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之贺铿

专家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之贺铿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于今日召开,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了本届政府的最后一次《政府工作报告》。人民网邀请第十一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贺铿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以“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为题与网友在线交流。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直面两大问题

《政府工作报告》中,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贺铿:我觉得本届政府的工作报告,最突出的是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是关于改革的问题,报告从财政、金融、收入分配、外贸、税制等方面对改革都提出了很具体的一些建议。第二,《政府工作报告》一开始就比较全面地总结了五年的工作成绩,有许多虽然我们经历过了,但是在总结之后有些数字是特别有意义的。比方说居民的收入,城市居民收入平均增长8.8%,农村居民的收入平均增长9.9%,农村居民的收入的平均速度在这五年当中高于城镇居民,我们对于扭转城乡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做得很有成绩。另外就是在就业方面,这五年当中增加就业八千多万,这也是了不起的成绩。所以,对于五年的工作进行一个梳理,使我们感觉到成绩确实是很大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要解决哪些关键问题?

贺铿:我先说一下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我们还要走一些什么样的路。到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的基本要求,这一点我是充满信心。现在比较重视需要做的问题是两个:

第一是收入分配问题,现在收入分配的差距太大,个人之间的差距大,城乡之间的差距大,地区之间的差距大,作为“全面小康”来讲是不应该的。“全面小康”应该是共同富裕、共同小康。所以,这个问题要解决起来还是需要花大力气的。

第二,生态环境的问题,生态环境好不好,这应该是全面小康的重要标准,人们应该生活在一个好的环境里面,而且吃的东西比较安心才行。现在大家担心这样也有问题,那样也有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几乎成为网友们人人关心的问题,而且环境、空气各个方面都比较敏感。前些日子的雾霾,大家对北京的情况也反映很大,而且这次雾霾不仅涉及到北京,几乎整个长江以北都是雾霾,这个问题已经是非常严重的。所以要真正建成一个全面小康社会,就要真正解决收入分配的问题,要解决环境的问题,要使我们吃的、住得都比较好。我觉得这两个方面是很重要的。 

房地产调控除了行政和法律手段,更需经济手段

房地产市场调控近年来成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贺铿指出,房产市场的调控除了必要的行政、法律手段之外,更需要的是经济手段,近期的“新国五条”算是经济手段。

贺铿认为,房地产必须坚决调控不动摇。首先确实存在泡沫,其次,这么高的房价,绝大多数的老百姓买不起房,而我认为房地产应是一个民生产业,你盖出来的房子绝大多数的人都买不起,住不起房,这是一个大问题,说明房价不合理,必须通过调控到符合我们的基本收入水平,因为房价的总水平应该与我们的收入水平是相适应的。

那么,房地产市场究竟怎么调?贺铿表示,有行政的办法、法律的办法、市场的办法,但是主要的方式是市场的办法或者经济的办法。行政的办法不可能最终解决问题,法律当然是需要的,要建立比较好的法律。我们的市场手段是用得很不够的,主要是行政手段。一共出了五六次调控的办法、规定。这次“新国五条”比较突出的一个思想,就是要利用税收的办法,这个办法是经济的办法。

贺铿认为,对房地产的税无非是三种税,一种是交易税,第二种是保有税,第三种是遗产税,我们现在交易税这个方面不轻了,但是它不一定对房价回到一个合理价位上有利,因为毕竟有交易成本。重要的是保有税,我一直主张房屋除了应住的面积不交税,不增加老百姓的负担。如果收入高,住得宽一些,超出面积可以征收税,超得越多,收的税越高。如果买了房屋空在那里更应该收税,所以保有环节,超出应当居住面积的保有房屋应该高收税,让你住得起房,但保有不了超面积的房屋。此外,针对遗产税,房屋作为不动产,它肯定是要遗传下去的,交给自己的子女。许多国家都有遗产税,我国遗产税最终是要实行的。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