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然变化的国际能源格局:石油向东流?

悄然变化的国际能源格局:石油向东流?

油老虎开始出口石油,北美将成“新中东”

油老虎——这是人们对美国的强烈认识和印象: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是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费国,严重依赖中东地区石油并为此数度在中东发动战争……不过,现在美国准备出口石油了!2012年10月中旬媒体纷纷报道,英国石油公司(BP)已从美国商务部工业安全局获得了向加拿大出口石油的出口许可证。此外,包括荷兰皇家、壳牌、Vitol等六家全球石油企业和贸易商均已向美国政府提出出口原油的申请。

这一消息引起能源业界的轰动。长期以来,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耗国,每天进口原油超过800万桶,是世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但现在,美国准备出口石油了!

随后不久,国际能源署(IEA)11月12日发布了一个惊人的预测并迅速占据了世界各大新闻媒体的显赫位置。该组织在其年度预测报告中称,受益于包括通过水力压裂法开采的页岩油和页岩气在内的所谓非常规油气资源,美国在2017年将超越沙特阿拉伯成为世界头号产油国,到2030年成为石油净出口国,到2035年美国将基本实现能源自给自足。该组织的首席经济学家还表示,到2015年,美国将以绝对优势超越俄罗斯成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

“页岩气革命”的成果:能源走向独立近年来,美国的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通过大规模开发非常规的页岩气资源,美国天然气产量显著增长。2009年美国以6240亿立方米的产量首次超过俄罗斯成为世界第一大天然气生产国。专家预测,未来十年里,美国不仅可以一改天然气大举进口的局面,实现全面的自给自足,还有望成为液化天然气出口国。

依靠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开放近海油气资源开发,美国原油产量也开始不断增长。依据美国能源情报署(EIA)公布的信息,2011年,美国日均石油产量约为1014万桶,位列世界第三(前两位分别是沙特和俄罗斯),2012年将激增7%,达到日均1090万桶。国际能源署预测,2013年美国各类液态燃料的产量将达到日均1140万桶的水平,这一数字将仅次于沙特1160万桶的日产量。美国油气产量大幅增加的巨大变化背后,是美国政府多年来一直奉行“能源独立”战略,创新能源开发技术、积极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政策综合作用的结果,尤其是美国找到了从岩石中提取石油和天然气的方法,引发了一场“页岩气革命”。页岩气是指赋存于页岩及其夹层中、以吸附或游离状态存在的非常规天然气。美国有丰富的页岩气资源,并且率先取得开采技术的突破,成为世界上惟一实现页岩气大规模商业性开采的国家。

放眼整个北美地区,由美国页岩气技术革命引发的美国天然气产量大幅度增加,彻底使北美地区成为天然气充足的地区。加上油砂、页岩油、致密天然气、煤层气等其他非常规油气资源以及近海和深海丰富的油气资源正在得到迅速开发,北美正在成为世界油气生产的一个新高地。著名能源经济学家丹尼尔·耶金认为:“北起加拿大的艾伯塔省,向南穿过美国北达科他州和得克萨斯州南部,再经过法属圭亚那沿海的一处新发现的大油田,最后到达巴西附近发现的海上超大级油田——一个能源新轴心正在美洲崛起。”

世界石油版图发生巨变

展望未来,世界石油版图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石油生产的重心正逐渐从中东向西半球牵引,北美将成为一个“新中东”。美国,正在实现由主要依靠国际油气市场向主要依靠国内油气市场和美洲油气市场的战略性转移,北美乃至整个美洲预期将实现能源自给,甚至还要出口能源。

在世界油气生产重心西移的同时,世界油气消费重心则东移至亚太地区。近20年来,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经济发展一直在快车道上,石油消费量增长了一倍以上。亚太地区石油需求量由占世界石油消费总量的10%上升到25%,推动世界能源消费增长重心发生了转移。目前,全球新增能源需求中的绝大部分(70%)来自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在可预见的未来,以中、印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是世界能源消费增长的主力。福岛核事件后日本正在为弃核与否而艰难抉择,如果日本将30%的电力供应所需的核燃料全部改用其他燃料,将极大地增加亚太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的局面,尤其是发电用煤炭、天然气、石油等传统能源,致使今后相当长时间里这一地区的能源需求将保持旺盛势头。由于亚太地区能源相对匮乏,尤其是油气等优质能源缺口较大,因此,石油、天然气、煤炭等传统能源供不应求的局面在亚太地区将长期存在。亚太地区国家只能通过不断扩大进口来满足日益增长的油气需求。

无疑,经济迅速发展的亚太地区将成为世界石油需求的最大引擎,是世界能源消费增长的重心。

石油向东流——沙特、俄罗斯、加拿大转向亚太

沙特石油将更多地流向中国

就在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17年,美国将取代沙特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国的同时,11月13日,沙特阿美宣布其全资子公司——阿美亚洲正式成立,总部设于北京。该公司将提供包括原油和化工品市场营销、合资企业间协调、采购、检验、研发、项目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企业传播等各类服务。舆论认为,此举标志着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在中国的业务拓展将更加持续深入,将进一步加强沙特与中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同时也彰显了亚洲地区在沙特油气出口战略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沙特阿美是沙特的国有石油公司,其原油产量和可采储量都居世界首位,天然气储量居世界第四位。阿美公司高层表示,阿美亚洲将把沙特阿美在亚洲的业务整合为一体,共同执行沙特阿美在亚洲地区的战略——顺应世界石油消费重心东移至亚太地区的大趋势,稳定和扩大对亚太地区的石油出口,抵消对欧美地区石油出口减少的影响。

