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正确的纲领和策略是政党公信力的内在要求
在工人阶级政党如何获得公信力的问题上,马克思和恩格斯除了强调代表群众的利益之外,还特别强调工人阶级政党纲领的作用。政党的纲领是政党对自己的奋斗目标、组织原则和行动步骤方面的明确规定,是政党的政治主张和政治立场的集中反映。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指出,尽管“一个政党的正式纲领没有它的实际行动那样重要”,但是它“毕竟总是一面公开树立起来的旗帜,而外界就根据它来判断这个党”。意思是说,政党的纲领比政党的行动能够更直接地表现政党的性质和立场,人们通常是通过政党的纲领来了解一个政党,即从政党的纲领出发判断它是否代表自己的利益,是否值得对它赋予信任和支持。因此,他们认为,工人阶级政党必须制定并公布自己的纲领,这将使党较快地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支持和拥护,有效地凝聚革命力量。而且,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看来,能够制定正确的纲领是一个政党成熟的标志,因为这意味着政党对自己的奋斗目标有着清醒的认识、并明白如何采取行动以实现这一目标。他们说,制定一个原则性纲领“就是在全世界面前树立起一些可供人们用以判定党的运动水平的界碑”,而“一个知道自己的目的,也知道怎样达到这个目的的政党,一个真正想达到这个目的并且具有达到这个目的所必不可缺的顽强精神的政党,——这样的政党将是不可战胜的”。当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论述工人阶级政党纲领的作用时,强调纲领和行动的一致性,即政党的纲领必须贯彻到政党的行动中去,真正成为行动的指导和规范,因为“一步实际运动要比一打纲领更为重要”,如果政党实际采取的行动违背了其纲领,最终将损害自己的威信,不可能持久地取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为了帮助工人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纲领并维护党的纲领,马克思和恩格斯给予了各国工人阶级具体的指导。19世纪中期,在欧洲工人运动蓬勃发展的时候,工人阶级政党应运而生,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制定了“原则性的和策略性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宣言》提出了工人阶级的革命任务,并明确规定了共产党的性质、奋斗目标和行动步骤,对世界工人运动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恩格斯在马克思去世后对《共产党宣言》作了这样的评价:“从来没有一个策略纲领是像这个策略纲领一样得到证实的。它在革命前夜被提出后,已经受住了这次革命的考验;并且从那时起,任何一个工人政党要是背离了这个策略纲领,都因此而受到了惩罚。而现在,差不多过了四十年以后,它已成为欧洲——从马德里到彼得堡所有一切坚决而有觉悟的工人政党的准则。”1950年3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中央委员会告共产主义者同盟书》中对1848—1849年工人阶级革命斗争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为工人阶级政党制定了具体的斗争策略。他们强调:“工人,首先是共产主义者同盟,不应再度充当资产阶级民主派的随声附和的合唱队,而应该努力设法建立一个秘密的和公开的独立工人政党组织,以与那些正式的民主派相并立,并且应该使自己的每一个支部变成工人联合会的中心和核心,在这种工人联合会中,无产阶级的立场和利益问题应该能够进行独立讨论而不受资产阶级影响。”马克思于1875年写下的《哥达纲领批判》则反映了马克思和恩格斯为维护正确的工人阶级政党纲领所作的斗争。他们指出,拉萨尔派的纲领既抛弃了工人运动的国际主义原则,又不强调将工人阶级组织起来,还包含许多错误的观点,是一个“应当根本抛弃并且会使党瓦解的纲领”。很显然,马克思和恩格斯围绕制定和维护正确的纲领所作的努力,对于确立和增强工人阶级政党的公信力有着重要意义。
在严酷的斗争环境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为了确立工人阶级政党的公信力,必须坚决维护党的正确纲领,不能为了表面上的“扩大”党的队伍而丧失原则和立场。他们认为,一个政党如果没有制定纲领,“它将是一个潜在的党,而不是一个实在的党”,但如果所制定的纲领毫无原则性,即“如果建立一个没有纲领的党,一个谁都可以参加的党,那末这就不成其为党了”。他们明确反对将工人、农村无产者和小农以外的阶级成员吸收到自己的队伍中来,“我们党内可以有来自任何社会阶级的个别人物,但我们绝对不需要任何代表资本家、中等资产阶级或中等农民的利益的集团”。这一思想集中体现在他们对待法国工人党右翼的态度上。1882年,法国工人党发生了分裂,以马隆等人为首的可能派取消了马克思制定的党纲,并将马克思派的领袖和积极活动家开除出党。对此,马克思作了这样的评价:“显然,正是为了迎合工团,马隆及其同伙牺牲了马赛代表大会以来运动的纲领和全部历史。因而马隆表面上的强大实际上是他的虚弱。如果把自己的纲领降低到最普通的工联的水平,那自然容易拥有‘广大的群众’。”恩格斯也说:“巴黎的这些工团多数甚至比英国工联更次。为了迎合这些人而放弃任何党纲,是不能带领他们前进的……暂时处于少数——在组织上——而有正确的纲领,总比没有纲领而只是表面上拥有一大批虚假的拥护者要强得多。”他们是说,工人阶级政党只有坚持正确的纲领,才会真正具备公信力。
在坚持原则性的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也主张党的策略应该具有灵活性。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工人阶级政党的最近目的就是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但是他们同时认为,在“工人阶级的敌人的敌人”过于强大的地方,工人阶级应该暂时与资产阶级结成同盟。他们说:“共产主义者不能指望在资产阶级取得统治权以前就和资产阶级进行决战,那末共产主义者为了本身的利益就得帮助资产阶级尽快地取得统治权,以便随后能尽快地把它推翻。因此,在自由派资产阶级同政府斗争中,共产主义者始终应当支持自由派资产阶级。”
同样,建立独立的工人阶级政党也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强调的重要原则,但马克思和恩格斯并不希望因此而孤立工人阶级政党。他们说:“无产阶级不通过暴力革命就不可能夺取自己的政治统治,即通往新社会的唯一大门,在这一点上,我们的意见是一致的。要使无产阶级在决定关头强大到足以取得胜利,无产阶级必须(马克思和我从1847年以来就坚持这种立场)组成一个不同于其他所有政党并与它们对立的特殊政党,一个自觉的阶级政党。可是,这并不是说,这一政党不能暂时利用其他政党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同样也不是说,它不能暂时支持其他政党去实现或是直接有利于无产阶级的、或是朝着经济发展或政治自由方向前进一步的措施。”在1881年德国国会的选举中,德国社会民主党人获得了31.2万选票和12个议席,恩格斯认为“这是了不起的事”,在整个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1886年的纽约市长选举中,美国统一工人党的候选人得到31%的选票,恩格斯称“这的确是令人惊叹的”。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讲求策略的灵活性既没有违背党纲的基本原则,又能增强党的力量和扩大党的影响,将有助于确立和增强党的公信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