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管理

浅析如何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管理

核心提示:大学生村官

浅析如何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管理

自2008年起,江西省万安县分四批次共选派了26名大学生到基层工作,目前,有6人考取公务员、7人安置在事业单位、2人选择了自主创业,在岗的为11人。近年来,万安县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对大学生村官的选拔、培训和管理,有关部门和乡镇、村为大学生村官发挥作用提供了广阔舞台,采取多种形式为大学生村官的成长创造条件,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

一、基本做法      

1.建章立制,强化管理。为了帮助大学生村官更快地融入新的工作岗位,建立并实行了《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办法(试行)》和《大学生村官星级管理考核办法》等两项制度,对大学生村官进行星级考评管理。将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考核设置为五星等次,对德、能、勤、绩、廉、学六个方面的内容细化为25个小项进行评比。要求大学生村官对照五星评比标准,每月自评一次,撰写个人自查分析报告,并提出整改措施。村党支部根据大学生村干部自评情况和实际工作中的现实表现,每季度点评一次,每半年召开一次测评大会,组织全体党员、群众代表、部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大学生村干部的工作表现情况进行民主测评。乡镇党委每年底对大学生村官进行考核,确定考核等次报县委组织部审核。县纪委、县委组织部根据考核结果评定大学生村干部星级等次,有效激励了大学生村干部在工作中创先争优。      

2.跟踪培养,提升能力。通过集中培训、交流借鉴等多种培养方式,提升大学生村官适应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一是实施教育轮训。把大学生村官培训工作纳入全县基层干部培训计划,组织开展岗前培训、知识更新培训、技能培训班,重点培训农村工作业务知识、纠纷调解技巧、农村法律知识、公文写作等内容,提升大学生村官农村工作能力。二是安排学习锻炼。选派大学生村干部投身工业园区、旅游景区、县城新区、村落社区等经济建设主战场,学习锻炼其组织发动群众、协调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纠纷等方面的能力。三是相互交流借鉴。利用万安党建网、各类专刊等信息媒介,定期采编大学生村官工作信息,打造大学生村官的交流平台。每半年举办一次大学生村官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安排代表介绍工作经验和心得体会。      

3.强化保障,稳定队伍。为确保大学生村官到村后能够安心工作,服务基层,在政策支持、措施保障和环境营造等方面,为大学生村官提供服务保障。一是建立帮扶机制。县乡村三级安排人员结对帮扶,重点做好传帮带工作,帮助解决大学生村官工作、生活上的实际困难。二是落实薪酬保障。认真做好大学生村官工作生活补贴发放工作,做到财政预拨到位、按月发放到位、领导重视到位。三是拓宽就业渠道。积极为大学生村官就业创造条件,对服务期间参加各类考试的予以大力支持;对任职期满且考核合格的大学生村干部,自愿留在农村基层工作的,一方面,鼓励其继续留任村干部,另一方面,根据其个人要求,由县有关部门办理接收手续,统一安置到乡镇基层事业单位;对不再续聘、进入市场自主创业的,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县工商行政管理部门3年内为其免交登记类、管理类和证照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县劳动就业局为其提供创业小额贷款担保或贴息。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      

一是情绪不稳定,心态有待进一步调整。据调查,由于工作地偏僻,交通不便,办公设施缺乏,居住条件落后,经济报酬较低,个别大学生村官对现状流露出不满、埋怨的情绪。对工作安排、生活待遇、期满后的就业等问题的看法比较偏激,缺乏辩证和理智的思考。      

二是职责不明确,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部分乡镇的大学生村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借用”和“截留”现象,一些乡镇把大学生村官作为乡镇干部使用,名义上是村书记或主任助理,实际上与村工作基本脱钩。这样做的结果对于大学生村官本人的工作定位和发展、村工作的全面安排都会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      

三是融入农村难,培养有待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村官在学校所学知识在农村遭遇“水土不服”。他们在校期间主要学习的是理论知识,初入社会,对农村的环境、现状了解不深,对农村生产实用技术、农业政策、农业经营管理、乡情村情及农村生活常识了解不够。      

四是有优势难以发挥,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发挥。大部分大学生村官在村里主要承担内勤、文秘和档案管理等工作,平时执行任务多,参与政务少;纸上工作多,实践工作少,没有明确的工作重点和方向,没能使他们的年轻优势和智力资源充分发挥出来,为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五是期满留任少,进出有待进一步健全。大学生村官经过两年的基层历练,普遍对农村怀有深厚的感情,部分期满村官愿意留在农村。但受待遇水平等条件的制约,多数大学生会考入公务员队伍或机关事业单位,给农村大学生干部培养的连续性带来了挑战。     

