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3·15”消费者权益日渐渐临近。3月8日下午,省消协系统、省工商系统、省质监系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省烟草专卖局等分别发布了2012年度打假消费维权的典型案例。消费领域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少,消费维权任重道远。
投诉总量有所下降 质量投诉占半壁江山仍是“老大难”
毒奶粉、瘦肉精、色素饮料、染色馒头、农药残留超标的菜、回炉面包、“自杀”西瓜……“民以食为天”,食品跟消费者的日常生活联系最密切,然而近年来食品质量问题一直不断挑战着公众的神经,在新的销售渠道的食品质量问题也凸显出来。
芜湖市消协去年接到多起投诉,消费者称在自动售货机上购买的饮料变质,经查该自动售货机公司在芜湖的办事处还未办理相关许可手续。经过与该公司协商,赔付了消费者的损失,同时也向辖区工商分局建议责令经营者在芜湖办理相关许可手续。
省消协会长金启建介绍,去年全省各级消费者协会共受理消费者投诉20665件,较去年同期下降了7.76%。已解决19847件,解决率96.04%,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925.35万元,共接待咨询、来访141336人次。其中,质量问题投诉仍然是 “多发地带”,有11928件,占了总投诉的 “半壁江山”,占比57.72%。
六安市消费者赵先生说,他买了某品牌电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彩电部分功能与商家介绍的不一样,云搜索不能使用,不能正常安装软件,3D设置与四驱背光功能都无法正常显示。他要求经销商换机未果。经过六安市裕安区消协调解,最终商家同意为他更换另一型号电视。家用电子电器与消费者的生活息息相关,投诉量一直居高不下,去年全省各级消协受理5124件,位居总投诉量首位,占总投诉的24.8%。“投诉量多集中在通讯类产品、视听类产品、厨房电器类产品上,像视听产品类的投诉主要是平板电视。平板电视上市时间虽长,但产品类型更新换代较快,质量良莠不齐,很多新功能让消费者云里雾里。 ”省消协有关人士说。
流通领域商品质量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危害消费安全的事件时有发生,针对这一现象,我省在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上“下猛药”。去年,全省加大对重点商品的质量检测,通过监测查处销售不合格商品案件总数2920件,案值1916.7万元。
“家电下乡是扩大消费的重要举措。针对一些不法商家打着 ‘家电下乡’旗号制售假冒伪劣商品、销售不合格商品等违法行为,全省工商系统做了专项整治。 ”省工商局消保处有关负责人说,在专项整治中查处销售假冒伪劣和不合格家用电器案件394件,案值120.4万元。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