历史上,沙特的石油主要出口到欧美地区,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是沙特最大的石油出口国。然而2009年12月,沙特对中国的石油出口突破了每日100万桶的重要心理关口,达到创纪录的120万桶/天的水平。而同时,沙特对其传统的最重要原油出口国美国,石油出口量在20年来首次降至100万桶/天的水平之下。中国取代美国成为了沙特最大的石油出口国。换言之,沙特的石油已经开始更多地流向中国。

沙特,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石油生产国,其石油出口流向的转变,实际上代表了整个中东地区石油流向的巨大转变。

中东,从美国的“油库”变身为亚太的“油库”

作为“世界油库”的中东,战后相当长时期,其原油绝大部分流向大西洋两岸、特别是欧洲和北美地区。但现在,美国由于页岩气革命导致国内油气产量快速增长,石油净进口量在2007至2009年已经减少了19.3%,其中75%是通过减少来自中东地区的石油进口量实现的。2010年美国从中东地区进口的石油仅占其全部进口量的15%。美国调整为主要从加拿大、墨西哥和巴西等美洲国家进口石油,在2010年占其全部进口量的70%以上,美洲真正成为了美国的“后院油库”。国际能源署预计,到本世纪30年代中期南北美洲的油气产量完全可以满足美国的油气需求。换句话说,在可预见的未来,中东石油不再是美国的必需,美国将不再过度依赖中东及其他不稳定地区和国家的油气供应。与此同时,欧洲由于油气需求增速减缓,且有来自俄罗斯的油气供应,对中东地区的石油需求也明显下降。

面对美国、欧洲对中东油气需求下降、世界能源消费重心向亚太地区东移的大趋势,沙特等中东主要产油国逐渐把出口重点向亚洲国家转移。

近年来,中东向亚洲国家出口的石油增长明显,从2006年的1360万桶/天口来满足亚太大引心。增长到2010年的1428万桶/天。未来,中东国家将更加依赖亚洲国家的石油消费需求。与此相对应的是,中东地区的石油在亚太主要国家石油进口总量中的比重日益上升。以中国、日本和印度为例,中东是其第一大供应来源,2011年,中国从中东进口的石油超过50%,印度为73%,日本为80%。中东,逐渐成为了“亚太的中东”。

俄、加开拓亚太油气市场

在中东石油改道流向亚太地区的同时,能源资源丰富的俄罗斯和加拿大,也早已开始开拓亚太油气市场。

长期以来,俄罗斯的油气出口主要面向欧洲,但近年来,俄罗斯开始谋求摆脱对欧洲的依赖,不断扩展出口市场,实现出口多元化,把目光瞄向了油气需求持续快速增长的亚太地区。俄罗斯总统普京已要求重新审视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出口战略,明确提出俄罗斯当前形势下应将眼光转向亚洲市场,特别是中国、韩国和印度。可以预见,随着俄罗斯与中国、日本、韩国等国的油气合作的全面展开,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将通过油轮、火车以及新建的管道源源不断地流向亚太地区。

加拿大的石油蕴藏量在全世界紧随沙特之后排名第二;天然气产量排名第三,仅次于俄罗斯和美国。然而,作为“能源富矿”的加拿大却是一个“能源孤岛”,长期以来能源出口受制于美国,美国几乎是加拿大惟一的能源买家,加拿大的油气绝大部分出口给了美国。现在,随着美国海上油气和非常规油气(特别是页岩气)的快速发展以及新能源替代作用的加强,未来美国的油气进口量将持续走低,加拿大对美国的油气出口将急促下跌,通往美国的油气管线将面临停运的风险。为了摆脱能源出口过度依赖美国的状况,加拿大也在谋求出口市场多元化,把目光转向亚太。中国与加拿大能源领域合作不断增多的事实就是活生生的证明。

国际能源版图变动,引发国际地缘政治变化

能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当今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关注的焦点,始终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国际能源版图的变动,正在诱发和推动国际地缘政治的变化。

美国可轻松实施战略东移,重返亚太历史上,美国在中东多次发动战争,其目的之一就是要控制中东的石油资源。而现在,美国正在不需要依赖中东的石油,中东在美国能源战略中的分量明显下降,将直接导致中东在美国全球战略中地位的下降,美国对中东的军事和外交战略将可以更加灵活,既可以腾出手来“改变”中东,也可以放任中东走向“无序”。未来,尽管美国不会轻易放弃中东,仍会继续保持甚至增强对中东地区的影响力,但美国今后的中东战略以及美国在中东产油国的一切活动,显然不宜再继续被简单化地理解为“为石油而战”了。美国的全球战略正在呈现“西缩东进”趋势,不再把中东作为全球战略的重心,逐步收缩在中东的军力存在,把全球军事和外交战略的重心转移到了亚太地区,特别是东亚地区。

