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画作《潇湘竹石图》的历史传奇(2)

苏轼画作《潇湘竹石图》的历史传奇(2)

邓拓慧眼识珠天价收购

到了近代,《潇湘竹石图》的私人收藏者有两位,第一位是北洋军阀吴佩孚的秘书长白坚夫。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白坚夫在北京风雨楼古玩店中买走了苏东坡的两幅传世珍品:一是《枯木怪石图》;一是《潇湘竹石图》。前者是风雨楼主人从一个山东收藏者手中买来的,后者则是风雨楼的藏品。抗战时期,白坚夫把《枯木怪石图》卖给日本人,《潇湘竹石图》成为国内唯一的苏东坡画作。

1961年,白坚夫经济困难,决定把《潇湘竹石图》卖掉。他曾专程到上海,却没卖出去,后来又来到北京。白坚夫把《潇湘竹石图》拿给他的熟人、国家文物管理局文物处处长张珩看,但是鉴定过程中有专家认定这是赝品。白坚夫一气之下,卷起画走了。

原来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明代杨慎在四川泸州(江阳)除了为《潇湘竹石图》题跋之外,还曾经为另一幅元人临摹东坡壁画的《风雨竹枝图》题跋。两幅画作都下落不明,一些学者误认这两幅图卷为同一幅画卷,否认《潇湘竹石图》为东坡真迹。白坚夫听说沈阳故宫博物院的杨仁铠先生在京开会便找到杨,杨仁铠就推荐他去找邓拓。

邓拓是我国著名作家,原人民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他不仅在新闻、文学、历史诸方面很有造诣,还是位文物爱好者、收藏家和鉴赏家。

巧的是邓拓也正在急急寻找这位白先生的下落。一次邓拓从外地出差回来,荣宝斋的画家许麟庐告诉他,前几天一位四川来的老先生曾拿着一幅苏东坡的手卷《潇湘竹石图》来荣宝斋询问价格。由于客人要价较高,荣宝斋一时难筹措到钱,那位客人走了。邓拓于是拜托许麟庐打听这位客人的去向。

《潇湘竹石图》在圈子内引起不小轰动,但是画作的真伪却一时成为难题。苏东坡的画迹,从来只见书载,不见画卷。邓拓认为,苏氏的真迹肯定是稀世珍宝,应当弄个究竟。正在这时,画家周怀民告诉邓拓,他家有一本日本出版的画册,其中印有苏东坡的《枯木怪石图》,邓拓立刻赶到周家,一边仔细地端详这张不足一尺见方的珂珞版印刷品,一边听周怀民介绍苏东坡绘画的特点。

这一天,画家许麟庐带白坚夫及《潇湘竹石图》找到邓拓。白坚夫的历史背景特殊,鉴于当时的特殊年代,许麟庐只介绍画,并不介绍卖画的主人。展开画卷,“隽逸云气扑面而来,画面上一片土坡,两块怪石,几丛疏竹,左右烟水云山,涉无涯际,恰似湘江与潇水相合,遥接洞庭,景色苍茫,令人心旷神怡。徘徊凝视,不忍离去。”邓拓后来将自己观画时感受写在了《苏东坡〈潇湘竹石图卷题跋〉》一文中。

邓拓鉴赏良久,才兴奋地对白坚夫说:“你这幅画我也不能辨别真伪,但它的珍贵是毋庸置疑的,很有研究价值。我虽然十分喜欢,但囊中羞涩,老先生你准备要多少钱?”话音未落,白先生激动地说:“由你保存我就放心了,关键在于我遇到了知音。”邓拓说:“古书记载苏轼流传在世的画迹就只《枯木怪石图》、《潇湘竹石图》两幅。若我能有幸珍藏一幅,乃我的幸事。”

