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局0014:会当凌绝顶 仁心系万家

卫生局0014:会当凌绝顶 仁心系万家

 

  今年5月,中国首届儿科医学奖――“宋庆龄儿科医学奖”,在京颁奖。我所李龙教授领衔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荣获此项殊荣,成为全国五位获奖者之一,也成为北京地区唯一享此殊荣的专家。日前,所党委做出决定,号召全所开展向李龙同志学习活动。



  重科研以科技成果提升临床工作



  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的李龙大夫,系小儿外科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小儿外科学会委员,国际小儿腔镜外科学会会员,英国小儿腔镜外科学会会员,日本小儿腔镜外科学会会员,中国微创外科杂志编委等国内9个学术杂志的编委。1990年他从师于我国小儿外科奠基人、北京儿童医院张金哲院士,多年来在张院士及几代小儿外科前辈的精心指导和临床研究经验资料积累的基础上,在周围同事们的全力协助和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成绩。



  1995年和2000年他分别赴英国、香港和日本进修学习小儿腹腔镜外科和小儿肝移植技术。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经腹腔镜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胆道闭锁、高位肛门闭锁、巨结肠、肾盂积水和斜颈等外科疾病。



  李龙大夫重视临床与科研工作相结合,他的科研工作选题都是针对临床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一些难题。近年来潜心研究用保留脾脏、远端脾静脉肾静脉分流手术治疗小儿门脉高压;不开腹、单纯经肛门切除先天性巨结肠;采用腹腔镜膈肌修补缝合治疗新生儿膈疝等方法,较好地避免了门脉高压术后复发出血、小儿手术切口大、肠粘连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和家庭负担。侵袭多根血管的巨大肝母细胞瘤和IV期神经母细胞瘤手术风险极大,一直被认为是小儿外科的禁区,他领导的课题组在不懈的解剖和动物实验研究基础上,大胆探索出了不阻断血管一次性彻底切除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取得了肿瘤残存率为零,巨大肝母细胞瘤和IV期神经母细胞瘤存活率达到90%以上的成绩。



  胆道闭锁是国人最常见的消化道畸形之一,每年我国有3000个左右这样的儿童出生。过去先天性胆道闭锁被认为是不治之症 。胆道闭锁的预后与确诊时的年龄密切相关,而早期诊断一直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李龙大夫和同事们经几年不断深入研究,率先将微创腹腔镜技术用于胆道闭锁的早期诊断中,在该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使该病的早期确诊率达100%。



  多年的勤奋钻研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李龙大夫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00余篇,承担过五项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和科技攻关课题,四次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以上奖项。著有《小儿腹腔镜手术图解》,《小儿外科指南》和《小儿腹腔镜手术(光碟)》三部专著。



  施妙手让更多患儿享有健康生活



  一位安徽合肥的十六岁患者患有“一穴肛”,即阴道、尿道、肠道共用一个通道,是极为复杂的泄殖腔畸形。李龙大夫发现,此患者属严重的一穴肛畸形,非常少见。由于她的膀胱颈、尿道、阴道皆有缺失,此外脊椎神经、骶骨、脊髓发育情况都不是很好,因此手术极为复杂。通过手术为她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膀胱颈和尿道成形,使得病人可以控制住尿;二是阴道成形,使得病人以后能成为一个正常的女孩;三是由于病人的输尿管和膀胱对接不很吻合,要重新对接输尿管和膀胱。


  手术成功后,患者和其母亲激动万分,她们开心地说:“苦盼了16年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李龙大夫已开展治疗一穴肛手术数十例,成功率达95%。采用球囊持续扩张的技术,诱导共同管腔扩大生长来产生足够的与尿道和阴道组织结构相近的黏膜,其后将其一分为二分别成形尿道和阴道,这样一期完成尿道、阴道和肛门直肠的成形手术。手术后患儿不但获得良好的排尿和排便控制功能,而且会阴部外观满意,成形后的阴道会随着生长而发育,结构符合生理。该手术方法的研究论文被权威杂志《美国小儿外科杂志》发表,论文被选在第八届国际小儿肛肠大会上宣读,并获得大会设立的优秀研究成果奖(GAPS奖)。



