领域应以放开市场准入,鼓励民间资本投资为突破口,实现所有制布局的合理调整。

需要强调的是,危机期间,各国、各地区比拼的不是一时的增长速度高低,而是结构调整的速度,是经济转型的速度,归根到底是体制改革的速度。只要我们牢牢把握住加快改革这个大方向,改革开放就一定能够给中国的发展带来新的、更大“红利”!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