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鞍钢:没有调查就没有建言权(2)

胡鞍钢:没有调查就没有建言权(2)

三、如何做好调查研究

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5页)如何才能有效地进行调查研究,实现调查研究的根本目标呢?

第一,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同志强调:“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3页)只有广泛深入地接触客观事物,从中获取丰富的感性认识,并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加工,才能使感性认识上升到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理性认识;然后又使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能动地指导实践并接受实践检验,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可以说,调查研究是必备的一环,是实现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根本途径。唯有实事求是,才可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如何做到这一点?这就要有毛泽东同志所倡导的“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他指出:“要做这件事,第一是眼睛向下,不要只是昂首望天。没有眼睛向下的兴趣和决心,是一辈子也不会真正懂得中国的事情。”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91页)

第二,选择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调查研究很重要,选题更重要。如何选择调查研究题目呢?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讲到:“要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组织力量开展调查研究,努力回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这就需要关注国家发展的重大议题,尤其是围绕战略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抓住重大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追踪热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捕捉苗头性问题进行调查研究,透视典型经验进行调查研究,从而做到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着重研究解决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突出问题,着重研究解决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着重研究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忙在点子上,谋在关键处。

第三,将实地调查与深入研究紧密结合。调查研究,顾名思义,既要调查,又要研究。只有调查,没有研究,就如同只有(时间)投入,没有(文字)产出。这就需要将两个不同环节紧密结合、有机结合。完整的调查研究体现在最终的调研报告上,调查体现发现问题和敏锐眼光,研究体现理论水平和分析能力。通过对实际情况的调查详细地占有资料,而研究则是对这些材料的分析整理工作,以找出其中的本质联系和规律。真正的调查研究必须建立在扎实调查的基础上,并进行深入思考和认真研究,总结调研经验,提出具有实际工作指导性的思路。简言之,调查是研究的前提和基础,研究是调查的继续和升华,二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

第四,重视调研成果的传播指导作用。“文可载道,文可传道”。有了高水平、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就要争取发表,广泛传播,既可以指导社会实践,又可以为各地、各部门所共同分享。

(作者: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