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税制亟待改革
《21世纪》:下一步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主要包含哪些内容呢?
高培勇:所谓财政,包括“收入”和“支出”两个环节,在此基础上,还衍生出“收支管理”的问题,即“体制改革”。
首先是收入方面,目前的现实是,政府收入规模很大,但被称为“财政收入”的份额较小。那些非财政收入,包含各种非税收入、政府性基金等。问题就是能够纳入规范轨道的政府收入偏少,非规范性的政府收入偏多。
规范的财政收入,是由全国人大实行审批制,并且可以调配使用,在全国层面上进行统筹安排。而未纳入规范轨道的政府收入,是不需经由人大审批,只是实行备案制,也不能进行统筹安排,绝大部分属于各个相关部门的“私房钱”。比如各种政府性基金,虽然也是政府收入,但不需要全国人大审批,仅实行备案,由各个部门自己处理。这个问题未来需要解决。
收入方面第二个大的问题,是中国的税收收入结构不大合理间接税偏高,直接税偏低,这也需要做出调整。再是支出方面,主要体现为城市化进程中的“二元财政体制”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之间的矛盾。很多人生活在城市,却无法享受城市的待遇,特别是农业转移人口,不能享受和城市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待遇,这会带来系列问题。
最后是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从1994年实行了18年的分税制,在围绕成熟的公共财政体制建立,目前的分税制也有改革的必要。特别是在当前“营改增”改革的进程中,这个问题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营改增”是牵动整个财税体制的改革,如营业税进入共享税的范畴,地方政府就没有了自己的主体税种,这不仅意味着地方税体系要重构,而且还会带来中央和地方财政之间分配关系的重构。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