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了官员用文件、简报“出位”的念头

断了官员用文件、简报“出位”的念头

光明日报记者作了一项调查:一个会议,准备的文件材料摞起来有6层楼高。会议一散,多数文件即被扔掉。

可以肯定的是,会议没散,这些文件就已经被扔掉了——有谁会认真看这些东西?甚至,它们还没出生就已经注定了被扔掉的命运,根本没有存在的意义,用“胎死腹中”或者干脆称之为“死胎”来形容我们所见到的大多数会议文件、简报及其他材料是不过分的。

据统计,某地级市,每年编发各类简报50万份以上,每位市级领导每年接受简报4000多份,最多的一个单位编发六种简报。其工作方针、方法大致说来如下:

编写简报的主旨是让领导知道自己的工作成绩,选题必须积极正面,报喜不报忧;编写的程序是采、编、审分工,一份简报至少要耗费3、4个人的精力;编写过程必须字字小心,领导不爱看不喜欢不习惯的字眼和表达方式不可用。比如有的领导喜欢“现报上,请审示”,有的领导喜欢“现将**呈上,请批示”,一定不能搞混,否则前功尽弃。因此,彻底完成一份简报或会议文件没有4个小时拿不下来;简报必须当天出,要送到领导的早餐桌上,深夜或凌晨印简报是常事。简报能得到领导的批示是最大的成功,但绝大多数简报只能在领导手里停留1、2分钟。

一般说来,简报的质和量有很“高”的要求。质就是拍马要拍到点,表功要表到位。比如标题只写“省内外记者参观我市高新科技园区”是不行的,一定要加上“反响热烈、一致称赞”等词语;只写“本次大会胜利闭幕”也是不行的,一定要加上“与会人员充分肯定积极贯彻”等句式。至于量,更有讲究,一般是一定要比同类上次会议的简报总量高出20%左右,即体现出本次会议的进步,也为下次同类会议的“发展”预留一些空间。

可以看出,所谓简报或其他什么会议材料,一般都要以领导为中心,以表扬与自我表扬相结合,以官话套话为形式,以官场规则和潜规则为宗旨,对实际工作几乎没有任何意义,是彻头彻尾的浪费。

简报和会议材料泛滥,离不开官本位思维、形式主义作风、急于表功的心态和对实际工作不负责任的态度。为什么这些玩艺儿会盛行?原因就是一些领导只爱文牍,一些干部只想逢迎。

中央八项规定指出:“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开短会、讲短话,力戒空话、套话”,“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简报一律不发”等等,切中时弊。习近平同志在甘肃调研考察时强调,改进作风,最终要落实到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身上。各级党委要把作风要求贯穿于干部培养选拔和管理监督全过程。要树立正确用人导向,使那些对群众感情真挚、深得群众拥护的干部,那些说话办事有灼见、有效率的干部,那些对上对下都实实在在、不玩虚招的干部,那些清正廉洁、公众形象好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重用;使那些享乐思想严重、热衷于形式主义、严重脱离群众的干部,受到警醒和惩戒,用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凝聚党心民心。

诚哉斯语!只有彻底断了那些官员用文件、简报“出位”的念头,打印机才会轻闲一些,会议浪费才会刹车。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佘小莉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