白坚夫看到邓拓对这幅画十分看重,认为自己遇到了“知音”,于是价钱很快谈妥,双方同意作价5000元(也有说是3000元)。当时5000元不是一个小数目,邓拓答应当即付给2000元,其余3000元三天内全部还清。为凑足这笔钱,邓拓请来荣宝斋的经理和画师,忍痛从个人存画中挑选出24幅,经画师作价,凑足了3000元。邓拓成为《潇湘竹石图》的最后一位私人藏家。

捐给国家没有任何仪式

收藏了这幅画后,凡是可能和苏东坡画有关的东西,邓拓都进行了认真研究。为准确判断画作的真伪,他还请来许多画家、书画鉴赏家一起研究和辨别。一些政界的大人物,如陈伯达、康生,著名画家吴作人、黄胄等以及邓拓的熟人萧劲光、傅钟等也赶来观赏。

可能是因为树大招风,1963年秋天,中央某部发了个通报,通报说:“邓拓抢购争购倒卖国家文物字画,非法获利几千元。”随即,北京市委组成调查组查处此事。

原来,邓拓买画的事得罪了一个权威,王力的反思中记录了这件事。他说:这个“权威”指使一名不懂文物的支部书记,出面检举邓拓搞文物投机,引起了轩然大波。少奇同志批示严肃查处,几乎所有的中共中央常委和其他领导人都划了圈,北京市委也不敢保。最后传到一位了解情况的、当时的大人物那里,他用朱笔批了一大篇,说邓拓在此问题上不但无罪而且有功,说有的专家不仅武断,还仗势欺人,企图借“四清”打倒邓拓,以挽回自己的面子,长期把持文物阵地,不让别人插足。大人物还派人查清此事,并由荣宝斋的王大山写成调查报告,送给刘少奇。少奇立即表示同意这个报告,从而弄清了邓拓买画的风波。这个大人物,就是康生。

后来有文章指出,邓拓得罪的权威不是别人正是江青。这个故事被后世文人们津津乐道,常常见诸报端,这其中吸引人们的不仅是珍贵文物的坎坷命运,更是老一辈文物鉴赏家的离奇遭遇。

“倒卖文物”事件查清楚后,邓拓开始利用更多的业余时间对《潇湘竹石图》进行研究。1963年,邓拓写出了《苏东坡〈潇湘竹石图卷题跋〉》一文,他判断,此画创作时间当在11世纪后半期。当时北宋画院尚未成立,以苏东坡为代表的文人画派,运用直接观察的方法,概括客观事物特征,自由写意,不受拘束,在中国画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1964年邓拓请许麟庐帮忙从自己收藏的古画中精心选出包括《潇湘竹石图》在内的144件佳品,经过仔细斟酌,小心押上他的收藏印后无偿捐献给了中国美术家协会。捐赠活动非常平静,没有仪式,甚至没有一纸证书。苏东坡的《潇湘竹石图》成为中国美术馆的镇馆之宝。

邓拓捐赠的这批藏画有手卷、有册页、有立轴、有中堂,都是出自名家之手笔,包括我国古代十大画家之中的徐文长、八大山人的作品,以及明代四大家沈石田、文徵明、唐伯虎、仇十洲的作品,件件都堪称无价之宝。

1966年“文革”开始,姚文元在江青等人的支持下,对《燕山夜话》和《三家村札记》横加批判,《燕山夜话》变成了“反党黑文”,一起震惊全国的特大冤案由此产生。邓拓于当年5月18日含冤自尽。

十年浩劫之后,1984年春,国家文物局组织了谢稚柳、启功、杨仁铠、刘九庵、徐邦达等著名文物专家,对《潇湘竹石图》进行鉴定,确认邓拓保存并捐赠的《潇湘竹石图》是苏东坡的真迹。

邓拓生前曾说:“我搞个人收藏,并不单单出于个人爱好,也不把它当作个人财产,到了一定时候,自然捐给国家”。他说到了,也做到了。文物鉴定大家启功评价此事时说:“豪举也罢,痴举也罢,在对民族文化有深厚感情的人说起来,这个举动的艺术并不亚于一卷苏东坡的墨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