三、创新大学生村官管理的对策      

1.健全选聘机制,确保“下得去”。农村人才缺乏源于城乡差距过大,人才流向城市而不愿回农村。现在大学生兴起“村官热”,更多的源于现实就业压力和政府出台的系列优惠政策的引导。因此,在选聘大学生村官工作中,要完善选任制度,规范选聘程序,建立科学的遴选机制,围绕当地建设的现实人才需求,真正把想到农村工作,想在基层锻炼的优秀毕业生选入大学生村官队伍,从源头保证大学生村官队伍的整体素质。在选聘大学生村官时,应坚持两项原则:一是要坚持严进原则。要避免大学生到农村任职的短期效应,应严把“入口关”,做到宁缺毋滥。在具体招聘环节,要提高招聘标准,向大学生干部和大学生党员毕业生倾斜。在通过笔试考察大学生能力素质的基础上,要通过面试进一步了解他们的生活背景、求职动机、性格爱好等隐性因素,真正把适宜农村工作的优秀毕业生选拔到村官岗位上来。二是要坚持需求原则。要紧紧围绕当地建设的人才需求选人,避免选聘的盲目性。本着缺什么类型的人才,就重点招收什么类型大学生,突出专业优先、优秀毕业生优先、本地农村生源优先的原则选聘大学生村官。      

2.健全管理机制,确保“干得好”。要使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必须注重对他们的实践锻炼,不断培养他们做事的方法,增强其能力,在实践中发现和培养适于在农村工作好苗子。一是要多压担子。坚持引导和鼓励大学生村官兼任职务,让他们当好政策法规的宣传员、村情民意的调查员、富民强村的促进员、群众办事的代办员、弱势群体的救助员、远程教育的操作员,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积极推荐综合素质好、议事能力强的大学生村官作为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镇村干部要大胆放手,给大学生村官提供平台,让他们在征地拆迁、矛盾调处、计划生育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发挥作用,在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上显身手。待大学生村官在农村服务1-2年后,可以考虑大胆启用吃苦耐劳、思路活、能力强的党员大学生村官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使其成为农村的新一代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优化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的结构,力争在“十二五”末能够实现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的“升级换代”。大学生村官的健康成长,可以为加强薄弱村的组织建设赢得主动,彻底改变部分村一度存在的村干部“无人当、要我当、轮流当”的被动局面。二是要加强考核。采取定量手段,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明确大学生村官每月走访农户、撰写《民情日记》的数量,每年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化解纠纷矛盾、提出合理化建议的件数。同时要配套健全大学生村官考核机制,实行平时考核与年度考评、年终述职相结合的考核测评制度,并建立业绩档案,作为大学生村官推优、考录、续聘的重要依据。      

3.健全培养机制,确保“用得上”。大学生村官尽管具有丰富的书本知识,但社会实践较少。而农村工作是一部大百科全书,涉及面广,情况复杂,要让大学生村官尽快适应工作需要,必须按照“补课”的思路设计,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培养。一是健全培训制度。构建岗前培训、定期常规培训与临时专题培训相结合,学习参观与实践互补,县乡双层的立体培训格局。二是健全传帮带工作机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以谈话谈心、镇村帮带、实践锻炼为主要方式的工作制度,确定传帮带的责任人和工作职责,明确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内容。三是搭建信息交流平台。要为大学生村官创造条件、搭建平台,不定期地举行座谈会、工作例会、谈话谈心活动,帮助建立QQ群,促进大学生村官之间的交流,及时为大学生村官答疑解惑,为他们之间相互学习交流搭建有效平台。      

4.健全激励机制,确保“留得住”。引导大学生村官留在农村,扎根于基层建设,关键要建立长效激励机制,要完善收入分配机制,逐步提高基层优秀人才的福利待遇,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后顾之忧;要加快人事制度改革,让大学生村官在基层也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有“为”且有“位”。一要扶持创业。这是“待得住”的长远和根本举措。要鼓励有创新精神、具备一定条件的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可以通过设立创业基金和创业优惠政策等办法,帮助他们解决资金、技术、土地、项目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促进他们自主创业。乡镇和村对这种方式创业的大学生村官要给予鼓励和支持,特别是在创业期间,帮助他们妥善处理安排好助理的工作,兼顾创业和工作二者之间的关系,为成功创业创造必要条件。二要提高待遇。提高大学生村官的生活待遇,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是让大学生村官安心工作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因此,建立一套稳定合理的薪酬增长机制是当务之急。可根据实际情况比照本地乡镇新录用公务员阳光工资和事业单位、教师等的绩效工资水平调整大学生村官的待遇,提高生活补助标准,解决基本医疗保险和社会养老保险,解除大学生村官的后顾之忧,增加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动力,从而能让他们扎根农村、安心工作。三要增进感情。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工作,进入了全新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面对着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他们最需要的是帮助和指点。我们正是要在他们最需要的时候给他们提供最大限度的帮助,在这个过程中让他们深切地感受到乡村干部和村民是最可亲可敬的人,在内心深处形成稳固深厚的情感认同,自觉地扎根农村,建设农村。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