  漏斗胸畸形不但影响孩子的形体美观,更重要的是会造成孩子的心肺功能损害和心理发育障碍。一名9岁男孩生后不久被发现胸脯向内凹陷,吸气时更明显。到当地医院求治,得知是漏斗胸畸形。九年来,孩子受尽了漏斗胸的折磨,每年都要为此住一两次医院;个头比同龄小朋友矮一截。今年2月初,其父母在网上查询到有了新方法治漏斗胸后,带着孩子来到我院求治。李龙大夫和同事们在患儿两侧胸壁各切一3cm小口,借助胸腔镜将一特制的金属板从凹陷的胸骨底穿过,顶起胸骨,漏斗畸形很快就不见了。手术仅用25分钟,出血不足5ml。新手术不切除肋骨,损伤极小,孩子很快就康复出院了。



  肠重复畸形是小儿外科常见的消化道畸形之一,手术切除病变的肠管是唯一的治疗方法。传统上根据外型进行分型,治疗上采用将正常肠管随同病变肠管一并切除术式。这样患儿会损失了部分赖以吸收营养的正常肠管。李龙大夫和他的同事们探索出单纯切除重复肠管保留正常肠管的新术式,也就是说,保留正常的主肠管、单纯切除重复的病变肠管,治疗患儿100余例,获得成功。在国际上发表后,被称为“李氏分类法”和“李氏术式”。目前该手术方法已被国内外小儿外科医生广泛采纳。



  献爱心  用精湛医术救治千百患者



  熟悉李龙大夫的人都说他是“拼命三郎”。他几乎“长在手术台”旁。几个月的时间里,在外科医护人员通力配合下,李龙大夫和他的专业组共完成了百余例小儿腹腔镜手术,包括普外、泌尿、新生儿、胸科和骨科矫形等系统的多种高精尖手术术式,手术取得满意疗效,患儿治愈出院,并发症为零。腹腔镜手术有着传统手术所不具备的优越性:一是恢复快,患儿住院时间短,增加了周转率和床位使用率;二是手术创伤小,术后患儿的切口瘢痕不明显,受到患儿和家属的赞许;三是腹腔镜的放大作用使手术操作精细、准确,减少了手术并发症;四是促进小儿微创外科在我院的成功普及和推广,标志着我院小儿外科进入国内领先行列。



  医者父母心。李龙大夫不断探索手术的新方法,以求用最小的创伤、最利于患者恢复的方法、尽量低廉的费用解决患者的问题。如腹腔镜治疗先天性胆道闭锁不但有损伤小、恢复快、腹部切口瘢痕不明显的优点,而且具有术野显露清楚、解剖部位准确、出血少,吻合确切等优点。此研究论文被第11届亚太内镜外科大会选为大会发言。常规的甲状腺瘤开放手术需在颈前区做一个较大的横行切口,手术以后留下一个永久性伤口疤痕,不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外貌美观,而且由于伤口粘连,疤痕处皮肤有时会随着表情变化而异常活动。李龙大夫采用内窥镜下手术切除甲状腺瘤, 切口做在腋窝部,仅5mm长,在前胸做两个3mm的切口导入微型器械,游离切除甲状腺腺瘤。因为颈部皮肤没有切口,手术后疼痛轻,看不出切口。采用该手术方法的疗效受到了患儿和家属的广泛好评,随访最长5年,显示效果好,无肿瘤复发者,切口瘢痕几乎看不出来。李龙大夫用爱心和精湛的医术为千百个小患者解除了病痛,为千百个家庭送去了欢乐。



  为不断攀登小儿外科的高峰,李龙大夫付出了不懈的努力。同时,单位领导和同志们对他的帮助和支持,更成为他不竭的动力。他感慨地说:是首儿所领导班子营造的讲科学、讲正气、讲团结、重学术、重人才的发展环境为他充分施展才智提供了舞台;是首儿所有着严谨、进取、团结、奉献良好传统的外科集体,特别是科主任、党支部的鼎力支持和协作,让更多优秀的人才插上腾飞的翅膀,为儿科医学事业的发展、造福一方儿童做出新贡献。



  作者:班雁萍 


  责编:郑 瑜

本文关键词: 袁正光 科技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总编室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