中东,正在成为“亚太的中东”

随着中东地区石油在亚太国家石油进口总量中的比重日益上升,中东逐渐成为了“亚太的中东”。

中东地区的局势稳定问题将日益受到亚太地区国家的高度关注。中东地区动乱对亚洲国家油气供应安全的威胁要大于对美欧的威胁。当前伊朗核问题是国际热点问题,美国、欧盟国家之所以总是摆出一副与伊朗不惜一战的姿态,就是因为伊朗石油出口中断对欧美本身的伤害已经在欧美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实际上,美国、欧盟等西方国家针对伊朗原油出口采取的制裁措施给亚洲国家带来的挑战尤其大。中东地区的石油供应一旦中断,首先对亚洲产生影响。亚太地区更关注中东石油供应中断的风险。

长期以来,美国在中东的存在和影响力是中东稳定的关键因素。因为需要大量进口中东石油,该地区对美国的能源战略安全举足轻重,一旦该地区出现了不稳定或威胁性的力量或因素,美国立即采取政治、经济、外交等手段,甚至发动战争来予以清除。而现在,随着美国对中东石油依赖程度的下降,局势正在发生着微妙变化。某种程度上讲,美国或将容许或者能够承受一个更加混乱的中东存在。相比之下,中国越来越依赖中东的石油,中国更需要一个稳定的中东。

东亚各国从中东进口石油都是通过油轮海运的,中国的石油进口80%以上依靠海运,主要航线也与中东有关,即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如果航路发生问题,会直接影响中国的石油供应安全。一些美国专家甚至提出这样的问题:未来不再依赖中东石油的美国是否仍有必要关心中东地区局势的稳定?是否有必要守卫霍尔木兹海峡等重要海上通道?相反,对中东石油依赖日增的中国是否会取美国而代之,守卫霍尔木兹海峡?

俄罗斯,再“斗气”时将处于下风

俄罗斯是世界上主要的石油、天然气出口国,俄罗斯经济主要依赖能源出口。而现在,美国能源地位的不断增强将使俄罗斯的能源外交在全球、特别是在欧洲的影响力明显减弱。长期以来,俄罗斯同欧盟在能源问题上、特别是天然气问题上的明争暗斗从未停歇。天然气是俄罗斯制衡欧洲、维护独联体的“撒手锏”。欧盟国家天然气总需求量的四分之一来自俄罗斯,欧洲国家不愿过度依赖和受制于俄罗斯,希望减少对俄罗斯的天然气依赖,然而苦无良方。随着美国天然气产量的大幅度增加,北美地区液化天然气出口欧洲的前景有可能变为现实。如此,欧洲在面对俄罗斯时将更加“气足”,俄罗斯在与欧盟国家“斗气”时有可能要逐渐处于下风,这将迫使俄罗斯不得不降低输欧天然气价格,也迫使俄罗斯更加努力谋求天然气出口的多元化,以摆脱能源出口对欧洲的依赖。而能源需求不断增长的亚太地区正好成为俄罗斯能源出口多元化战略的首选地区。俄罗斯需要亚太,亚太需要俄罗斯。无疑,凭借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俄罗斯在亚太地区的舞台上自然会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中国与美欧的光伏之战:新能源,新战场

2012年11月1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决定自即日起对原产于欧盟的太阳能级多晶硅进行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公告称,该案将与2012年7月20日商务部已发起的对原产于美国和韩国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反倾销调查及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反补贴调查进行合并调查。11月26日商务部再次发布通告,宣布自即日起对原产于欧盟、美国和韩国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进行“追溯征税”调查。这意味着,由美国率先挑起、欧盟紧随其后、中方无奈反制的中国与美欧的光伏贸易战一触即发。

美欧夹击中国光伏产业

2011年10月19日,德国光伏巨头SolarWorld美国分公司及其他六家光伏企业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和美国商务部提出反倾销和反补贴(简称“双反”)调查诉讼申请,11月8日美国商务部决定接受该申请,对中国光伏企业展开“双反”调查。2012年5月16日美国商务部公布初步裁定,认定中国向美国出口晶体硅光伏电池及组件存在倾销行为,将征收31%~250%的反倾销关税。近日,美国商务部和国际贸易委员会相继做出最终裁定。此仲裁结果,将直接断送中国10%的光伏出口市场。

就在美国“双反”调查和裁定紧锣密鼓进行时,欧盟也宣布对中国光伏产品展开调查。2012年9月6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启动对中国出口的所有光伏组件和部件(包括太阳能电池片、硅片)进行反倾销调查。这是迄今欧盟委员会宣布进行的最大金额反倾销调查,也是中国迄今遇到的金额最大的贸易诉讼。根据欧盟的计算,2011年中国向欧盟出口了总价值210亿欧元的太阳能面板和相关部件,出口量占中国光伏制造业总产量的70%。如果最终调查属实,这意味着占中国光伏出口70%的欧盟市场大门将关闭。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