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鞍钢:中共顶层眼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胡鞍钢:中共顶层眼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鞍钢近日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相关问题接受了《经济参考报》专访。他说,十八大报告将促使中国进入到绿色生态文明时代。在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体系中,生态文明建设不但是重点更是难点,不断增加中国文化因素将是促使生态文明建设成功的关键。在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宣言的指引下,通过国家规划的引导,推动整个社会增加绿色投资、实现绿色创新,就能促进生态资本的增加和绿色财富的积累,使社会经济走上绿色发展道路,最终实现“美丽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

生态文明建设是重点更是难点

胡鞍钢从对现代化的定义谈起。他说,根据我国老一辈经济学家张培刚的工业化理论,我们可以将“现代化”定义为在全社会范围一系列现代要素以及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或变革的过程。它的含义:一是历史的、发展的概念。二是全社会范围的现代化,这包括: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三是现代要素以及组合方式,特别是教育、文化、知识、技术、信息五大要素。四是一个连续的变迁过程,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也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还是一个社会变革的过程。因此,这个现代化的理论会为我们进一步去理解党中央现在提出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奠定理论基础。

胡鞍钢说,胡锦涛总书记“7·23”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了“在未来5年为到2020年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这一核心目标。这个核心目标特别提到了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也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单独一节提出的最核心的观点,也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最大的亮点之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提法解释了为什么我国需要强调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

胡鞍钢表示,十八大报告可以说标志着中国进入到绿色生态文明时代,绿色工业革命时代。尽管我国经历过长期的农业文明并达到高峰,近代很晚才进入现代工业文明,到现在成为世界最大工业国和工业出口国,但是工业文明还没远未完结,不过我国也开始同时进入到绿色生态文明时代,并在全世界高高举起绿色发展的旗帜,引领南方国家创新超越北方国家的绿色现代化。这是胡锦涛总书记给我们和世界传递的最重要信息。

从世界工业革命历史来看,从18世纪中叶以来先后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中国还没有完成三次工业革命,还需要继续推动和进一步去完成这个过程,不过我国同时开始启动了第四次工业革命即绿色工业革命。这表明,我国作为工业化、现代化的后来者可以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可以用比较短的时间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任务,加速第三次工业革命即信息革命。当然现在第三次工业革命还没有完成,我国还需要进一步的工业化、信息化,而且要“两化”融合,但是同时我国也需要“绿色化”。我国在十六大报告、十七大报告中重点强调的都是“两化”融合,现在要强调“三化”融合,绿色化就是当代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它在英文中是没有的,是我国率先提出来的。

胡鞍钢认为,在“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体系中,生态文明建设不但是重点更是难点,对照十六大、十七大报告和十八大报告,最难的就是生态文明建设。他说,现在看经济方面的主要指标我国基本上都会提前实现,比如说十六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GDP翻两番的目标,这个肯定会提前实现;十七大报告又提出人均GDP翻两番,我国也会提前实现;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人均收入翻一番,还是可以提前实现。而实现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报告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就相当困难、相当艰巨、相当繁重。

在谈到促使现代化实现的“三要素”的时候,胡鞍钢表示,不断增加的中国文化因素也是促使生态文明建设成功的关键。他说,我们怎么去理解中国文化因素,对构建中国理想社会的独特创新和社会实践,这就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小康之家”、“小康水平”,以及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因此,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深刻含义和基本内涵有两条,第一条就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全面建成,尤其是生态文明建设。第二条是全面建成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加和谐、更加绿色的小康社会,特别是更加公平、更加和谐、更加绿色,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社会和绿色中国。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佘小莉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